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世博会六:非洲区

森林木

<p class="ql-block">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地球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非洲陆地总面积约为 3020 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20.2%,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有56个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3年,非洲大陆人口已超过 14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在世界各大洲中居第二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有 50个非洲国家参加了世博会的展出。这一集给大家介绍的 非洲</span>国家 共有 41 个,再加 1 个非洲区域组织。<span style="font-size:18px;">详细内容请观看以下图片和文字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埃及 馆。</p><p class="ql-block">埃及馆的建筑外观,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空间以开放式的半弧形隔开,现代感十足。</p><p class="ql-block">馆内展示,以丰富的实物展品、影片、图片等,呈现了埃及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古代文明。法老时代的古董真品,配以精彩的幻灯片、纪录片和音乐等,展示了几千年来埃及居民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文化、民间传统、礼仪风俗等,着重体现了开罗及其城市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埃及馆的古文物展品,有 8 件来自 开罗博物馆 的 国宝级文物。见下面三图: </p> <p class="ql-block">上图:埃及馆 镇馆之宝,古埃及法老 舍松契二世 的黄金面具,制作于约 公元前 890 年。</p> <p class="ql-block">上图:戴 法老王 斑纹头巾 的 阿蒙霍特普 四世法老 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上图:出生于公元前 2050 年的 古埃及 尼蒙希赫国王 和 巴克拉蒂女王 石雕像。</p><p class="ql-block">其他还有:第18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一世的 金项链、哈索尔神柱等。这些文物展示了古埃及的黄金饰品、石雕制作工艺水平和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阿尔及利亚 馆。</p><p class="ql-block">阿尔及利亚馆以“父辈的屋子”为主题,展示了 北非 地区 和 阿尔及利亚 传统的 建筑风格。<br></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阿尔及利亚展馆的背面,墙上的图案,显示了展馆内部的 卡什巴旧城区 的 要素。</p><p class="ql-block">参观者可以在展馆内 仿建的 旧城 街道上 漫步,观赏名为《漫步卡什巴》的短片,然后登上“城市”的顶层,俯瞰刚刚穿过的街道,深度体验古老而又现代的阿尔及利亚。</p><p class="ql-block">展馆通过了两条主线,来体现 上海世博会的 主题,一条主线突出 老城建筑 风貌,表现其独特的建筑特征以及其 适宜舒适 的生活环境。另一条是发展的主线,用于展现 新城 的 建设规划,以此展现了 过去、现在 和 未来 城市建设的 文化内涵关系。 </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摩洛哥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艺术。</p><p class="ql-block">摩洛哥馆,是非洲少数几个独立建馆的国家之一。展馆以方形为主基调,平面和空间设计,有一种对称性的和谐,体现了稳定、平衡、匀称。淡灰色和白色的外观,非常纯净醒目。</p> <p class="ql-block">上图:摩洛哥馆外墙上的马赛克瓷砖拼花,精美绝伦。这一片片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马赛克瓷砖,都是摩洛哥工匠们用手工打磨后,送到窑炉里烧制,再一笔一笔上色,制作而成后,空运到上海世博会园区,再一小片一小片拼贴上去的。真可谓:精雕细刻。</p><p class="ql-block">参观摩洛哥馆,我还碰到了一点“小意外”。当时我来到了摩洛哥馆门口,看看展馆的建筑外形还不错。就想着要进去。但一看参观排队的队伍,队伍很长,来来回回,绕了好几个圈子和转弯,后面的尾巴也不知道在那里。我正犹豫着,思考着要不要去找队伍的尾巴。我甚至已经转过身,准备离开了。突然好象听见后面有人在大声招呼我,我回头一看,是一个在排队的铁栅栏里面 黑褐色皮肤的摩洛哥人,在用英语和手势,大声招呼我:回来。我估摸着,这是一个馆内的工作人员。只见他一边呼喊着我,一边直接动手,将隔离排队人员的铁栅栏,移开了一个缺口,反复向我做手势,意思是:让我回来,从缺口中进去。</p><p class="ql-block">当时我感到非常奇怪:我又不认识你这个摩洛哥工作人员,并且我也不是什么特殊的高级官员,甚至也不是世博会的工作人员,你怎么会在我即将离开之时,大声招呼我回来,并且打开了特别通道,让我不排队就直接进去。</p><p class="ql-block">我想:也许他是认错人了,也许看到我即将离去,他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参观者。反正这时,我也来不及多想了。既然你已经打开了特别通道让我进去,我也不客气了,就转身走了回去,说了一句:Thank you ! 就从缺口处直接进去了。</p><p class="ql-block">进去一看,嗨,摩洛哥馆,还真不错呢。