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_武功山

毛RJ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武功山 演唱:<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果玉</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号,我们在温汤镇吃过早饭后,就驾车来到了武功山景区萍乡入口。</p> <p class="ql-block">  武功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吉安市、宜春市三市交界处,属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主峰金顶海拔1918.3米,为江西境内最高峰。武功山自古为江南三大名山之一,、明代文学家刘鉴 《武功记》曰:“东南天柱有三,盖衡庐与武功。衡首庐尾武功中,跨袁吉间,屹立最高。故曰天柱,乃乾坤之胜境,神仙之福地也。</p><p class="ql-block"> 武功山风景区面积139.64平方公里,景点200多处,包括金顶、羊狮幕、九龙山和发云界等四大景区。武功山的资源类型与特色概括为“山景雄秀、草甸奇观、生态优良、瀑布独特、天象神奇、人文荟萃”。尤其是10多万亩高山草甸绵延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与魏峨山势相映生辉,堪称天下无双;峰顶神秘的古祭坛群距今己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华夏一绝。武功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自汉晋起,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汉之葛玄、晋之葛洪、梁之陶弘景、宋之黄庭坚、明之徐霞客等名人学士均留下许多珍贵诗赋。其中最有名的是徐霞客《游武功山》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武功山现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国家级乃 至 世界 级名片。多年来,武功山以其博大的山体和独特的高山草甸等资源,受到国内外户外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每年举办国际帐篷节、户外挑战赛等活动,, “云中草原、户外天堂”的旅游文化品牌享誉全国。</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萍乡入口出发,乘坐中庵索道至紫极宫,然后从福星岩、点将台经许愿桥陡步木栈道抵达金顶索道,乘坐金顶索道至上站,最后徒步至金顶,再从金顶至聚仙台、吊马桩、吊马桩客栈、玻璃栈道返回、下好汉波到紫极宫,乘中庵索道出景区。</p> <p class="ql-block">  福星亭处于福星谷区域,是游客在登山游览过程中小憩的场所。从福星谷步道前往金顶,步行约1.5小时,福星亭就在这一游览路线上 ,可在亭内稍作休息,周边生态良好,景点众多,附近有福星岩、许愿石等景点,附近的福星谷栈道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凌空最高处达300多米,全长1092米,是国内较长的防腐木栈道,也是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峡谷游的好去处 。</p> <p class="ql-block">福星岩</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叫“福星岩”,端坐在一座北东走向的岩墙上,是一座锥状石峰顶部的象形石。我的顶部俨如老寿星拱起来的额头,因此人们称我为“福星岩”,我的身体由形成于4.4亿年前的志留纪花岗岩构成,这是一种由岩浆在地下冷却凝结形成的一种岩石。</p><p class="ql-block"> 我的形成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化:在花岗岩岩体中,发有了三组节理(节理即岩石中没有明显错位的裂隙) ,其中两组垂直节理,一组水平节理,此处海拔1590米,地势陡峭,沿节理、断裂,花岗岩经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及流水切割,岩石沿节理面(岩石的脆弱地带)发生崩落剥离,尚未风化的坚硬部分残留下来,便形成我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祝愿来到武功山地质公园的游客们一生都福星高照、福寿齐天、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  在您眼前的花岗岩石台,被称为“点将台”,由于花岗岩岩体中发育了垂直和水平的节理裂隙,风、水、雨雪等外力沿着岩石中的裂隙进行常年风化侵蚀,再加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危崖峭壁。“点将台”就是花岗岩岩体被风化侵蚀后,在山峰顶上残留形成的一块台状的的石突。</p><p class="ql-block"> 武功山从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故事和传说,在南北朝时期,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动荡的朝代,在梁朝的时候,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武装叛乱,爆发了“侯景之乱”(公元548-552年),梁朝的大将陈霸先(后被称为陈武帝)起兵讨伐侯景,驻军在武功山附近,其部将欧阳頠将军由长沙率军,途经武功山遭围困,因得武功真人传授破敌妙计而突出重围。