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真正的画者,从来不止于笔墨技法的娴熟。若一个人能沉下心来读书、钻研,以勤奋为舟,以全面的修养为帆,画艺的精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而画家如果要把画真正的画好,那他做其他一切事也都能做好,这或许正是绘画给予人的独特馈赠。</p><p class="ql-block"> 绘画最锤炼人的,是一种“整体观”。它要求创作者跳出局部的刻画,从观察到构思,从设计到落笔,始终以全局视角审视画面。一根线条的轻重,一块色彩的浓淡,一处留白的虚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服务于整体气韵的表达。这与那些只练技术、不求甚解的“画匠”截然不同。画匠或许能精准复刻物象,却难有对作品灵魂的统摄;而画家,必然以全面的艺术修养为根基,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p><p class="ql-block"> 这种修养,从来不是单一的。它可以是文学赋予的意境,让笔墨间流淌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留白;可以是哲学给予的思辨,让画面在具象之外多一层对生命与世界的叩问;画家通过对建筑近距离的接触、感受,能够对历史建筑的内涵之美产生一种共鸣,进而领会建筑学的结构之美,让构图如建筑般严谨而富有张力;甚至是设计学的平衡感,让每一处细节都恰如其分。就连音乐,也与绘画有着隐秘的共鸣——不必精通演唱,但若能领会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便能将这份韵律融入线条的组织、色块的铺陈,让静止的画面生出流动的音乐感,于无声处听惊雷。</p><p class="ql-block"> 如此说来,绘画实在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完美融合。有人将画画视为单纯的“技术活”,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诚然,绘画离不开技巧的打磨,就像木匠需要精湛的手艺,但画家的“技术”,从来不止于手上的功夫。它是调动所有与画面相关的因素,在万千可能中找到最优解,最终呈现出整体和谐之美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新民大街开街时的景象:建筑设计师与园艺师们,以1445米的街道为画布,让棕茶色的建筑主体与仿古的候车亭、路灯相呼应,连带着锈蚀质感的标牌、棕茶色且富有天然纹理的文化石地面,都与座椅的弧度、矮墙的质感形成统一的风格;尤其人行道上的路灯,造型寓意着长春的市花君子兰,于细节处彰显城市底蕴,最终共同营造出“新民向新”的整体韵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这有山”的整个室内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它将山城那种层层递进的意境融入其中,让人们走进“这有山”,便恍若置身旅游爬山、逛山城的情境里,这种设计,同样出自油画家的手笔。许多建筑设计师本就出身美术,这份对“整体美”的把控,与画家对画面的经营,实则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份美术与生活、与城市发展的交融,如今更在文旅领域绽放光彩。近年长春市文旅局格外重视将美术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比如北京大街西街“春京西”已引入4家美术馆,新民大街上的徐悲鸿快闪店、吉林电视塔下面的宋洋美术馆,青怡坊云琅美术馆里正展出的复刻世界名画展,以及正在装修、由东本愿寺改造而成的“杉美术馆”,共同勾勒出城市的艺术脉络。其中空美术馆的安迪·沃霍尔展览,堪称美术与文旅结合的典范。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长的观众,走进展厅都能被巧妙带动——展品与精心布置的座椅、各式造型相互呼应,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参与其中、互动拍照。观众的融入,本就是艺术家营造氛围的核心,当人们真正走进那份创作语境,艺术便有了生命力。我曾看到展厅里一个摆放着空易拉罐的小超市手推车,忍不住上前摆出夸张姿势合影,那一刻深切感受到:这正是艺术以大众审美为基,与广告、影视等多元形式碰撞出的行为艺术魅力。这样的艺术融入文旅,无疑是成功的探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同样展现艺术与大众深度联结的,还有近年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记主题乐园中爆火东北三省的“雪饼猴”。这位表演者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深厚的综合艺术修养让他的演出兼具传统二人转的灵动与戏剧的张力:他能一人分饰悟空与八戒,切换声线惟妙惟肖;先以一段孙悟空的金箍棒舞蹈点燃气氛,再用二人转手绢绝活展现扎实功底;更与省歌四位舞蹈女演员共舞,舞姿中既有专业功底,又尽显多才多艺的天分。而最动人的,是他与观众的互动环节——排长队等候的观众们与他对话,让他复述自己的愿望,这份真诚的联结彻底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其它舞台上唐僧扮演者闫冬同样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不仅西游记主题表演出众,演唱水准亦令人称道,不止是仅这二位演员其它演员也各有特色,这些演员的亲和力与专业度共同成就了整场深受喜爱的演出。然而,一家未曾实地考察的媒体却轻率地将其斥为“肤浅的打卡秀”,断言会引发审美疲劳,这般论调无疑是对创作者的苛责,更是对大众审美体验的忽视——如此兼具技艺、创意与互动温度的表演,何来“肤浅”与“审美疲劳”可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新民大街当前正在进行装置艺术作品征集大赛,我期待入选的作品能巧妙融入红色抗联元素,让艺术与历史记忆在街头巷尾碰撞出更深厚的共鸣,这亦是美术与城市文化肌理深度交融的又一见证。 </p> <p class="ql-block"> 而红旗街的氢能源有轨电车,以复古的绿色外表、内饰的复古元素,融合现代氢能源环保理念与超先进设计,更让我们期待它能早日从红旗街驶向新民大街,与“新民向新”的主题交相辉映,为这条街的整体美再添一抹靓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吉林本土画家的创作同样值得被更多人看见。雕塑家殷晓峰入选国家重大题材及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关东魂》雕塑作品,以及获得全国美展银奖由胡梯林、贾涤非创作的油画《杨靖宇将军》,都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若将这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品做成视频短片,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门前演出前,于两侧大屏幕上播放,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甚至不妨将殷晓峰的《关东魂》雕塑再复制一件,安放在新民大街合适的草坪上,让艺术与城市历史建筑空间更紧密地相拥。</p><p class="ql-block"> 或许正是这份对“整体”的追求,让许多画家的性格也多了一份温和。他们不执着于局部的得失,如同对待画面般,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即便曾有过长发飘飘的不羁,那份内在的温和与对美的敏感,也始终是底色。这种温和,不是妥协,而是在洞悉整体后的从容——知道什么该取舍,什么该坚持,最终在方寸之间,活出如画面般和谐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画家的价值,从来不止于画好一幅画。他们以全面的修养为笔,以对整体的敬畏为墨,在人生这张更广阔的画布上,也始终在追寻着一种平衡、和谐、富有韵律的美。这或许,就是绘画给予世界的最好答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胡梯麟 贾涤非 杨靖宇将军 油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殷晓峰 关东魂 雕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