无论从 建筑、布展、陈列 各方面看,都蛮时尚、幽雅的,建筑很艺术,气势很恢弘。</p> <p class="ql-block">上图:摩洛哥馆 大门里的 迎宾姑娘,一直微笑着,在向参观者招手示意,表示欢迎呢!有不少参观者要和她合影留念,她也非常乐意。</p> <p class="ql-block">馆内分三层,进入展馆后的的第一道门,是底楼大厅,这是一个穿透一至三层的巨大方形中庭。见上图。</p><p class="ql-block">高大的拱券式门洞、深色拱形木门、门上的图案,具有浓浓的阿拉伯风味。虽然历史上经过了 欧洲殖民者 40 余年的殖民,但摩洛哥仍是一个充满 伊斯兰文化 的 国度。</p> <p class="ql-block">进入摩洛哥馆的二楼,只见整个场馆坐落于有着 果树、水池和喷泉的安达卢西亚花园内,宛如一片依水而生的绿洲,阳光被这片清凉筛过,变得柔顺和温和。中央大理石喷泉、典雅的三面回廊、魁伟的枣椰树,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北非花园”。见上图:</p><p class="ql-block">在现代投影技术下,逼真地再现了当地的传统街市,人们恍若置身于麦地那传统街市,其中一个空间内,还展示了摩洛哥的木雕艺术。</p> <p class="ql-block">而三楼的展示空间内,呈现了摩洛哥丰富的传统文明遗产和当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艺术,人们领略到了摩洛哥现代的工业和旅游业胜景,还有各种 文化 和 服装。见上图:反映了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和城市居民的各种期待,体现摩洛哥对历史、文化、环境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展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利比亚 馆。利比亚 处于 非洲北部,北临 地中海,是个北非国家。</p><p class="ql-block">利比亚馆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利比亚特色元素。通过参观,可以让参观者获得原生态的独特体验,深入了解利比亚丰富的历史传承 和 城市建设 的进程。</p><p class="ql-block">展馆内,展示内容新颖。通过现代化展示手段和高科技视听设备,呈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面貌。展馆利用大幅的 薄纱,巧妙地模拟出了 利比亚天空 一天中发生的变化,再现了古达米斯狭窄的街道、的黎波里的风貌、以及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呈现出逼真的异国城市风情,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突尼斯 馆。展出主题是:融于自然的热力之都。这一主题,表达了突尼斯的发展策略,表明突尼斯崇尚开放,渴望与各大文明、各种文化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北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 海滩、沙漠、山林 和 古文明的国家之一,被认为是 悠久文明 和 多元文化 的 融和之地。</p><p class="ql-block">突尼斯馆不仅展示了该国的文化和旅游魅力,还强调了突尼斯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通过展览和互动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到突尼斯如何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上图:展馆运用了对称的高大拱券式门洞、欧洲城堡、传统花形等传统建筑元素,侧立面运用光栅板,体现了突尼斯传统和现代城市的不同风貌。</p><p class="ql-block">突尼斯馆内,分了“绚烂风光之国”、“多元文化之城”、“悠久文明之都”三个主要展示区域。</p><p class="ql-block">进入展馆,可欣赏到以突尼斯“蓝白小镇”及以传统庭院为设计依据的花园庭院,听到突尼斯传统音乐,闻到突尼斯特有的香熏。</p><p class="ql-block">圆形剧场的内、外立面,及观看座椅的样式,均仿建自突尼斯最著名的古罗马遗迹,播放体现突尼斯绚烂风光、多元文化及悠久文明的影片。</p> <p class="ql-block">突尼斯馆日当天,馆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民族舞蹈、传统音乐演奏、美食节等。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突尼斯美食,如:烤羊肉、橄榄油、蜂蜜 等。</p><p class="ql-block">突尼斯馆还设有互动区域,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突尼斯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如 编织、陶艺 等。此外,还有虚拟现实设备,让游客“游览”突尼斯的著名风景点。</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南非 馆。展出主题是:新颖独到的“凤凰涅磐”。旨在向世人展示一个为全体人民谋求福祉、消除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创建平等和谐社会的新南非。</p><p class="ql-block">世博会期间,除了以静态形式展示南非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外,还以动态的形式逐月举行主题活动,以期全面展示南非的国家形象,以及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八月和九月的活动主题分别为:贸易与投资、文明遗产与旅游。<br></p> <p class="ql-block">上图: 南非馆 外墙上绘出的“南非国父”曼德拉 的大幅画像。</p><p class="ql-block">曼德拉,是 南非人民 的 伟大领袖,他为反对 种族主义,建立一个 平等、自由的 新南非 奋斗了一辈子。为此,他曾被 种族主义者 关押、监禁了 27年,终于赢得了 南非 取消 种族主义 的伟大胜利。