据说此地为当年欧阳頠将军调兵遣将之地。故名“点将台”</p><p class="ql-block"> 陈霸先打败侯景叛军之后,取代梁朝称帝,建立了陈朝(557年-589年),在论功行赏的时候,陈武帝为了表彰此处武氏仙人的功劳,将此山命名为“武功山”。</p> <p class="ql-block">问道台</p><p class="ql-block"> 这座突出的石台,与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在武功山修道传说有关,被称为“问道台”,相传葛洪在此问道求学,终成为著名炼丹家和道教丹鼎派的开创者之一。“道”有天地运行之“轨迹”“规则”之意,即天地自然大道、规律,也可简称“道”。在此仙台道问道,可参悟世间真理,灵感顿增。</p><p class="ql-block"> 葛洪(283年-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今江苏句容县人,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世称小仙翁。武功山历史文化悠久,尤以道教文化最为突出,自三国时期(220年-280年)在此开设道场至今已历1700余年。</p> <p class="ql-block">听松</p><p class="ql-block"> 此地千峰翠嶂,苍松林立,风过处,松涛阵阵,引起千丘万壑的共鸣。凝神细听,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之情趣,令人尘念顿消,窥谷忘返。</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请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暂时放下尘世的事务,闭上眼睛,不去思考任何事情,静静的倾听花草的细语,白云的呢喃,草甸的欢笑,听风拂过树稍,感受这大自然的脉搏 …体会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写我为一”的逍遥境界。</p><p class="ql-block"> 这片松林为黄山松,常绿乔木,生长在海拔1000米之上,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因在黄山首次发现,所以用"黄山松”命名它。</p><p class="ql-block"> 黄山松耐瘠薄,对恶劣环境适应牲强,种子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它登临崚峻峭壁之上,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又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p> <p class="ql-block">许愿石(象形石)</p><p class="ql-block"> 这块石头被称为“许愿石”,形状好似一颗心。并且,西有迎客松、东有南方铁杉,中国传统文化有阳松阴杉一说,寓意此地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为吉祥之物,游人多面向此石许下心愿,因此得名许愿石。</p><p class="ql-block"> 象形石的形成是和地球的内外动力作用相关的,在花岗岩岩体中,发育了三组节理(节理即岩石中没有明显错位的裂隙),其中两组垂直理,一组水平节理,沿着节理裂隙(岩石的脆弱地带),花岗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了此景观。</p> <p class="ql-block">  此栈道建于福星谷悬崖峭壁之上凌空最高处达三百多米,全长1092米,海拔1368.4米,总投资600万元,2010年1月8日开工,6月26日竣工,目前是国内最长的全部由防腐木建设的木栈道,也是武功山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惊险刺激峡谷游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玻璃跳台▼</p> <p class="ql-block">  玻璃跳台是位于武功山国家级风景区内的观景平台,由悬崖峭壁延伸而出,提供独特的观景视角。该平台视野开阔,可俯瞰高山草甸、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但需注意其玻璃材质可能带来视觉与实际高度的落差感。 ‌</p><p class="ql-block"> 玻璃跳台以“踩云飞行”的视觉效果著称,游客可在此拍摄云海、草甸等自然景观的震撼画面。平台周边为悬崖栈道,结合玻璃材质的透视效果,可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葛仙采药</p><p class="ql-block"> 前方花岗岩石峰顶部的不规则岩块,高约5m,远望像一个老者背着一个竹篓在采药,竹篓里仿佛盛满了药材。</p><p class="ql-block"> 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岩浆冷却形成花岗岩时,由于不均匀冷却收缩,在花岗岩中形成了一组水平节理。后期的构造运动,又在花岗岩中形成了一组垂直节理和一组“X”形节理,沿着这三组节理裂隙,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重力崩塌作用,花岗岩产生了差异风化侵蚀,剩下的石块组成了这个惟妙惟肖的地质遗迹风景,是武功山地质公园的神奇美景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地质遗迹点命名来源于葛玄在武功山炼丹修行的故事,他是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也是当时著名的丹鼎大师(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道派)。