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游记

悠悠云儿(拒聊)

<p class="ql-block">最美人间四月天,</p><p class="ql-block">樱花满树舞翩跹。</p><p class="ql-block">风吹色艳似仙子,</p><p class="ql-block">疑是蟾宫瑶台篇。</p><p class="ql-block"> 四月底五月初有幸去了一趟无锡,现在回想起来,那赏心悦目的美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香甜可口的美食,还有热情健谈的出租车司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了一个春和景明的上午去蠡园。蠡园总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5万平方米,是内太湖,最初建于民国十六年。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女西施泛舟于此,故名。</p><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一架石头搭建的门,门上“蠡园”二字耀眼醒目,穿门而入,仿若进入“世外桃源”。百山花房,品山堆叠,渔庄砖刻,有翠竹、花卉、荷塘、锦鲤等景物;亭台水榭,层波叠影,小径曲幽,历史典故,美女石像,十六两称,春秋阁楼,千步长廊,每一处景点都别有韵味,美景随处可见,心生顾盼。</p><p class="ql-block"> 一组石刻图文吸引了我,原来是范蠡救子的故事,范蠡的次子在楚国杀人被定死罪,范蠡了解大儿和幼子的性格,原让幼子带着赎金去救次子,大儿听后非常恼火,认为自己是长子,这件事情应该由他去做,范蠡对长子说:你去,弟弟必死无疑。但长子坚持己见,范蠡无奈,只好嘱咐他千万要把赎金花出去。结果长子不舍金银珠宝送人,最后楚王杀掉范蠡次子,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悲伤而归。长子幼时生活贫穷看重钱财,幼子生活富裕,认为钱财得来容易,生活环境与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太重要了,也说明范蠡“知子莫若父”的过人智慧。</p><p class="ql-block"> 畅游在蠡园中,看自然景,听人文历史故事,耳畔传来一首动听的民谣:“蠡园静好,西施沉鱼;蠡湖水美,范蠡善渔;种竹养鱼千倍利,西施范蠡传佳话”。</p><p class="ql-block"> 去鼋头渚时天公不作美,阴雨霏霏,落在出租车上的雨花像飘落的樱花一样清盈飘逸。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鼋头渚是5A级景区,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如果早来几天,万株樱花树轰轰烈烈地盛开,远远望去,漫天樱花如层层叠叠的雪花,层次分明,意境优雅;晴天泛舟太湖,感受“万浪卷雪”的波澜壮阔。司机语气中带有一丝遗憾,最后告诉我们把景区内的长春桥、太湖仙岛、樱花谷等景点游览了,因为文学家郭沫若赞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这三个景点也构成了一幅立体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下了出租车,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雾气蒙蒙,远山若隐若现,湖面雾气弥漫,看不清湖面上的船只;近处的湖中有小岛与陆地,茂密挺拔的树木如兄弟姐妹般蓬勃生长。一条蜿蜒的石径小路上挤满了游人,打伞的,穿雨披的,带帽子的,光头淋雨的,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络绎不绝。好奇怪,这地方的湖边没有栏杆,湖水自由自在流淌在游人脚下,如果晴天无风可以掬几捧湖水;站在湖边,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相应而来的还有风,这风不像海风猛烈,衣服没有猎猎作响,头发也没有狂舞,湖边的风极轻柔地吹拂着,有一种清爽的凉;雨打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淋湿衣服,却淋不湿心中那份对美好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沿着长春桥来到樱花谷,大部分的樱花已经败落,只剩下几株倔强的樱花迎风沐雨绽放,晶莹的水珠从花间滚落,为这雨天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旁边一树一树如绣球般的花热烈而饱满地绽放,原来是琼花,也称绣球花,绣球花生命力强,花期长,花型喜气,此时的琼花色彩艳丽,层层叠叠,争奇斗艳,完全可以和樱花媲美,没有赏到绝美的樱花,却看到了唯美的琼花,也不留遗憾。游走在鼋头渚里,三步一花,五步一景,俯仰皆美好,即使是雨天,也留恋忘返不思归。</p><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和东林书院是我向往的景点。来到惠山小镇,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惠山入口处,一个穿青长衫,带礼帽和一幅墨镜的年轻男子,正忘情地拉着《二泉映月》,曲子如歌如泣,诉说着阿炳凄凉而悲惨的一生。此“阿炳”与彼“阿炳”融为一体,有游客把钱投放到年轻男子面前的包里。惠山古镇太大了,最吸引我的就是杜鹃花展览一条街了,这条街上摆满了江南各个城市的杜鹃花,品种丰富,颜色多样,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还有双色多色的,排列摆放在一起,姿态万千,两只眼睛真是看不过来。北方也有杜鹃,和这判若两花。真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花啊!二泉如子母泉般相依相伴,泉水清澈透明,泉底钢镚儿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晶亮的光泽,如果阿炳有这两窝清泉该有多好!小镇有108座祠堂80多个姓氏,墙壁上都有详细记载,去了范文正公祠,还谒拜了苏轼诗中的惠山寺,越来越好的四个大字是我们的美好心愿。接近中午,我们在惠山小镇吃了百年老店无锡非遗的银丝面和青糕,味道极美,价格便宜实惠。</p><p class="ql-block"> 到了东林书院已经是下午,明代思想家顾宪成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高高悬挂在书院依庸堂两根朱红的柱子上,方正刚劲的楷书如诗者一样胸怀天下,情系苍生。这是一处老百姓的书院,书院里边有游客,也有读书的本地人,营造出一个宁静怡人的书院氛围。我们顺着打卡章的方向走,刚好把书院转了一圈,印章的图标是一朵娇艳盛开的梅花。寓意学子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p><p class="ql-block"> 晚上来到拈花湾,路边樱树与古朴典雅的客栈相映衬,潺潺流水与音乐灯光相呼应,静谧梦幻,微风吹过,音乐回响,有一种超脱尘世之感。拈花湾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夜间景观的打造上,结合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意。</p><p class="ql-block"> 夜间坐船漂游在古运河上,看两边酒肆里游客们的推杯换盏,听吴音软语的无锡戏曲,偶尔划过一艘休闲玩乐的船,河畔两边的人家高挂红灯笼,似乎回到秦淮人家。</p><p class="ql-block"> 日子淡了又淡,天空高了又高,轻舞飞扬的绿色四月,渲染着春天的暖,四月的无锡,明媚了我的眼。一湖一亭,一河一桨,一步一景,一箪一食,灿烂着我们的旅程,满心期盼在这灿烂中一直沉醉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