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国培遇见时。聚焦江城,A180“国培计划(2025)”宜昌市中小学管理团队数字素养领导力提升培训正如火如荼地持续开展。充电赋能已进入第二天,参会教师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惧酷暑,不畏挑战,心怀憧憬,在数字素养提升的道路上虚心求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5日,A180“国培计划(2025)”宜昌市中小学管理团队数字素养领导力提升培训会场迎来了卫才友校长和钟正教授这两位专家,为所有参训学员生动解读、深度剖析数字化领域的相关知识。</p> Part1:学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设计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卫才友:</b>荆楚教育名家,研究生导师,2019全国“正能量校长”、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校长、全国信息化领导力优秀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校长助力工程影子培训基地导师,中央电教馆“加油未来”领航者培训项目校长导师,湖北省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教育遇见AI,是颠覆还是赋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百人课堂见证卫才友校长以荆楚智慧破题——从撕裂现实的"数字孤岛",到生成未来的"行动蓝图",一场理论与实战交织的转型风暴,正将"不可能"变为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国教育名家卫才友校长为学员们进行了题为《学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设计》的深度数字化剖析。上半场直击改革痛点,剖析数据孤岛、资源割裂、教师素养断层三大困局,提出“教学场景重构-管理流程再造-资源生态升级-数字素养培育”行动框架;下半场实战指导学员用AI工具生成校本方案,从理念到工具打通转型路径,实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数智赋能愿景。</p> Part2: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场景创新与应用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钟正:</b>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教育数字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电化教育馆虚拟实验教学专家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数字教育前沿(英文)》期刊特约编辑;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以及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智慧教育案例评审专家;宁夏数据要素×大赛现代教育领域专家组组长。近五年来主持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及教育教学方面的项目;连续三年参加央馆虚拟实验课例评审,指导武汉市、深圳市等地多所中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教与学模式创新、教学应用示范等工作;申请发明专利50多项,获批38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美国、荷兰和PCT发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0多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正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场景创新与应用》为核心主题,用深入浅出的分享开启了这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他紧扣“形式与机遇”“实践与探索”“总结与展望”三大提纲,系统解读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教育领域的变革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场讲座围绕三大板块层层展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形式与机遇:剖析AI技术带来的教学形式革新——从单向讲授到互动共生、从标准化教学到个性化培育的转变,同时点明时代机遇:生成式AI为备课效率提升、学情精准分析、跨时空学习等提供了全新可能,推动教育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实践与探索:结合丰富教学案例,分享AI在教育场景中的落地路径——比如利用AI工具生成 多元教学素材、通过智能系统构建个性化学习图谱、借助生成式模型辅助学生创造性表达等,既有对技术工具的实操指引,也强调了“技术服务于育人”的核心原则,避免陷入工具主义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总结与展望:梳理数字化教学的关键抓手——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校本化应用场景的搭建、家校协同机制的完善等,同时展望未来教育图景: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开放、更灵活、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生态,而教师需在拥抱技术中坚守教育初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陪伴者。</p> 学员风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月的江城,万物并秀;数字的浪潮,奔涌向前。今天两场“理论破冰-技术赋能-实践淬炼”的思想进阶之旅,让我们以“数字基座”为锚点,在政策解读中校准方向,在技术应用中突破边界,在问题攻坚中凝聚共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每位参训者:以今日所学为“种子”——将数据思维植入管理日常,让技术工具赋能教学创新;以明日之约为“号角”——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破壁者”,以“数字领导力” 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文编辑】毛乃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