公元238年,葛玄栖身武功山金顶,修真炼丹六载。</span></p> <p class="ql-block">雷岩</p><p class="ql-block"> 对面巨型陡峭之悬崖,古人谓之雷岩,明《武功山志》载:雷岩在葛仙坛后最高处,岩石峻峭,奇石延袤十里,烟岚掩映,风起林木,隐隐雷吼其中,故名。</p><p class="ql-block"> 明代张程纂修于1581年写下的《武功山志》(清代张光勋增修),是江西现存最早的山志之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史上武功山也曾有过许多名人到访:葛玄、葛洪、武氏夫妇、徐霞客......在此留下了美丽的诗句、故事和传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登雷岩遇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十四年一梦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扶衰又得谒仙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仙翁未许尘缘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犹靳雷岩鹤背风。</p> <p class="ql-block">铁蹄峰</p><p class="ql-block"> 铁蹄峰位于金顶西北方向,整座山峰像是一只战马的马蹄而得名。这座山海拔1846米,非常的险峻,山体的断面,岩石裸露,山下形成了“y”字形大峡谷,两侧绝壁犹如刀砍斧削,平整险峻,犹如我们在国画中看到的山水画卷中的断崖,是大自然的水墨杰作。形成铁蹄峰景观的岩石是4. 8亿年前(志留纪)形成的花岗岩。武功山从发云界一金顶一九龙山一带出露岩体主要为较古老的片麻状花岗岩,经风化剥蚀后形成花岗岩风化壳,整个山体具有圆顶峰长岭脊的特征,以浑圆形山峰和较平缓修长的岭脊为特征,属花岗岩体快速上升强烈剥蚀而成。</p> <p class="ql-block">武功神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只巨大的石拳头,高约5-8m,长 30m,宽2-3m,据传说,这象征着武功山神的无比神力。因而被称为“武功神拳”。</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在花岗岩岩体中,发育了三组节理(节理即岩石中没有明显错位的裂隙) ,其中两组垂直节理,一组水平节理,沿着节理裂隙(岩石的脆弱地带),花岗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剩余的石柱组成的景观。垂直节理裂隙将花岗岩体切割成形体相连的五个石柱对应五指,水平节理将岩块分割成三节对应指、掌、腕,整个造型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蝎子石</p><p class="ql-block"> 巨石在地表长期遭受风化剥蚀形似一只竖起毒钩的蝎子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武功山帐篷营地主要分布在金顶和观音宕两大区域,提供多样化的露营体验,包括观日出、赏日落、参与音乐派对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求嗣坛</p><p class="ql-block"> 此处海拔1874米。求嗣坛顾名思义,是求子的意思,亦称龙坛,供奉龙王和观音神像。观音在南海,所以它面朝正南,神坛前有一泉眼,上圆下方,泉水味甘清心,常年不枯,为信众祈雨和求子的古坛。数百年来,信众来此求子,十分灵验。宋时吉州人文仪中年来此求子,应期生下文天祥,文天祥长大后高中状元,官至南宋丞相,后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葛仙坛、汪仙坛、冲应坛、求嗣坛四座道教古祭坛,巍然屹立在金顶连绵的高山草甸之上,它们朝向各异、建筑风格独特,建筑年代不一,神秘而古老的石垒祭坛,是武功山最富有特色的人文绝景之一,见证着道教自古以来在武功山地质公园的发展,其中最久远的葛仙坛建于三国东吴初年(公元22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p><p class="ql-block"> 高山草甸是武功山标志性景观,武功山有世界同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从海拔1500米开始,以主峰白鹤峰金顶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从九龙山到华云界,10万余亩草甸绵延于高山之巅,穿云入雾,堪称“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绝”。草甸植物中目前发现有草本植物231种,隶属 65科 135属,以禾本科的五节芒、狼尾草、野古草、菊科的林荫千里光及唇形科的夏枯草等植物为主。</p> <p class="ql-block">  武功山高山草甸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脊线两侧,面积约15万亩,为武功山最具有特色和体量最大的景观。具有绝特性、唯一性,为全球同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在群山之巅,可见碧波荡漾,延绵不绝,奇峰伴草原,云海映佛光,南中国最美的云上绿色天堂,令你如入仙境,畅享自然,堪称最美“云中草原”。武功山高山草甸植物种类丰富,堪称“植物基因宝库”。草甸植物中目前发现有草本植物231种,隶属65科135属,以禾本科的五节芒、狼尾草、野古草,菊科的林荫千里光及唇形科的夏枯草等植物为主。