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入曲阜,仿佛一脚迈入了千年的时光长河。石碑上“曲阜”二字苍劲有力,背后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与苍翠的树木交相辉映,静默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我站在石阶下,仰望着“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字样,心中升起一种敬畏之情。这里不仅是孔子的故乡,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座宏伟的城门,红灯笼在晴朗的天空下轻轻摇曳,两侧的石狮子威严地守护着这片圣地。游客们在城门内穿梭,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每一块砖石都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曲阜孔庙</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以孔子故居为庙,历代增修扩建,现存建筑群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占地327亩,仿北京故宫样式建造。现存建筑包括大成殿、杏坛、奎文阁等,现存464间建筑,以“孤例”著称于建筑史。1994年与孔府、孔林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座石制牌坊赫然出现在眼前,上面刻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牌坊前有几位游客在拍照,背景是整齐的石板路与绿树成荫的小径。再往前走,另一座牌坊上写着“太和元气”,字迹遒劲有力,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我站在牌坊下,感受着那种庄重与宁静,仿佛与古人对话。</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一条林荫大道缓步前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斑驳的光影让人感到宁静而祥和。偶尔有行人走过,脚步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一座红色大门映入眼帘,门上悬挂着“弘道门”的金色牌匾,门内有几人缓步而行,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庄重。我迈步穿过大门,仿佛走进了儒家文化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大树矗立在石桥旁,粗糙的树皮与裂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树干上绑着几根绳子,似乎在提醒人们它的历史价值。我站在树下,感受着那种历经风雨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 一块黑色的指示牌上刻着“大中门”的字样,背景是灰色的砖墙,牌匾下方有二维码与说明文字。我扫了二维码,一段关于大中门的历史娓娓道来,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同文门”的牌匾悬挂在红色的墙面上,金色的装饰显得庄重典雅。我站在门前,望着那精美的雕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 孔庙的奎文阁是孔庙的核心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结构坚固著称。该建筑采用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的独特设计,历经多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例如,清代康熙年间大地震导致曲阜房屋十倒九塌,而奎文阁却安然无恙,成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道道门,一座座碑亭出现在眼前,十三碑亭静静地矗立在庭院中,游客们在碑亭前驻足观赏。我缓步走近,碑文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仿佛在讲述着一段段关于孔子与儒家文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的蓝色牌匾悬挂在红色的大门上,门内有几人缓步而行,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肃穆。我迈步穿过大门,仿佛走进了儒家文化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 一块黑色的指示牌上刻着“杏坛”的字样,下方有二维码与标识。我扫了码,一段关于杏坛的历史与孔子教育理念的介绍跃然眼前,仿佛让我看到了孔子讲学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的介绍牌详细地介绍了这座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背景是黑色的,文字清晰可见。我站在殿前,望着那黄色的琉璃瓦与精美的雕刻,心中升起一种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孔庙中的“万世师表”匾额是康熙皇帝于1684年南巡时亲笔题写,并悬挂在大成殿正中,以表彰孔子的道德与教育贡献。该匾额的题词“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的永恒价值。 </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绿树成荫,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与树木错落有致,地面铺有石板,栏杆环绕,环境清幽。我缓步走在庭院中,感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占地约240亩,共有463间厅堂楼房,采用“衙宅合一”的建筑格局。主体建筑分三路布局:东路为学堂区,西路为生活区,中路为官衙区,设有典籍厅、司乐厅等六厅。1961年与孔庙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圣府”的红色牌匾悬挂在门楣上,金色字体熠熠生辉,门内可见另一座建筑,周围有几位游客在参观。我站在门前,仿佛走进了儒家文化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孔繁仲(1952年-)是孔子七十四代孙,出生于山东曲阜,字仲平,书法世家出身。他自幼研习书法,1999年赴京受启功指导,擅长隶书,其书写的《沁园春·雪》曾获全国银奖,作品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收藏。 </p><p class="ql-block">现任中国北京翰林书画院孔府分院常务副院长、孔子圣地书法协会杏坛书画院院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孔祥胜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后裔,现任山东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馆长,长期从事“三孔”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儒家文化传播工作。他自幼研习书法,作品以儒家经典为题材,风格稳健古雅,2013年起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其书法被海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1</p> <p class="ql-block">孔祥涛是孔子第七十五代传人,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著名著名书画家。现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并担任洛阳利兴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p> <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内现存古树名木1065株,其中一级古树822株,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相传孔子亲植的‘先师手植桧’、汉柏及‘龙凤柏’等,这些古树与儒家文化紧密关联,具有极高的历史与生态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块黑色的指示牌上刻着“五柏抱槐”的字样,下方有二维码与说明文字。我扫了码,一段关于五柏抱槐的历史娓娓道来,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庭院中摆放着多个木质花盆,种植着茂盛的树木,绿意盎然,显得生机勃勃。走出庭院中,孔庙孔府这恢弘的建筑及圣人的儒家文化传承,历经风霜苍桑古柏,感受着那份自然与文化瑰宝,同时也为儒学发源地赞叹和敬仰。教泽垂千古,泰山终不颓,它告诉我们孔子的教育思想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