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2025年8月)

蔡侬瑞

<p class="ql-block">红山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是红山文化重要的发现地,也是红山文化的命名地。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一颗璀璨明珠。红山文化兴起于西辽河流域,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并在距今5800年前后进入古国文明阶段,出现了以“坛、庙、冢”为代表的礼制建筑,形成了以玉龙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进入到精神信仰体系化和社会结构复杂化的阶段,成为中国最早迈入古国文明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起源于西辽河流域。辽河流域气候暖温,环境适宜,成为东北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前沿地带,塑造了以渔猎为本,农业逐步发展的经济形态,形成了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女神像。(这是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苏秉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事业的指导者和大学考古教育的创始人之一,还是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奠基人。这是他对红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像的亲笔题词:“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p> <p class="ql-block">距今约5500年,红山文化进入晚期阶段,形成了由神庙、祭坛、积石冢构成的祭祀体系,体现了以祭祖和祭天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文化。</p> <p class="ql-block">巫觋像。“觋”(xi),替人祷祝鬼神的巫师(多指男性)。</p> <p class="ql-block">玉鸮。“鸮”(xiao),别名猫头鹰。</p> <p class="ql-block">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有制玉、用玉的深厚根基。红山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将玉器雕琢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进一步促成了中国最早玉礼制系统的形成。玉龙为代表的动物形玉雕、勾云形器、斜口筒形器和方圆形玉璧为主的玉器组合,构成了红山古国文明的重要内涵和突出特征,影响远播黄河、长江流域。以玉为礼器和龙崇拜是红山文化重要的文明成就,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开创性意义。</p> <p class="ql-block">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一颗璀璨明珠,红山文化中发达的祭祀礼仪体系,反映了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是中华礼制之源,确立了“崇龙尚玉”的精神内核,也为中华民族意识中“龙的传人”找到根源。以红山考古百年最重要的成果及最新的发现,阐释了红山文化以信仰统一,礼制初成的古国面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实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深刻回答了“何以中国”的历史之问。</p><p class="ql-block">天行有常,中华泱泱,“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出时间2025年6月26日—10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