</p> <p class="ql-block">汪仙坛</p><p class="ql-block"> 此处海拔1907米。汪仙坛亦称金顶坛、望仙坛,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面朝东南,道教建筑,祭坛的材料取自本山的花岗岩。</p><p class="ql-block"> 明朝(1368年—1644年)时,吉州(现吉安)知府汪可受,为官清正,体恤民情,人称天下清廉第一,却遭贬官等不公平待遇,便愤而脱俗在武功山修道数年,终将道法学成。他死后,百姓于此坛内塑像祭祀,奉他为武功山的守护神,保一方平安,并将古坛更名为汪仙坛。</p><p class="ql-block"> 在金顶连绵的高山草甸上,屹立着四座朝向各异、建筑风格独特、神秘而古老的石垒古祭坛群(分别为:葛仙古坛、汪仙坛、冲应坛、求嗣坛),建筑年代不一,其中最久远的葛仙坛建于三国东吴初年(元22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们是武功山最富有特色的文绝景之一,被誉为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白鹤观</p><p class="ql-block"> 白鹤观始建于唐代神龙元年(705年)。据有关资料记载,从清康熙六十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200多年内,白鹤观经历了6次重修。至明、清时期,白鹤观是武功山200余所庵、堂、院、观中最为有名的道场。</p><p class="ql-block"> 1934年,国民党对红军苏区实行第五次军事围剿,为了彻底破坏红军的藏身之所,纵火焚毁了白鹤观。1934年8月战斗在武功山地区的红六军团奉命突围西征。红军主力西征后,1935年春,中共湘赣省委曾经临时驻扎在白鹤观。时任湘赣省委副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谭余保曾在白鹤观疗伤并与投降派做坚决斗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赣南游击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请把兵交。</p> <p class="ql-block">  武功山金顶位于罗霄山脉北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16°C,夏季最高温仅23°C。其核心景观包括:</p><p class="ql-block"> 十万亩高山草甸‌:海拔1600米以上,为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草甸,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嫩绿、秋季金黄。‌‌</p><p class="ql-block">‌ 地质奇观‌:花岗岩穹隆构造形成平缓台地,拥有冰缘地貌、裂隙泉等遗迹,金顶裂谷展现第四纪冰川活动痕迹。‌‌</p><p class="ql-block">‌ 云海与佛光‌:年均云雾日超200天,雨后常见云瀑倾泻及“佛光”现象,为摄影与观景胜地。‌‌</p> <p class="ql-block">聚仙台</p><p class="ql-block"> 初霜降落,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等八仙以及葛玄、葛洪、武公、武姥、许真君、魏夫人等武功山神仙都会来此聚会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吊马桩</p><p class="ql-block"> 于此处俯看吊马桩,会发现吊马桩山头和后山联成一体,酷似一头巨猿蹲踞,仰首向天,张嘴长啸。它也是武功山的守护神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地质学上讲,该地质景点为一孤立山峰,是先期花岗岩岩浆侵入,后期构造作用抬升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蚀作用残留的锥状峰,面积约2000平方米,相对高差800米,地质运动造就了横空出世、一柱冲天的孤峰峻岭。</p> <p class="ql-block">老鹰🦅望天▼</p> <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 武功山玻璃栈道位于吊马桩至观音宕高空栈道段,全长300米‌,是国内海拔1600米以上较长的玻璃栈道之一。该栈道宽2米,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刺激体验,是徒步爱好者必打卡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神龟望天▼</p> <p class="ql-block">好汉坡</p><p class="ql-block"> 好汉坡吊马桩峡谷的这段山坡的坡度达到45-50度,长近300米,是由吊马桩登顶的必经之路,能够征服这段险坡者,堪称好汉,故名好汉坡。</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吊马桩沿好汉坡下行的。</p> <p class="ql-block">灵鼠朝王爷</p><p class="ql-block"> 右上方突出岩石形似一只老鼠翘首聆听菩萨讲经,故名。</p><p class="ql-block"> 从地质学上讲,此处为典型的高山峰林地貌,北西面岩石风化析离崩落,山岭顶端由于差异性风化,地形起落有致。岩性为条痕状片麻岩。</p> <p class="ql-block">  晚上仍在温汤镇住福缘客栈,硒满楼土菜馆吃晚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