199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次年在 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于 1994年~1999年担任 南非第一位 黑人总统,因此被尊称为“南非国父”。2009年,第64届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自2010年起,将每年 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作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上图:南非馆内的展出情景 。</p><p class="ql-block">自然的南非,每幅嵌在框架里的南非标志性图像,都以光晕的效果加以突出。椅子上铺着斑马图案的垫子,表现南非的自然风光。<br>文化的南非,外部核心区域,装有全色显示屏,以图像和声音展示原汁原味的南非文化。</p> <p class="ql-block">上图:体育的南非,南非馆内展出的一只大大的足球。</p><p class="ql-block">南非国家足球队,是非洲足球的佼佼者,他们曾经在1996年“非洲杯”足球赛上夺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是第一支进入 八强 的非洲球队。</p><p class="ql-block">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正值 第19届 世界杯足球赛(6月11日~7月11日)在南非的 9 个城市 10 座足球场举行。这是世界杯足球赛,首次在 非洲地区 举行。所以,世博会南非馆内,也有大型视频屏幕,实时转播和录播部分赛事的比赛实况。</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尼日利亚 馆。展出主题是:我们的城市---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展馆外墙,模仿被评为非洲七大奇迹之一的“祖玛岩”建成,“祖玛岩”(ZumaRock)是一块巨大的单块巨岩,坐落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北部,被视为“阿布贾的大门”,也是阿布贾标志性的景点。展馆外观融合尼日利亚国旗色,等候门厅设置诸多棕树造型,营造尼日利亚的风情风貌。<br>馆内分“西非海岸璀璨之光”、“崛起中的和谐之国”和“商业区”三个展区,主要探讨如何让具有不同文化、种族和文化遗产的城市共同繁荣。</p><p class="ql-block">“西非海岸璀璨之光”展区,通过非洲古文明的代表物,配以多媒体展示文明传统,还以当地树种造景,向人们展示今日的尼日利亚。</p><p class="ql-block">“崛起中的和谐之国”展区,展示了多元发展的尼日利亚,电子地图配合电子书,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大型播放屏和沙盘联动,演绎出尼日利亚的现状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安哥拉 馆。</p><p class="ql-block">展馆外墙,以非洲木雕为装饰,张扬安哥拉的民族特色。馆内展品,以雕刻和绘画的形式,展示了安哥拉 土著小屋 的 原始生活风貌 和 场景,让参观者切身感受真正的 非洲土著生活。透过水雾帘幕,可以看见一个与 人身等高、全部以 树叶构成 的 图腾 正在不停地 旋转。融合现代科技展示手段,表现出安哥拉 与“水”难以割舍的渊源,也对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索和展示。</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非洲联合馆 的 正面入口 和 馆名。非洲联合馆的展出主题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p><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会,共有 50个 非洲国家参加了展出,是历届世博会中非洲国家参展数量最多的一届。其中以上 8个国家是 单独建馆的,其余 42个国家 和 非洲联盟组织(非盟),是在 非洲联合馆 参加展出的 。</p><p class="ql-block">非洲联合馆 是上海世博会 11 个联合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建筑面积达 2万 6千 多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非洲馆建筑外墙立面上的图案,具非常强烈的 非洲元素特征,见上图:繁茂葱郁的非洲大树,象征非洲大陆强大坚韧的生命力;盘亘粗壮的树根深深扎入地下,暗示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树根汲取营养让大树向着辽阔的天空自由生长,象征着非洲从本土文化根源摄取力量,必将造就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大陆。</p> <p class="ql-block">非洲联合馆 的建筑结构,是由 1万多件 钢结构搭起的。外墙立面上的各种图案,富有强烈的 非洲元素特征:除了正面外墙立面上的树木之外,侧面的墙面上,见上图,有:沙漠、海鸥、长颈鹿、大象、其他各种野生动物……,勾勒出 非洲大陆 独具的多样性风貌,展现了非洲的古老文明和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外墙立面上的图案,都是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喷绘贴膜技术,喷绘工程材料采用国际先进的UV墨水,具有环保,对人体无公害,防紫外线,不易退色等优点。</p> <p class="ql-block">非洲联合馆的室内净高 9 米。一走进联合馆,就迎面看见一幅巨大的“非洲之脸”大型浮雕墙,墙上雕塑着有 17个 代表非洲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有代表性的“非洲之脸”大型脸谱,取名为:非洲的微笑。见上图,看上去很振奋人心。</p><p class="ql-block">雕塑这群非洲人脸群,她的灵感来自于:埃塞俄比亚 出土的 320 万年前 的 古人类 遗存化石:人类共同的母亲“露西”。