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8.24战斗 再忆援越抗美

习练生

<p class="ql-block">纪念8·24战斗 再忆援越抗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24日,本来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虽已进入秋季,但暑气尚未消退,学生们还在暑假休息,老人们在树荫下避暑纳凉。哲人说,从来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援越抗美前线,英勇的人们解放军用鲜血和生命抵抗着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着我们民族的尊严,使这个普通的日子不再普通,因为它已经染上了血腥和悲壮,展示出中国军人的英勇和顽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7年8月24日,越南温县防区,秋阳高照,白云朵朵。有经验的老兵同时发出感叹:“好一个打仗的天气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敌情通报和上级指示,我们抢修工事,改进掩体,已过七天六夜,全区官兵早已做好了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然,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防区内官兵连续跑了九次警报,敌机在火力范围之外,侦察袭扰,麻痹对手,疲劳我们。战友们坚定了一个信念,敌机一旦进入我们的火力范围,一定要让他有来无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4点48分,美军F-105战斗轰炸机3批12架,由西向东,顺阳光,偷偷地朝着温县火车站、机务段和我高炮阵地扑来。瞬间,敌机的呼啸声、炸弹的爆炸声和战友们复仇的炮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就此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场战斗中,部署在机务段顶端的35支队66大队二营四连——这个有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如同钢钉般嵌在机务段顶端的山头上,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的赞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因其“钉子”般的坚守,扼受敌人的咽喉战位,该连被美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务求彻底拔除而后快。敌机在轰炸机务段之前和同时,集中火力向这处阵地投射了大量爆破弹、菠萝弹、子母弹等各类炸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 <p class="ql-block">其中,6枚重磅爆破炸弹落在了四连阵地边缘15米以内的区域,顿时,硝烟弥漫,气浪滚滚,弹片石块横飞,阵地一片喧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一枚插入五班掩体爆炸。五炮被炸翻,但是,炮翻人不翻!五班战士们,依然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班长王启松(四川籍)大腿被压在炮脚下,抢救员到达时,他大声喊到“不要管我,快挖副指导员”,指挥全班活着的战士,自救互救。被焦土掩埋窒息的副指导员徐芳春(福州军区来连见习的青年干事)被挖出,及时送往野战医院,五班长的大腿因抢救稍晚,留下了残疾。</p><p class="ql-block">四班的炮盘上,更是被砸下来一尺多厚的土方、石块。班长刘耀平(武汉战友)带伤指挥全班手刨肩扛排除故障,重新投入战斗。因班长伤势明显,被抢救送走,副班长陈树云(湖南籍)当即挺身而出,拿起指挥旗接续指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连官兵,个个英勇,人人顽强。</p><p class="ql-block">指挥排长王福弟(北京籍),副排长陈美善(武汉战友)指挥电话班、侦察班,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准确。侦察员,远距离发现并指示目标,测远机手大声报读距离,轻伤不下火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负伤较轻的一排和二排六班,在排长傅潮水(浙江金华人),一班长宁凤友(山东诸城人),二班长张云(浙江籍),三班长曾松池(浙江温州人),六班长沈雪昌(上海崇明人)的英勇指挥下,继续射出猛烈的炮火。全区4分钟战斗,共射击27个连次,最后一个连次,就是这四个班的火力加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入我连指导战斗的钱聚水副教导员,兄弟师调来代职的张副连长、李副指导员,我连1960年入伍的江西老兵康成仁,61年入伍的武汉程远重、王少华,64年65年入伍的广东林华弟,山东王勤美、苏凡华、张广武、陈妮山,上海的潘炳岩,等等等等,还有许多,都有英雄壮举,感人事迹,篇幅和水平有限,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2)</p> <p class="ql-block">硝烟未散,团政委王振波已带着作战参谋狄富林(江苏溧阳人)、营教导员宋朝诗冲上我连阵地,来到战士们中间。一股暖流,涌入战士们的心房。战斗激情倍增。阵地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指挥排、炮一排、炮二排的战斗动作协调连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司务长许祥展(云南籍)也带着文书周炉成(江西贵溪人)和炊事班的全体同志,抬着几笼屉蒸饺冲上了阵地。大声说:“报告指导员,我们前来参战,请求战斗任务!”司务长的喊声在炮火中格外响亮,全连官兵为之一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热腾腾的蒸饺立刻送到每一位战友的手中。“手上沾着血,抓起吃下去,保持战力!”(此后几十年,四连延续着8月24日吃饺子的传统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连官兵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越战越勇,仇恨与信念化作不竭的力量,让每一发炮弹都带着复仇的决心冲向敌机。五班副班长二炮手李金顺(山东诸城人),大腿被弹片击中,鲜血如注,可他强忍着剧痛,坚持打出了最后一发炮弹,那炮弹带着他的愤怒与决心,精准命中敌机,为战斗的胜利贡献了关键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班六炮手董木庭(山东诸城人),腹部受伤,肠子流出,仍坚持战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为惨烈的是五班五炮手施公弟(浙江温州人),炸弹的冲击力,将他从炮盘甩到连阵地中央,脑浆迸裂,怒目圆睁,他的右手仍然紧紧抓着一发炮弹,那是他战斗到底的决心,是他对胜利的执着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指导员张锁福,在弹片石块横飞的瞬间,跳出个人掩体,冲到阵地中央,抱起施公弟烈士的遗体,高呼:“同志们!为烈士报仇,狠狠打!”战士们看在眼里,强在心里,连队有这样坚定勇敢的主心骨,我们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班七炮手刘长林(山东泰安人),本来奉命在防空洞休养,可他听到炮声,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搬起一箱炮弹冲向自己班的炮位。万恶的炸弹竟落在了他的头顶,将他炸飞到200米外、300米深的山沟里。他甚至来不及做出更多的反应,就被战争的残酷吞噬。</p><p class="ql-block">(3)</p> <p class="ql-block">三营参战老兵英雄代表——上海王志方</p> <p class="ql-block">我是二排长,自然距离在五炮爆炸的这颗炸弹是最近的。