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柴1972

梅子

<p class="ql-block"> 昵称/梅子</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77185081</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  八月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这几天我所在的城市不是大雨就是小雨,下个不停。八月十三日上午又是一场倾盆大雨,继而转为淅淅沥沥的小雨,直到中午时分雨止转阴。这是夏季难得的好天气,神清气爽,气温也降了好几度,正是出门的好时机。下午四、五点钟我乘上地铁,来到合柴1972文创园。</p> <p class="ql-block">  在合柴1972北二门前,一股浓郁的工业风扑面而来。大门楼由管道、锅炉、阀门等老物件修旧利废建造而成。上面锈迹斑斑,没有做过多的改造和修饰,彰显着粗犷而独特的工业风。清晰分明的棱角和线条,营造出一种明快而纯粹的美学享受。</p> <p class="ql-block">  走进合柴1972文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连跨的工业厂房。虽经涂鸦,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清晰可见红砖墙瓦的元素。作为合肥工业的重要里程碑,合肥的第一块砖和第一台1105型号柴油机在这里发生。如今高耸的烟囱依旧伫立在园区。每一堵墙、每一块砖都是城市肌理的真实再现。它没有被粉饰,也没有被遗忘。而是被精心的保留,重新激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合柴1972文创园位于合肥包河区金寨路与天堂寨路交口。它的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肥西新生窑厂。后经多次更名与转型,1972年正式启用合肥柴油机厂。1996年更名为安徽省合肥监狱。2018年监狱搬迁,园区于2019年改造为文创园。保留了大量工业遗迹和监狱元素,是国内首个由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创园。</p> <p class="ql-block">  在家电故事馆,以复古为主题家电,展示了合肥家电的发展历程。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往昔岁月。馆内陈列的复古家电与老照片好像在低语,静静地讲着合肥家电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合肥日报静侯探访。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报馆,如同一位老者,静静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隔窗相望,墙上的旧报纸泛黄却字迹清晰。记录着时代的风云变幻,仿佛能听到几十年前新闻界的喧嚣,感受着那份被时空遗忘的热血和梦想。</p> <p class="ql-block">  在大厅里中国邮政的牌扁高高的挂起,地面沉睡了一个老式邮筒。墙壁上堆叠了无数封书信和贺卡,还有桌边依旧还能运作的电话。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书信传情的年代。指尖轻触这些旧物件,仿佛能听到过往邮差,匆匆的脚步声和信件送达的喜悦。那份感动,穿越时空,触动心弦。</p> <p class="ql-block">  在阳光的映衬下,那些老字号和招牌,斑驳的墙壁,满满的都是岁月的痕迹。散发出一种别样的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发展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在园区街道的墙上涂满了天马行空,画风多变的涂鸦作品。这片天地因那些充满艺术魅力的手绘涂鸦而焕发生机,令人目不暇接。艺术家们在墙壁上绘制的艺术作品,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塑是中央美院罗旦创作的。雕塑名/THANKS。从外型看,浑圆饱满的体型。单纯而柔和的颜色,与时间空间相融合,贴切而富有张力。鞠躬之动作,既是感谢之意,更是一种从容谦虚的感恩之心。很多游客用对视鞠的姿势,在雕塑前留影,以示对作者作品的尊重和赞美。</p> <p class="ql-block">  网红小火车,是来这里最具体验的项目之一,坐上小火车就像在童话世界里穿游。</p> <p class="ql-block">  新潮朋克,越狱的“熊猫囚犯”从头到尾都散发着张扬有趣的街头气息。</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文创园灯光璀璨,流光溢彩。行走其间,如在画中。“水中建筑”合柴圆盘,作为园区保留的工业遗存,以前就是狱警看管囚犯的岗楼。过去是从里面向外看,没想到改造后这么文艺,外边的人向里面看,非常有意境的一个设计。</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阵阵悠扬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梵木艺术中心,这是独立音乐最具活力的发生地。优美动听的歌声不断的从这里飞出,让无数年轻音乐人在此“被听见”。</p> <p class="ql-block">  合柴1972文创园,正在用它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一座城市美丽动人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