</p><p class="ql-block">从 远古时代 猿人的脸谱,逐步过渡到现代人的微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非常感动人,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人脸雕塑群的脸谱四周,还穿插了一条条灯光标语带,上面的文字,用 中英文 闪耀着:非洲的微笑,由远古至现代。人类的文明,从非洲到世界。</p><p class="ql-block">环顾人脸雕塑群的四周,海洋般深邃的蓝、原始森林里广袤的绿,太阳直射下沙漠的灿黄,三色颜料绘成的地板,顷刻间带领游客,返回了古老的人类诞生地非洲。</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非洲联盟馆 内的 非洲统一组织 展区。</p><p class="ql-block">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是 1963年 5月 成立的,当时有 31个 非洲独立国家参加,是非洲大陆首个区域性组织。</p><p class="ql-block">非统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和加强非洲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和巩固非洲各国的独立及主权、领土完整,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促进国际合作。</p><p class="ql-block">工作内容包括:促进民族解放,加强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调解地区冲突,协调对各种国际问题的立场,发展非洲经济等。</p><p class="ql-block">2001年3月2日,“非洲统一组织”决定改为“非洲联盟”。<br></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非洲联盟馆。</p><p class="ql-block">非洲联盟,简称“非盟”,其前身是“非洲统一组织”,2002年7月正式取代“非统“。</p><p class="ql-block">“非盟”的工作宗旨与目标是:在“非统”促进非洲国家团结、独立与发展,协调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 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实现“非洲合众国”,包括建立经济自由贸易区、统一货币等,使非洲合作从“政治联合”,向“政治、经济一体化”升级。</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非洲联盟颂歌。歌词内容是:</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庆祝,胜利者赢得了我们的解放。</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宣告自己的共同崛起,为了捍卫我们的自由和团结。</p><p class="ql-block">喔 ……,非洲的儿女们,太阳和天空的血肉,让我们把非洲建成生命之树。</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歌唱,为了打破禁锢我们命运的枷锁,让我们宣告共同斗争,为了维护地球的和平和正义!</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非洲妇女十年”的 宣传海报。</p><p class="ql-block">“泛非妇女组织”是“非洲统一组织”下属的一个 全非性妇女组织,享有“非统”观察员地位。</p><p class="ql-block">其任务是加速 非洲妇女解放,鼓励非洲妇女积极参加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及 非洲大陆 的 政治、经济解放运动 及 建立 非洲各国妇女 与 世界各国妇女 之间的 友好与合作关系。</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苏丹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与和平。</p><p class="ql-block">苏丹馆的入口处,采用的是苏丹传统建筑----萨瓦金门造型,淡定中显示出威严高贵。</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展示元素和多样的展示形式,赋予这个古老国度以时尚气息。</p> <p class="ql-block">上图:苏丹馆整个展馆分为三个区域:</p><p class="ql-block">展区一,迎面而来的是苏丹博物馆珍藏的 古代绘画作品,两侧的多媒体,正在介绍苏丹民间工艺品、城市风光和野生动物保护。投影与图文动静结合,图文与珍品虚实组合,展现苏丹的灿烂文化和历史积淀。</p><p class="ql-block">展区二,多媒体播放区域。这里播放苏丹历史短片及迷人风光,特别是苏丹人民追求和平的里程碑:奈瓦沙和平协议。展区两侧采用大通柜,进行农作物和植物实物展示,天顶采用透光软膜,打造良好的视觉效果。</p>展区三,休闲文化区域。四周采用帷幔造型,中间放置小桌子和椅子,展示苏丹特有的彩绘艺术,您可在此休息观赏。爱美的女性可请苏丹彩绘师,用指甲花浸染的花沫,为自己的双手染上美丽的传统花纹,带走一段古国的祝福。<p class="ql-block">通过展示历史风貌、和平建筑和城市发展成就,展现和平对苏丹发展的重要意义,憧憬更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坦桑尼亚 馆。展出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p><p class="ql-block">展馆以坦桑尼亚特有的乌木色为主色调,富有现代感的整体造型,搭配古色调的草秆屋檐。展馆的中心区域有坦桑尼亚的国宝:高大的长颈鹿模型,展现了坦桑尼亚最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资源。</p><p class="ql-block">展馆内分三个展区:中心的开放式表演区域,两侧的半封闭展示区域。