炸弹掀起的土方石块,砸向我的头顶,瞬间将我一米多深的圆井式单人掩体填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后思量,如果当时畏缩不前,下蹲隐蔽,必窒息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反,当时心里没有生死,只有战斗,你砸我拱,不停地拼搏上拱。直到土层堆厚能把一个人完全掩埋的时候,我已经拱出来了,钻出来了,拔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钢盔草编撕裂了,鞋子脱落在掩体里了,短裤绑的紧,还穿在身上,赤裸的背部肩头多处擦伤。顾不上擦干血迹,赤脚跳高在焦土上挥舞指挥旗,吼叫着指挥抢救伤员,指挥再战。自己感觉,如同长了三头六臂,也不知哪来的那股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连官兵高呼着战斗到底、为烈士复仇的口号,紧锣密鼓地做着每一个战斗和再战的动作,那口号声,火炮声,震耳欲聋的敌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彰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本色与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班唯一一个还能动弹的人物,一炮手隗世忠(湖北襄阳人),被爆炸的冲击力摔在连阵地中央,当他从昏迷中苏醒的瞬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立刻跳起来,大喊:“我还活着!我们五班还在!我们要战斗到底!”随后,他一边高呼着毛主席语录(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一边跳到其他炮掩体,继续投入战斗。隗世忠用行动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又奉命代表连长(连长负伤被送野战医院),连夜蹬上高山临空指挥所,给营长团长汇报战况,聆听教诲。一个人爬山路、穿树林,也如履平地,像长了翅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 <p class="ql-block">在8·24战斗中,35支队66大队所属二营(有历史战功的老部队)、三营(刚刚北丽机动三战三捷英雄营,双管三七炮,火力猛烈)、四营(陆军三十八军特种兵,作风硬,打得猛,名不虚传),在团长徐作有的坚强指挥下,在全团各机关,各分队有效率领配合下,凭借着人的勇敢不怕死,凭借着紧密的班协同、连协同,营集火,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集火近战”的近快战法,打得敌机空中开花,成功击落敌机两架,击伤一架,生俘美军飞行员一名,有效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四连官兵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更是成为了这场战斗中最耀眼的光芒,他们的事迹也成为了35支队援越抗美光辉历程中的一座不朽丰碑,温县8·24战斗,也成为35支队若干经典战例中的一个典型的战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支队,就是英雄的空军高炮五师——在福建前线打出了威望的十年标兵师。再加三十八军三个高炮独立营和海军高炮一团。援越抗美驻扎在河内至友谊关的铁路沿线,负责谅山、温县、宋化、克夫四个防区的对空作战和沿线的机动设伏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八个月轮战期间,激烈战斗88次,累计击落敌机139架,击伤121架,俘获美军飞行员26名,为支援越南、抗击美国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24战斗 ,只是其中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但是,它是35支队,它是所有援越抗美部队战斗的一个缩影。它所展现出的中国军人的英勇与顽强,代表了所有中国参战老兵,让世界看到了正义的力量,让美国侵略者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不可战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顾援越抗美这段历史,中国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期间,应越南政府请求,派出防空、工程、铁道等多支部队直接参与作战和后勤保障,还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物资援助,为越南抵御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见证了中越两国在反侵略斗争中相互支持的深厚情谊,也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地区和平的坚定立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援越抗美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中国人民的光荣!特别是32万出国参战的战友们: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活着的战友皆是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战的老兵,有不少已经谢世了,活着的也年事已高,希望国家政府加快公布褒奖这段光荣历史的步伐(已经听到一些信息,有关高层机关开始编著援越抗美战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p> <p class="ql-block">老兵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国家政府要尽早完善,并在各地落实,奖励军功的政策,激励子孙后代,团结奋进,富国强兵,保卫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县8.24战斗,距今已经五十八年了。是参加战斗的铁血勇士们使8月24日变得不同寻常,变得崇高而神圣!使这个普通的日子,成为四连战友,成为六十六大队战友们,永远的节日,勇士们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勇士们的精神和形象光照千秋!</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支兴华</p><p class="ql-block">编辑:赵明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4日前夕</p> <p class="ql-block">8月21至24,加标题,连播四天。四天标题如下:</p><p class="ql-block">21,缅怀先烈,弘扬烈士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崇敬拜祭牺牲的战友,善待烈属亲人!</p><p class="ql-block">22,援越抗美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中国人民的光荣!特别是32万出国参战的战友们: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活着的战友皆是英雄!</p><p class="ql-block">23,参战的老兵,有不少已经谢世了,活着的也年事已高,希望国家政府加快公布褒奖这段光荣历史的步伐(已经听到一些信息,有关高层机关开始编著援越抗美战史)。</p><p class="ql-block">24,老兵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国家政府要尽早完善,并在各地落实,奖励军功的政策,激励子孙后代,团结奋进,富国强兵,保卫和平!</p><p class="ql-block">温县8.24战斗,距今已经五十八年了。是参加战斗的铁血勇士们使8月24日变得不同寻常,变得崇高而神圣!使这个普通的日子,成为四连战友,成为六十六大队战友们,永远的节日,勇士们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勇士们的精神和形象光照千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