命 脉

子君影像

<p class="ql-block"> 蓄天之战</p><p class="ql-block"> 由于地域性因素,民乐的旱,是刻在骨头里的。有时候黄土地上的裂纹像老人手背的青筋,纵横交错,诉说着千百年来的焦渴。庄稼人抬头望天,云薄得似一张旧纱,风一吹就散了。雨水贵如油,老天爷却偏偏是个吝啬鬼。</p><p class="ql-block"> 如今不同了。山坳里荒地间冒出许多水库来,大的如镜,小的如盆,中的恰似一方砚台,盛着祁连山的雪水,这些水库是人与天较劲的见证——老天不降水,人们便自己蓄水;土地喊渴,人们便开膛破肚,硬是在干涸的沟壑间筑起一道道坝,把偶尔施舍的雨水、雪水、甚至山洪都囚禁起来,驯化成救命的水。</p><p class="ql-block"> 修水库的日子是苦的。男人抡锤,女人挑土,连半大的孩子也抱着石头踉踉跄跄地往坝上送。铁锹磨秃了,手掌裂开了,血珠子渗进黄土里,又被太阳烤干。可没人喊停,因为停不得。水库修成前,每一滴水都是过客,留不住;水库修成后,水就成了长工,得老老实实听人们的话浇地润田。</p><p class="ql-block"> 自然,水库也不是万能的。旱年久了,水面也会退缩,露出龟裂的库底,像一块结痂的伤疤。但人们知道,只要再下一场雨,水又会涨回来。这大概就是战天斗地的真谛——不求彻底征服,只求多一线生机。</p><p class="ql-block"> 今年以来,雨水充沛,大大小小的水库、蓄水池都满满的被水喂饱,似翠玉般镶嵌在民乐大山和平原之间。于是用相机把他们纪录下来,以作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