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之旅:一场难忘的远东之行(中)

<p class="ql-block">  接上篇游览完海参崴第二列奇卡街景,继续旅行海参崴街景哦。海参崴之恋选为美篇主题歌。</p> 海参崴凯旋门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凯旋门(Arch of Prince Nicholas)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标志性建筑,创建于1891年,融合了欧洲凯旋门与俄罗斯建筑风格,现为当地重要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凯旋门,坐落在金角湾畔,毗邻东正教堂与潜艇博物馆,成为城市天际线上最醒目的历史符号‌。</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凯旋门彰显沙皇时期的权威‌。既借鉴欧洲凯旋门的恢弘气势,又融入拜占庭式细节,成为俄罗斯远东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凯旋门是由企业家依历史照片重建,现偏离原址数米,但仍是海参崴市象征,见证沙俄扩张与近现代地缘变迁‌。</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周边地标‌:凯旋门与二战长明火广场、C-56潜艇博物馆构成历史轴线,可在此感受军事荣耀与和平反差的复杂叙事‌。</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之恋歌词;</p><p class="ql-block"> 听风吹过海参崴,古老的记忆在声声悲哀</p><p class="ql-block">那片土地,那片土地,那片海</p><p class="ql-block">遥远的东方尽头,思绪飘过乌苏里江</p><p class="ql-block">心中的惆怅无人能够了解,海参崴,你在何处,是谁改变了你的命运?</p><p class="ql-block">时光的沙漏中,有我们的笑容与眼泪</p><p class="ql-block">只能化作一曲悲歌,唱出这份失落与怅惘</p><p class="ql-block">浮云掩映着你的影,长夜里我听见你的回音</p><p class="ql-block">那片土地,那片海,曾经属于我们</p><p class="ql-block">期待着那一天,能在你的身边</p><p class="ql-block">看着太阳在东方升起,听风吹过海参崴</p><p class="ql-block">古老的记忆在声声悲哀,那片土地,那片土地,那片海,遥远的东方尽头,思绪飘过乌苏里江,心中的惆怅无人能够了解</p><p class="ql-block">只能化作一曲悲歌,唱出这份失落与怅惘</p><p class="ql-block">海参崴,你在何处,希望总在我们的心中复苏,向往的土地,向往的海</p><p class="ql-block">虽远却永远不会忘记,那份浓浓的情愫</p><p class="ql-block">化作歌声 醒向远方的海发展海参崴之恋</p><p class="ql-block"> - 行走者</p> <p class="ql-block">  沿着海岸线行走,海风裹挟着咸涩低语,苏式建筑与俄式街景渐次后退,唯有军舰与海鸥共舞的风景线延伸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在潜艇博物馆旁驻足,感受那份,来自苏联时代的厚重历史。</p> 海参崴潜水艇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潜水艇博物馆以二战功勋潜艇C-56为核心载体,生动展现了苏联海军的历史荣光与战斗精神,成为全球罕见的实体潜艇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C-56潜艇博物馆,位于俄罗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的战斗荣誉纪念碑”广场上,背后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大楼,具有浓厚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C-56潜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功勋潜艇艇,曾击沉敌舰10艘、重创4艘,并因此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p> <p class="ql-block">  战后,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潜艇官兵,C-56潜艇被分割成数段,通过火车、汽车、起重机等方式运送至海参崴,并经过组合焊接复原,最终建成了这个别致的实体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潜艇内部展示‌,进入潜艇内部,可以看到舱内各种机械、设备、物件都近似于原样保留。艇舱两壁镶满了玻璃橱窗,橱窗里贴满了照片、图片和文字材料,展示了潜艇的辉煌历史和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 历史氛围浓厚‌,置身潜艇内部,仿佛亲临硝烟弥漫的战场,可以强烈感受到当年海战的激烈和俄罗斯海军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该潜艇全长77米,宽5米,最大潜深44米,配备4个鱼雷发射器和8枚鱼雷。</p> <p class="ql-block">  战后潜艇被切割运输至现址复原,内部保留原机械设备和官兵生活区,并设有长明火纪念碑及牺牲官兵名单墙。‌‌</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C-56潜艇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意义和独特魅力的博物馆。</p> 海参崴小学学校操场 <p class="ql-block">  清晨,海参崴的操场:一场跨越时光的跑操。</p> <p class="ql-block">  我看着小学生们跑步被风吹乱的头发,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突然觉得时光真是奇妙的东西——它让我的脚步不再轻快,却让此刻的阳光、笑声、奔跑的身影,和童年的记忆一模一样温暖。</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操场上像盛开的花。