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萨神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故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该寺现在所看到的是由中国施工队从2000年起历经5年的时间修复而成的。, 周萨神庙对面的是托玛侬神庙 茶胶寺--原本是国王为自己兴建的葬庙 塔布隆寺是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他不同于其他的寺庙,而是藏身于丛林中并被高大的树木包围并覆盖, 这里到处可见高大笔直的树木,他们盘根错节、或相拥着佛塔、或骑墙而立,树根之大令人惊叹不已。宛如一件件艺术品。 寺庙的雕刻同样是那么的精细,窗户的圆珠柱不同于其他寺庙是浮雕式的 由于树木的遮阳和雨水的累积,寺庙的墙体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呈红绿相间色 墙石上风化了的孔洞折射出了围墙的历史悠久 乱石是被战火摧毁的寺庙,反映出了战争的残忍。<div>塔布笼寺还有座敲心塔,击掌不会响,但是用拳头敲心脏的部位居然能听到回音。奇妙。</div> 女王宫 <br><br>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这是一个由红色石块建造的寺庙,我们是中午去的,红色的砂岩筑就的宫殿在阳光的直射下很耀眼,更显得女王宫与众不同。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与精美。由于积水,我们只能从侧面绕行进去 这是一个小巧的王宫 那些门窗框,塔庙,墙,乃至庙前的小人,都是那么细腻诱人,生动可人,此等精雕工艺,世上无几。 比粒寺<br> 比粒寺又叫做变身塔,属于印度教,供奉的神氏是湿婆。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比粒寺的作用是皇家火葬场和坟场。柬埔寨的风俗是死后多用火葬,意外死亡的才采用土葬。根据印度教义中的善恶轮回解脱教义,死后火化变身为神,此是“变身”之说的由来。 比粒寺的五塔须弥山宝塔高而陡峭,有点相似于吴哥寺的中央塔,其他的塔楼矮小一点,拱卫着中央宝塔。我们在比粒寺登顶的五塔须弥山宝塔个个都战战禁禁小小心心地扶壁上下,更毋说有恐高症的人了。但是登上塔顶,这里有很开阔的视野。站在中央塔平台上登高望远的感觉确实超级棒:前面可以俯看整个比粒寺庭院,一目了然;背面可以眺望到吴哥山地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色,想象着在这里观看日落日出也一定是不错的。 经过千年岁月沧桑,塔基座下石狮子仍然昂首忠实地守候着这片寺庙 艰难的下塔之路 传说这里还有一双国王的脚,至今还没有烧完。 柬埔寨,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穷而乱的国家,一直不知道如何来想象这个国家,总有心怀忐忑之感,当踏上这片土地时,真切的感觉要比想象的好多了。虽穷但并不乱,尤其暹粒,它没有工业,是一个靠旅游为主业的城市,所以这里空气很好,城市里,公路的两边到处是绿色的植物,有着很多好看的花。这是一个佛教国家,这里的男人,都要例行出家,由于虔诚的信仰,这里的人们都有着温和、安静的表情。待人友好善良,尤其喜欢中国人,但也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较穷的国家,站在吴哥古迹,感受到是1000多年前这个国度的强大和昌盛,但是多年的战争,倒退落魄至此。<br> 在我们去的前不久,那里遭受了暴雨,好多地方成了洪泽,而在那里好多地方是没有排水系统。在我们前往洞里萨湖的路上就是如此,暴雨使路旁的暹粒河水漫出,公路也成了泽国,已过了这么多天,水还没有退尽 因为多雨积水,也因为本身气候炎热,这里的民居多建成高脚屋,现在也都变成了水上人家了。 河和路已混为一体 暹粒河面与桥面相平 路边的树木已然成了水中植物 热了,孩子们脱光了衣服跑进水里游泳戏水消暑 由于经常积水,路面还多坑洼不平整,车子在水中寻找合适的路面,小心翼翼的前行,车上人无不屏声息气,唯恐车子因水而熄火。 虽没有积水,但也坑坑洼洼的路面,车子在路上扭着秧歌前行。 在每个景点,都会有孩子向你要糖果,而一旦你给了一个,便会引来一群,依次伸着小手要糖果,他们喜欢吃糖果,所以仔细看看,他们的牙齿都坏了,但是柬埔寨的小孩眼睛都很好看,大大的眼睛,长着长长的睫毛 在景区,看到孤儿园在进行募捐,也聊表一点心意 在那里,我们逛了夜市场,那时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最多的是围巾,一般3刀就可买到了一条。 街头很多的这样的小鱼按摩池,实际是一个大的玻璃缸,20min/美元,30min/2美元. 街头烧烤 油炸的昆虫,蚕蛹,看他们吃的挺香的,实在不敢恭维 观看歌舞剧吴哥的微笑 晚餐中的歌舞表演 随着历史的变迁,昔日强大繁荣的吴哥王朝逐步衰落,红色高棉掌权后,更是开始了柬埔寨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灾难,有计划地进行屠杀,在3年多的执政期间屠杀了全国将近六之一人口,100多万人。地雷,在那里遍出都是,全世界有1/10的地雷留在了这片曾经那么神奇的土地上,至今,在很多景区都可以看到被地雷炸伤扎残的人们 和失去亲人的孤儿。 看到这些,很有感触,庆幸自己有那么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