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旧址,位于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青山岭村东北侧的山坡上。俗称青山岭战备台、青山岭战备兵洞、6612战备台。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为保证发生战争时党和人民的声音不中断,决定在蓟县山区建设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组成部分。1964年部队进驻青山岭并开始施工,1966年12月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此项战备工程正式竣工。</b></p><p class="ql-block"><b> 1979年部队撤离,由天津广播电台和蓟县电台接管;1999年由蓟县旅游局接管,正式定为旅游景点;2018年战备台旧址正式对外开放;2023年11月青山岭战备洞景区正式对外开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进入景区大门,一座6层的“青山岭和平楼”望楼高高耸立,6612哨兵岗亭前堆有砂袋工事,工事里码放着弹药箱,未入兵洞便已感受到浓郁的战备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水泥浇筑的兵洞入口上方“抓革命,促战备”6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绿色的洞门上也有“备战、备荒”字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战备台旧址战备洞的山体主要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战备洞全长308米,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洞内走廊两侧有大大小小21个房间,设有发射机房、动力机房、播音室、储藏室、配电室、发电机房、油库、蓄水池等,除电台作用外,还是一座完整的人防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兵洞,首先看到一间小型弹药库,枪械和弹药箱码放整齐有序。</b></p> <p class="ql-block"><b> 战备台为适应战时之需,必须达到“三防”设计标准,即有效防范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山洞里有能抗击冲击波的防护门、喷淋滤毒滤尘室和可进行内外循环的通风系统。</b></p> <p class="ql-block"><b> 洞内缓冲地段两侧布满红色标语和各部门职责、规章、预案等,一旦发生战事,能有条不紊,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b></p> <p class="ql-block"><b> 警卫室,位于通过缓冲段后的第一间,比较简朴,墙上和挂衣架上挂着军装和军大衣,被子叠的方正整齐。</b></p> <p class="ql-block"><b> 卫生室,即医务室,是指战员和电台工作人员看病取药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鼓风机室,是保证洞内外空气循环流通的重要设施。洞内设备都是精密仪器,对环境要求较高,通风系统保证了洞内温度四季恒定,始终保持在12摄氏度。现在的通风系统用的还是40年前的设备。</b></p> <p class="ql-block"><b> 储藏室,储存材料物资,尤其是对易耗材料储备充裕,保证各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b></p> <p class="ql-block"><b> 食堂,地方不大,灶具、炊具俱全,能够满足洞内人员的一日三餐。</b></p> <p class="ql-block"><b> 播控室,即播音控制室,其播音室安装了木地板,木地板下又安装了弹簧,人踩上去都能感觉到地板富有弹性。即使外面有敌机轰炸,播音员在里面讲话也不会受到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作战室,是战时指挥部,也是召开作战会议的地方。一张长桌,地图、电话、电视俱全,是整个战备洞内的中枢核心。</b></p> <p class="ql-block"><b> 作战室的墙上,反复播放着一些关于记录战争场面的资料影片。</b></p> <p class="ql-block"><b> 水库,洞中有大小两个水库,足够山洞里的人生活饮用。这些水都是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现在洞里的水仍可直接饮用。</b></p> <p class="ql-block"><b> 武器装备库,里面存放着迫击炮及炮弹、手榴弹、枪支、弹药、钢盔、防化服、防毒面具等战时军事物资。</b></p> <p class="ql-block"><b> 变电室,室内有当时最先进的大功率变压器,保证洞内设备设施和工作生活的电力需求。其核心功能是电压转换,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转换为中压或低压电,为后续配电提供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配电室,是洞内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洞内低压用电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b></p> <p class="ql-block"><b> 动力机房,是洞中占地相对较大的一处场所,是专门用于集中管理和运行动力设备的特定空间,为通信、生产或信息系统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储油室,洞中油库,有大型储油罐和油桶。油料是重要的军事战备物资,保证油料安全和保证油料供应,是储油室的主要职责。</b></p> <p class="ql-block"><b> 战备畅想室,位于战备洞的末端,直通出口,两侧墙上都是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展示了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抱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加强战备,保卫和平”的坚强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战备洞,出口处有一座堡垒式建筑,上面鲜红的五角星下,有“6612——永不消逝的电波”几个鲜红的大字,是对“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遗址最好的诠释。</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天津广播电台战备台遗址,上世纪60年代的历史情形历历在目。珍惜和平、保卫和平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必须恪守的神圣责任。</b></p><p class="ql-block"><b> 本文图片拍摄于2025年8月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