以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旅游胜地桑给巴尔岛为例,展现城市生活、艺术的画卷,让参观者体验其中的"和谐之韵"。播放“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的影片,两侧展区展示桑给巴尔岛的传统木门和民俗工艺品,以及城市建设的一些重要举措,彰显了国家城市化进程与自然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上图:坦桑尼亚展馆内展出的前总统 尼雷尔的大幅画像。尼雷尔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领袖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和坦桑尼亚革命党的缔造者,坦桑尼亚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在坦桑尼亚国内享有崇高威望,被尊称为"国父"和"姆瓦里穆"("老师") 。</p><p class="ql-block">尼雷尔在国际上长期致力于促进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是“非洲统一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大陆具有重要影响,有"非洲贤人"之称。</p><p class="ql-block">尼雷尔与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有着非常好的友谊。上图左上角是:毛主席亲切会见尼雷尔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赞比亚 馆。</p><p class="ql-block">赞比亚馆,通过城市发展实践和项目案例,展示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p><p class="ql-block">展馆分为三个功能区:维多利亚大瀑布、城镇广场、卢萨卡的工程。在“城镇广场”上,一个大型的中央显示屏,展现了卢萨卡城市模型,周围有四座不同的建筑:红砖建筑住宅、简陋的住宅群、商业住宅和摩天大楼。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 维多利亚大瀑布 的巨幅图片,吸引了参观者的眼光,表现了赞比亚人的赞比西河精神。</p> <p class="ql-block">上图:赞比亚馆中展出的 赞比西河 河神 的雕塑。</p><p class="ql-block">赞比西河,是发源于 赞比亚 西北部的一条 河流,传说他的 河神,是一种 象 龙 一般的动物,拥有 鱼 的 头部 及 蛇 的身躯,它能 控制 河上的一切 生命体 和 河流的 洪水暴涨程度。</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肯尼亚 馆。展出主题是:发现之城,和谐之城。</p><p class="ql-block">肯尼亚馆内,主要展现了肯尼亚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美丽富饶的土地以及独特的城市个性等,突出其“可持续发展战略”,展示肯尼亚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以及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展馆分为:村寨、老城拉穆、新城内罗毕、国家公园,四个展区。</p><p class="ql-block">村寨 展馆中,经常上演精彩的肯尼亚文艺节目, 以及具有马赛文化特征的表演活动,还有舞蹈和故事讲述,参观者有机会被邀请参加这里的各种活动。</p><p class="ql-block">旧城拉穆展区,重点展示海边城市拉穆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和谐共存,参观者可以在游览中,发现肯尼亚的传统与智慧。</p><p class="ql-block">新城内罗毕展区,采用了内罗毕独特的建筑元素,重点展示内罗毕作为区域中心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野生动物展区内,展出的 野生大狮子 模型。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野生动物展区内,展出的 火烈鸟 雕塑群。</p><p class="ql-block">火烈鸟,又称为:红鹳(guan,读第四声)。其体型似鹳,高约 80~160厘米,嘴短而厚、下弯,颈 与 腿 修长,体羽 粉红至 深红,飞羽黑色。喜群居,常万余只聚集,繁殖时“一夫一妻”制,孵卵期 28~32天,雏鸟 3 年,才能变为红色。以 小虾、蛤蜊、藻类 等为食,觅食时用 弯嘴 滤水 取食。</p><p class="ql-block">火烈鸟主要分布于 非洲、南美洲、印度 等 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属 罕见 迁徙鸟,数量很少,所以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的一些公园内,有在人工湖泊内竖有 火烈鸟 的雕塑群,在我居住的上海浦东川沙镇的绿地公园湖泊内,就有二处火烈鸟 的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埃塞俄比亚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的综合遗产---埃塞俄比亚经验。</p><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亚馆给予参观者最大的冲击是:浓郁的埃塞俄比亚气息、历史的印记、回忆往昔的情感,印证城市“遗迹”的风格。</p><p class="ql-block">展馆有三个主要展区: 哈勒尔古城、咖啡的故事、八个世界遗产。展示了 埃塞俄比亚 传承 数个世纪之久 的 古代文明、智慧精华和城市文明的进程,以及如何用包容的态度来保护文化传统和遗迹,应对城市化的挑战。 </p> <p class="ql-block">上图:展馆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区是“哈勒尔古城”,在穿越城门和城墙、漫步于街巷的过程中,参观者感受到了 哈勒尔古城 非凡多样的建筑,比如非洲最古老的清真寺、法国诗人 兰波 的故居……,还有 生机勃勃的街市 和 熙熙攘攘的行人,体验最真实的哈勒尔古城人民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街巷的尽头,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参加埃塞俄比亚风情的 咖啡派对,并稍作休息。</p><p class="ql-block">在狭窄的城市街巷的另一个尽头,有一展区展示了埃塞俄比亚的八个世界遗产的照片和模型:拉利贝拉石窟教会群、西绵国家公园、贡德尔地区的法西尔·格比、阿瓦士河下游、蒂亚、阿克苏姆的考古遗迹、奥莫河下游、历史要塞哈勒尔古城。</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索马里 馆。索马里 位于非洲中部的东海岸,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展出主题是:博萨索,一座具有无限潜力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索马里馆,以蓝白主色调及流畅简约的线条,使展馆充满神秘色彩和现代感。</p><p class="ql-block">索马里馆,以城市博萨索为例,展现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及扮演的文化交流节点的角色,以及各种文明对索马里城市,尤其是对博萨索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上图:进入展区沿顺时针参观,索马里独特的文明和地理风貌、其立场与信仰、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以及近年来索马里实践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市民城市生活质量的成果,以及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呈现在参观者的眼前。</p><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有一个皮肤黝黑的非洲中年男子,情绪似乎有点激动,只见他用手指着索马里馆的一块展板上的文字和图片,在向索马里馆的工作小姐提意见,态度还是蛮认真的。他说的话,是非洲当地语言,我也听不懂。等他走了以后,我问工作小姐,他在说什么?工作小姐告诉我,他在说:这张图品上的景点和文字的说明对不上。他说:我对这个地方很熟悉的,这张图片上的地方,肯定不是文字上说的地方。工作小姐说,我对他说:这个设计和说明不是我搞的。我只能把你的意见带上去,告诉领导,让他们去核实,究竟有没有错。我认为:工作小姐的态度是正确的,我朝她微笑了一下,点头走开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莫桑比克 馆。</p><p class="ql-block">展馆通过展览和各种活动,再现了莫桑比克独特的景色和文化氛围。展示了莫桑比克取得的城市进步,以及注重地区发展,从而实现规划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展馆分为四个展区:一所学校、一个传统的小屋、一幢现代的住宅和一家医院。四个展区由“赞比西河”相连。同时还展示了两个重要的公共工程项目:阿尔曼多 · 格布扎大桥 和 卡布拉巴萨水坝。</p><p class="ql-block">现代的住宅建筑位于展馆前方的一角,这是展馆的欢迎区和信息区,它由公共工程、城市化、道路建设和堤岸项目组成。学校、医院和传统小屋位于展馆的后面,展现了莫桑比克独特的建筑结构以及相关项目。学校是用传统材料制成的,长方形设计,代表了莫桑比克的教育和文化领域。医院将被建造成一个现代的建筑,代表了科学和技术领域,展示莫桑比克不同地区的科学发展和技术项目。小屋也由传统材料建成,外观呈圆形,它代表了旅游领域,展示莫桑比克不同地区的旅游业项目和酒店业开发。</p> <p class="ql-block">上图:莫桑比克馆中展出的 马孔德鼓,这是莫桑比克人民欢庆节日时,常用的一种 敲击乐鼓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中非共和国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经济的繁荣。</p><p class="ql-block">中非共和国馆分:序厅、经济和资源、舞台、未来中非,四个部分。展现了城市繁荣的动力,以及因此而给城市人带来的美好生活和梦想。</p> <p class="ql-block">上图:踏入中非馆的序厅,迎面看到一头高大的长颈鹿的模型,这是中非国家的珍稀动物。穿过蜿蜒的道路,踏着热情的俾格米音乐节拍,走近中非自然的生态,感受中非城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辗转环绕进入“经济和资源展示区”,这里展示了中非丰盛的物产,诸如棉制的起居用品、丰收的咖啡、贵重木材家具和工艺品、钻石的珠帘和装饰等,还有带有浓重中非建筑风格的圆顶房屋。房屋内部有供参观者免费品尝的咖啡和特产酒,使参观者感受到活生生的中非土地风情和味美色香的中非经济产品。</p><p class="ql-block">“舞台”展区,在幻灯背景墙投射出的草原背景下,中非文艺工作者正在跳民族舞蹈,为参观者提供了热情奔放的气氛渲染。</p><p class="ql-block">“未来中非”展区,墙上所绘的是中非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每一张孩子的笑脸都象征着中非未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刚果(金)馆。</p><p class="ql-block">在非洲大陆,有二个国名称为“刚果”的国家:刚果(金)和刚果(布)。</p><p class="ql-block">这二个国家,在中世纪时期,是一个国家,即:刚果王国,是非洲大陆上最早的国家之一。15 世纪后,欧洲的殖民者 葡萄牙、英国、法国等,相继入侵,分别占领了刚果王国,以 刚果河 划界 ,刚果河 以东地区,被划为 比利时 殖民地,刚果河 以西地区,被划为 法国 殖民地。</p><p class="ql-block">1960年,这两块区域分别脱离殖民统治,独立建立了二个国家,都沿用了“刚果”这一老的国名。为作区别,决定分别把各自国家的首都城市名,以首字母加括号,放在后面。