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不止,奔赴莫停———灌云县2025年暑期小学(幼儿园)教学骨干能力提升培训活动纪实(五)

月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场聚焦教学深耕与成长的骨干教师培训,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培训的最后一天在晨光里悄然而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5日上午,姜树华书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言意共生”:构建儿童高品质语文生活》的报告。</p> 壹、认真学习报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书记将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回眸项目来路、厘定项目内涵和深耕项目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回眸项目来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应该抓住每一次的成长机会,踏上更好平台,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人的成长犹如圆的半径,当半径变大时,圆的面积随之变大,个人的发展更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树华书记教学主张的形成路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启蒙阶段(1996-2009):从日常教学现象提炼"独品生活课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深化阶段(2010-2015):聚焦语文思维力,提出“言意共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升华阶段(2016-至今):构建“高品质语文生活”体系,强调读得更明、表达更准、思维更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厘定项目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教科研项目,需要厘定项目内涵。“构建儿童高品质需要生活”的内涵是:基于“言意共生”理念,坚持素养导向,遵循“以用为学”路径,坚持优化“读的更明、表达更准、思维更深”的语言生活,牢固“童年滋养一生”的语言根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讨论环节,学员们积极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深耕项目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研究方法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磨课逻辑 :海量资料研读 → 教学设计迭代 → 课堂动态应变(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示范课价值 :提供教学风格示范而非直接复制,强调 "局部极致" 追求。</p> 贰、结业仪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周的培训转瞬即逝,每位教师以空杯心态,认真学习,最后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颁发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培训结业典礼上,候处长回顾了整个培训过程,特别提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员的认真态度,对姜书记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候处长表达了对此次培训成果的认可,并鼓励学员们未来继续参与南通的培训项目,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和未来的合作期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交流与学习,参与者能够开阔视野,了解外部教育实践,促进个人及团队发展。特别提及了名师成长的意义与路径,鼓励大家以姜书记等人为榜样,追求成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培训虽短暂,但影响深远,期待未来再次相聚,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葛主任高度评价本次南通学习之旅,期待计划开展更高层次的专题培训,期待未来更深入的学习交流,对前期合作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葛主任希望各位学员能学以致用,将本次培训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同时,大家应该发挥带领作用,影响其他教师,一起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之路漫长,专注方能行远。有人深耕课堂管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有序中绽放;有人钻研家校沟通,架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有人聚焦特殊教育,为每个生命铺就专属跑道……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静下心来慢慢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来不是孤立的修行,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旅程。当我们在课堂上打磨技艺,在书海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明确方向,不仅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老师,更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遇见更好的教育!</p> 叁、教师今日反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有所思,行之所向</p><p class="ql-block">--2025年暑期骨干教师教学研修培训第五天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灌云县六一幼儿园 曹加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姜校长《记我的教育专业发展路》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讲座,我明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与支撑的多个方向。首先,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外力推动,如课题申报、专家指导、项目评审等,能倒逼教师持续研究与优化,因此我要在工作中积极阅读理论书籍及课题的研究。其次,课堂是名师成长的主阵地,每一节公开课都是专业发展的足迹,需精心打磨,体现深度备课与教学设计。最后,摩课是新手教师起步的有效方式,但最终要走向自主创新,形成个人教学风格。这个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修虽短,回声却长。愿把本周所学,化作今后教学上的星火照亮幼儿,也照亮自己。最后引用冯院长的一句话,我将“以写一本书的准备写一遍论文,以做一门学问的准备写一本书”从而坚定自己在教育路上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育己成光 育树成林 </p><p class="ql-block">--2025年暑期骨干教师教学研修培训第五天心得 (部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灌云县六一幼儿园 夏加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姜树华书记的课程深刻揭示了语文教学专业发展的核心路径,其“言意共生”理念与“高品质语文生活”的构建体系,为我点亮了专业成长的前行明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用为学:激活语文生活的密钥。 “以用为学”的策略直击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痼疾。姜老师强调通过日常交往、社会问题解决等真实“场景链接”,驱动学生在“迁移建构”与“经历体验”中学习,最终汇聚“流量”实现创新表达。这使我深刻认识到,“语文生活”的营造并非简单情境创设,而是构建一个让学生自然“用语文”解决真实问题、表达真实思想的生态场域。其指向的“读得更明、表达更准、思维更深”的目标,正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生动诠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聆听姜树华“言意共生”的教育主张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灌云县机关幼儿园 刘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眼培训己经接近尾声,在聆听姜树华校长的“言意共生”讲座,像一股清流,特别是他强调专业成长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窝子。这可不是空话,是实实在在教我们怎么在教育孩子“过日子”中,把专业本事练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我们总是强调“生活即教育”,但具体怎么在专业成长上体现呢?姜校长用“言意共生”这个钥匙,给我们打开了门。幼儿教师的专业真功夫,是在和孩子一起“过日子”中摸爬滚打练出来的,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过好日子”、健康快乐成长而存在的。教师得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让教育理念像种子一样发芽,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化作阳光雨露,滋养孩子每一天的成长。我们要“读懂孩子”、“支持发展”,“言”和“意”不是分开的,它们得“共生”共长。这样的专业发展,才有温度,有生命力,也才能真正称得上“专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业不是飘在天上的云,是脚踩实地的泥:立足自己,更要超越自己。别把专业成长想得多玄乎。认认真真带好每一天班,解决好每一个生活里冒出来的小问题,边看边想边调整。这样的专业成长,才有烟火气,才有生命力,才是真功夫!姜校长的思想种子已播撒心田,静待我们在教育的沃土上耕耘、绽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有所思,行之有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听姜树华“言意共生”讲座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灌云县机关幼儿园 吴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的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感觉到一种精神力量的激发。参加特级教师姜树华主题讲座,通过讲述自己伴随教学主张的炼制与践行,不断实现专业“精进”的历程,姜校长的感染力让我深有体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正如姜校长所言,我们不要为起点晚而找借口,最终的梦想是长期不懈的努力来获得的。所以我们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更多的是坚守和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姜校长的成长经历中,我不仅感受到潜心阅读的重要性,才能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还深刻领悟到磨课更是打造精彩课堂的主要途径。今后的教师成长路上,让我继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勇往直前,超越自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