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妈妈在几个女儿家辗转了两年多,大姐四姐付出的都比我多,陪伴的尽心,顺利过度了思念父亲的最难熬的日子,但终于妈妈还是切切期盼能回到自己的家生活,于是大家商议,三姐开始了陪伴妈妈,三姐也曾出去短暂打工,期间二姐也有接力,总之,近十年来,妈妈再没有挪动,基本就在老家养老。大部分时间就是三姐陪伴照顾。事实上妈妈的三女儿成了她养老最直接的依靠。其他的姐妹都不定期探视,病了要住院时都参与。都自觉出一份小钱表达无法做到陪伴也一样爱妈妈的心意。三姐一再表示,姐妹都是普通生活,有个表示就够了,如果只养了她她也一样得管好妈妈。</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样的安排也是父亲当年的心愿,就是如果一个人去世后,另一个人不要频繁换地方。确实,老人的适应能力差了,挪动就会不好适应,增加她的生活负担。所幸,我们有三姐,一个干活利索,明理且有爱心的妈妈的三女儿。</p><p class="ql-block"> 前天,三姐说,她刷快手看到了县城有地方卖袁大头饼,妈妈也跟着看,说看起来不错,挺诱人的色泽,想尝一尝,我打算过几天去,因为天气还热,去一趟也累,但是我立马感觉到了我的自私,想起了我的童年:小学时,快过年了,爹才买下做衣服的布,抱着布去教室门口把我叫出来,去找裁缝量,当时觉得很没面子吧,所以一直记得,后来村里的裁缝给做了衣服,妈妈竟然还在黑夜昏暗的灯光下用她一手制造的丝线(她养的蚕做的蚕茧,又自己操作拉出丝线染了颜色)给我胸前绣了一对彩色的鱼儿,鱼儿还冒着泡泡,特别美,过年穿出去,邻居都羡慕。其实,不绣花能省点事,妈妈那样做就添了活计,她六个孩子呢,哪一个孩子她不是如此养育我们长大?都如此地爱啊?!贫穷的年代,她也尽心操持家务,给儿女缝缝补补,忙忙碌碌,随着时间流逝我肯定忘了很多细节,但那一对漂亮的鱼儿帮我记住了妈妈的一次操劳和无限的爱。我有什么理由在妈妈90岁,很需要我的时候还心存自私呢?陪妈妈吃一顿午饭,妈妈说又掉了两颗牙,吃饭越发困难,于是和妈妈达成共识,先把上下切牙的空隙弥补了,尽量不拔牙,改善进食问题,帮妈妈洗了澡,剪了指甲,换了衣服。妈妈很爱干净,洗洗就舒服了。我问妈妈,还记不记得给我衣服上绣的一对鱼儿,妈妈说记不得了。人老了,她忘了对我们的所有付出。那个对妈妈满腹怨言牢骚冷漠的妈妈的孩子,难道全忘了妈妈一样地爱着他吗?或许觉得当妈的就应该那样付出吧,是的,身为母亲,都无私给予,也不求回馈。我们怎么对待她,她都怎么接纳和承受,从无所求,也无法有所求。母爱就是大地,接纳承载了所有。无论如何,她都依然爱着她所有的儿和女。我窥探过妈妈的心,问过少言寡语的妈:“俺哥哥不理你,不管你,还说伤人的话,你还待见他不?”妈妈说:待见!都是我生养哩,我养活下乃没材料儿啦,听××话哩”,事实上是他失去了最宝贵的和妈妈相处时的那份暖意啊!</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妈妈更爱我们的人吗?在她这里少一点自私,就是对自己的良心最好的安慰。爱妈妈,莫忘妈妈一直的无私的爱,妈妈付出一万,我回馈了万一,她高龄却不糊涂,吃饭如厕都自理,还能洗干净她的内裤袜子,这已经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赐和照顾了。感恩命运安排!感恩三姐的陪伴照顾!感恩妈妈如大地般对儿女的所有包容和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