这样,刚果河以东的国家,首都是“金沙萨”,就叫做: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而 刚果河以西的国家,首都是“布拉柴维尔”,就叫做:刚果(布),全称“刚果共和国”。</p><p class="ql-block">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刚果(金),位于非洲中部,素有“非洲心脏”之称,它盛产金刚石,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有“非洲矿都”美誉。因此,整个刚果(金)展馆,充满着浓浓的 矿产文化。刚果(金)展馆的造型,就如同一枚矿石,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 </p> <p class="ql-block">走进刚果(金)馆,看到的是两座以绿色和棕色为主色调的矿体雕塑。棕色代表着刚果(金)原生态的土地,土地“孕育”矿藏,体现其矿产的原始性;绿色象征着刚果(金)矿产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矿体外层金色的镀层,代表近年来该国矿业正以有色金属、黄金等贵金属开发为重点。</p><p class="ql-block">刚果(金)馆 主展区,以夸张抽象、色彩明艳的矿体为中心,围绕“印象”和“还原”主题,进行展示。次展区则围绕“发展”主题进行展示,从发展的角度,描绘城市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印象”展区,从资源出发,通过 文字、图片、模型 等内容,展示了刚果(金)的地理风貌、历史背景等。</p><p class="ql-block">“还原”展区,从人文出发,通过 实物展示、场景重现 等,展示了刚果(金)现实的 生活环境 及 民居习俗。</p><p class="ql-block">“发展”展区,从发展角度,描绘了城市前进的历程,陈列着具有代表意义的 纪念碑 和 雕像。</p><p class="ql-block">刚果(金)馆内,还有两叶小舟,参观者在欣赏两侧图片、实物的同时,仿佛“泛舟”于刚果河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乍得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规划与和谐城市。</p><p class="ql-block">展馆外观,凸显了雅丹地貌特征,表达了通过人类、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居住条件的理念。展馆展现了乍得瑰丽独特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加蓬 馆。图片左侧的“GABON”,是 加蓬 的英文名,国名上面硕大的“50”数字,是表示“1960年8月,加蓬 从 法国殖民者手里 宣告独立”,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好是 独立 50 周年。</p> <p class="ql-block">上图:加蓬馆入口处,是 非洲特有 的 红色土墙 和 木条结构,自然醒目,墙面上是加蓬国内雕塑家的“母亲哺乳”著名浮雕,四周有加蓬国内各省的名称和标志。</p><p class="ql-block">馆内分为:乡村文明、城市文明、自然森林资源,三大展区。</p><p class="ql-block">乡村文明展区,通过直观的工艺品、建筑模型,展现了加蓬的田园生活和乡村文明,特别是加蓬传统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城市文明展区通过投影、多媒体视频,展现了现代城市风貌。自然森林资源展区,展示了加蓬的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 等。展现了城市与乡村完全融合的概念:我们自乡村来,到城市去,在城市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最后再回到乡村。</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展馆中展出的加蓬国旗和国徽,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p><p class="ql-block">图片右侧是加蓬的国旗,自上而下由 绿、黄、蓝 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绿色:象征加蓬丰富的森林资源,被称为“木材之国”和“绿金之国”。黄色:代表阳光,寓意国家充满活力。蓝色:象征海洋,反映加蓬作为滨海国家的地理特征。三种原色调,简洁地表达了 加蓬自然与资源的特色。</p><p class="ql-block">图片左侧圆盘中展示的是:加蓬的国徽。</p><p class="ql-block">国徽的主体为盾形,背景颜色也是由国旗的三色构成,图案包含了:奥堪美树、盾牌、帆船、动物、饰带 等几个部分。</p><p class="ql-block">最上面是一枝巨大的 奥堪美树,象征着加蓬丰富的森林资源。</p><p class="ql-block">中间的盾面上,顶部绿色背景上排列着三个金黄色的圆球,象征加蓬丰富的矿藏资源。中间一艘帆船在航行,船杆上高高悬挂着加蓬的国旗,迎风飘扬,象征着加蓬民族进步的意志和走向海洋的活动。盾面两侧,各有一只黑豹,代表加蓬人民的勇敢与力量,护卫着中间的国徽。帆船下面是深蓝色的大海。盾面上向两边舒展的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万众一心,奋勇前进”,盾面下的蓝色绶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勤劳、正义”。</p><p class="ql-block">整个国徽图案,通过盾形结构及象征性图案,融合了自然元素与国家精神,全面展现了加蓬的地理特征、民族精神与政治理念。两者共同构成了加蓬的国家象征体系。</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加纳 馆。展出主题是:花园之城。</p><p class="ql-block">加纳馆 的入口,以加纳标志性的建筑---自由与公正之门 为参照,色彩鲜亮,富有浓郁的加纳特色。四周立面的装饰,有西非独特的手工艺雕像,体现出加纳传统民居特色,迎接四方宾客。</p><p class="ql-block">馆内主展区,展示了加纳的西非城市特色,通过度假胜地、工业发展、草药、民族服饰、布艺等风土人情的展示,让参观者从多方面感受到一个传统的加纳。