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旅(39)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枫叶

<p class="ql-block">20250815</p> <p class="ql-block">赤峰博物馆维修闭馆</p> <p class="ql-block">辽宁历史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辽时期历史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辽塔建筑成就展</p> <p class="ql-block">辽壁画艺术精品展</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遗址</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遗址</p><p class="ql-block">辽是我国契丹族所建的一个王朝(公元九一六年至一一二五年)。辽中京大定府是辽的陪都之一,建立于公元一零零七年,是辽中晚期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至公元一一二二年为金攻占,改称北京路,元代改称大宁路,明代曾设立大宁卫。不久废弃不用。</p><p class="ql-block">"辽中京由外城、内城及皇城组成。外城是衙署、庙宇及居民区,内城是重要官看及贵族居住的区域,皇城是宫殿及皇族居住的区域。现在遗址内地上耸立有古塔三座,地下埋藏有丰富的遗迹和遗物,是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古代城市经济以及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史料。</p><p class="ql-block">宁城县人民政府立</p><p class="ql-block">二 O 二三年九月一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遗址简介</p><p class="ql-block">辽中京是辽代的五京之一,辽代为中京大定府。辽亡后,金代始称中京,后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称"大宁路""武平路"。明代初年在此设大宁卫,置宁王府,永乐元(1403年)撤卫南迁,遂为乌梁海牧地。</p><p class="ql-block">辽中京遗址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组成,平面呈回字形。外城东西长4200米,南北宽3500米,南墙正中开辟有门,筑有瓮城,四角有角楼。自南门朱夏门至内城南门阳德门,全长1400余米,正中有一条宽64米的大道,大道的两侧有用木板覆盖的排水沟,直通朱夏门两侧的城墙下的石涵洞。在距朱夏门约500米的干道上,残存一座马鞍形土包,为辽代市楼遗址。大街的两侧有对称布置的街道,南北向的经路各三条,东西向的纬路各五条,路宽4~18米。</p><p class="ql-block">外城的北部有寺庙、廊舍、驿馆和官署的遗址。在城内西南角的山坡上,还分布有密集的寺庙建筑遗址。在外城南部的东北角,靠近内城南墙的地方,保存有一座密檐式砖塔,为感圣寺佛舍利塔,现称"辽中京大塔",此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80.26米,塔身直径34米,塔身浮雕菩萨、力士和飞天,塔身转角处为双层塔形,上层刻八大灵塔塔名,下层刻八大菩萨法名;大塔造型浑厚,规模宏大,是辽代佛塔建筑中的杰作。</p><p class="ql-block">内城在外城的中部偏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城内较为空旷,自阳德门入500米至皇城南门阊阖门,路宽约40米,在距阊阖门南约85米处,与一条宽15米的东西道路相交,这条东西道路两端向北转折,通入皇城。</p><p class="ql-block">皇城位于内城北部中央,皇城北墙与内城北墙重合,平面呈正方形,边长各1000米,现尚可见到东、西两墙南端的角楼遗址,南墙及正中的阊阖门,都已不存,阊阖门东、西180米处,发现有宽约15米的豁口,应为东、西掖门的门址,三门都有宽约8米的道路通入宫城。阊阖门北中轴线上有一处大型的宫殿遗址,东西两掖门内则各有两重宫殿遗址。</p><p class="ql-block">辽中京大定府始建于辽代,金、元、明各代沿用的土筑古城,虽已废弃六百年之久,但是在研究契丹民族及其它民族历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感圣寺释迦佛舍利塔,俗称大明塔,矗立在宁城县大明镇辽中京城内,塔高80.26米,建于辽寿昌年间(1098年),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体积最大,辽金塔中最高的古塔。</p> <p class="ql-block">中京三塔</p><p class="ql-block">辽中京遗址始建于1007年,遗址内外现存辽、金时期的古塔三座。辽中京大塔,位于遗址东南部,建于辽代晚期,为八角密檐式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80.22米,基座直径35米。小塔位于外城西南部,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为八角密檐式十三级实心砖塔,高24米,直径7米。半截塔位于城外西南部300米处,建于辽代晚期,为八角式花塔,残高14米,直径12米。</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小塔</p> <p class="ql-block">辽中京小塔</p><p class="ql-block">辽中京小塔建于金大定3年,高24米、直径7米位于辽中京遗址西南部,为砖筑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1960年从发掘的纪年砖上得知该塔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此砖存于内蒙博物馆。小塔底座无土台,平地而起。最下层是须弥座,高2.7米,结构精美。每面上方正中雕有伏狮,伏狮两旁即转历上雕有力士,伏狮与力士全为伏势,其粗矮健壮身材显得魁伟有力。仰莲至第一层檐以下为佛分部位,即塔身部,塔身转角雕成柱形。塔利为砖筑小塔式,南面有小佛龛,刹顶为磕雕日月定珠和火焰。</p> <p class="ql-block">出了赤峰,就进入河北地界,东北之旅也在返程中,晚上入住承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