原来有些快乐从不会过时,就像跑操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无论过了多少年,都还是会让人想起童年里最明亮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在异国他乡,青春激情, 健康启航。</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满操场, 小同学们热情洋溢, 跑跳开始, 活力四溢, 回忆青春在此刻绽放。</p> <p class="ql-block">  和小学生跑跳,活力无限,左脚一步, 右脚一步, 每一步, 都充满力量。</p> <p class="ql-block">  小学生们身姿矫健, 今天老顽童和小学生们的跑跳, 朝气满满!回忆满满!珍贵满满!</p> <p class="ql-block">  继续漫步在海参崴的大街小巷……</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是俄罗斯第六大城市、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等待专车继续旅行。</p> 海参崴街景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俄罗斯远东的瑰宝。每一步,都是惊喜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曾为中华土地,今归俄家怀抱。海参崴的历史,比风景更迷人。</p> <p class="ql-block">  一城一景皆故事,海参崴里藏传奇。海参崴的墙景都是有特色的。</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的涂鸦墙遍布繁华商业街与偏远街巷,水平参差不齐却能与建筑物完美结合,色调、内容与四周环境搭配融洽,成为城市活力的点缀‌。</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的唐人街,被称为百万庄,位于市中心地带。这里的外墙彩绘精美,充满中国元素,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  1860年,《北京条约》将海参崴地区划归俄罗斯后,这里成为了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居住区,形成了后来的唐人街。在100多年前的鼎盛时期,这里据说曾居住着数十万的华人。</p> <p class="ql-block">  1936年的大清洗后,大量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被驱逐出这个社区。如今,百万庄静静地躺在城市的中心,许多建筑仍保留着百年前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转角可见的涂鸦墙与带坡度的街巷交织,扫街时每一处转角都可能遇见墙面小惊喜‌。</p> <p class="ql-block">  老旧居民区的涂鸦与阳光、绿树、俄式建筑相映成趣,展现安详和谐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海参崴的街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俄罗斯风情浓郁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市区街道两旁,一栋栋极具历史气息的俄式建筑静静伫立,它们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故事,每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p> 中国人建造的房子 <p class="ql-block">  在海参崴,我意外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中式老房子,其建筑风格是中国最老传统的房子,在异国他乡见证了中国独特印记。亲切无比,留影纪念,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  在海参崴市里看到中国式老房子,多为一层或两层小楼,院落布局紧凑,院墙高耸,体现东北民居的防御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多由早期闯关东的华人建造,见证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华人在海参崴的聚居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37-1938年苏联驱逐华人后,这些建筑逐渐被俄式风格取代,现存数量较少。</p> 海参崴市中心广场 <p class="ql-block">海参崴市中心广场主要指胜利广场(又称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广场),是城市地标,以纪念卫国战争和十月革命的纪念碑群为核心,兼具历史意义与市民活动功能。</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胜利广场中的教堂是救世主大教堂(又称圣母大教堂),建于1907年,为纪念日俄战争牺牲的俄罗斯战士而建,是东正教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救世主大教堂(部分资料称圣母大教堂)位于海参崴胜利广场东侧,紧邻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式,白色墙面搭配金黄色洋葱头穹顶,内部装饰有精美壁画。‌‌</p> <p class="ql-block">  教堂与潜水艇博物馆、胜利纪念碑等共同构成广场核心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人们或坐或站,鸽子像好奇的访客穿梭其中。突然飞起,呀,鸽子飞起来真美!</p> <p class="ql-block">微风轻拂广场,鸽子似轻盈的仙子,时而啄食时而跳跃。接着猛地起飞,像闪耀的流星。</p> <p class="ql-block">  海参崴胜利广场纪念碑两侧两座群雕,分别描绘了红军战士、工人、农民与白匪英勇作战的场景。这些雕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些为苏维埃政权和远东地区和平付出过努力的英雄们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  地图相册记录着我们的旅行碎片</p> <p class="ql-block">  继续海参崴旅行……</p> <p class="ql-block">  手机随拍; 泰山 春 2024年9月17日</p><p class="ql-block"> 整理编辑; 春 2024年9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