</p><p class="ql-block">另一展区展示加纳城乡的发展环境,从中反映加纳独特的城市发展理念、对生态资源的正确使用和保护,以及积极健康的城乡互动。</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几内亚 馆。</p><p class="ql-block">几内亚馆,展馆外形以具有几内亚特色的 门楼 为设计元素,巨大的石柱,营造出庄严的氛围和敦实感。</p><p class="ql-block">走进馆内,布展内容通过 实物、图片 和 影片等,展示了几内亚 四个自然区 丰富多样的 自然资源环境和文化。</p><p class="ql-block">具有民族特色的 雕塑、壁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多姿多彩。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段,使参观者了解几内亚在 城市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农村人口入城市 和 贫困问题上 的 解决方案。了解几内亚如何将 资源开发 与 城市发展 相结合,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使城市得到相应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几内亚 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在中国政府代表陪同下,参观上海世博会 几内亚国家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乌干达 馆。入口处 是一间 草屋。展出主题是:理念与实践。</p><p class="ql-block">乌干达馆 的布展内容,分为:鲁文佐里山、维多利亚湖、坎帕拉城,三个主要展区,分别展现了乌干达的乡村风光、湖岸美景和城市魅力,突出地理、文化的多样性,基于文化和宗教包容、平等的社会和谐以及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特色。</p><p class="ql-block">鲁文佐里山,平均海拔 3000~4000米,最高点海拔 5109米,是非洲第三高峰。经常云雾缭绕。隘口、峡谷,断层湖泊,湖光山色,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位于东非高原上,是尼罗河主要水库,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坎帕拉城,"坎帕拉"有"羚羊山"的意思。据说,山上长满了茂盛的牧草,许多动物在这里自由生存,尤以 羚羊 的 数量最多,故称为"羚羊山"。</p><p class="ql-block">乌干达因是"东非高原水乡",被人们誉称为"非洲的明珠",而 坎帕拉 则又被人们称为"明珠中的明珠"。传说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乌干达国王,曾经常在闲暇时,到这里放牧羊群寻乐。</p><p class="ql-block">在"坎帕拉城"展区,通过 教堂、清真寺、当地房屋、绘有乡村风光的彩壁画等,展现了坎帕拉城的街景,以及各种城市元素,如 公共交通、废水处理、环境保护等。参观者在此会感受到乌干达的多元文化、城市管理经验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草屋 的围板上,放着一只 黑猩猩模型。这是乌干达一种濒临危亡的山地大猩猩,被称为“温和的巨人”。其背部是银色的皮毛,雄性身高可至 7 英尺(约 2.1米),体重可达 400磅(约180公斤)。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可怕。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温和的素食者。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森林里闲逛、嚼 树叶 或 睡觉。全球目前仅存约 740 只山地大猩猩,其中近半数约 340只,都栖息在 乌干达植被极为繁茂的 Bwindi 国家森林公园,此外还有超过 40只 生活在乌干达其它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乌干达 旅游、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在中国政府代表陪同下,参观 上海世博会 乌干达国家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毛里求斯 馆。展出主题是:岛国城邦。</p><p class="ql-block">毛里求斯,是 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南方向的一个火山岛国,距非洲大陆 约 2200 公里。四周被 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 千姿百态,沿海是 狭窄平原,中部是 高原山地,有多座 山脉 和 孤立的山峰。上海世博会是毛里求斯首次作为单独国家参加世博会。</p><p class="ql-block">展馆内被蓝色包围,呈现海天一色的 岛国风光。馆内分为两个展区:五彩纷呈的岛屿、传统房屋。围绕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繁荣、城市空间新型格局和科技创新 四个副主题,展示其保护历史遗产及融合不同文化而形成的国家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上图:五彩纷呈的岛屿 展区,展现了 毛里求斯 各个不同形态的大小“岛屿”,四根 高大的 圆柱,分别被涂上了 蓝色、黄色、红色、咖啡色,色彩鲜艳,代表了“彩虹民族”。</p><p class="ql-block">文字和图片介绍了这些 岛屿 的 历史、生物多样性、现代化的发展、船模制作、生态旅游、文化多样性等不同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里求斯馆内展出的 岛国风光 图片。</p><p class="ql-block">传统房屋 展区,有一栋被 棕榈 和 甘蔗 围绕着的“传统房屋”,参观者在这里会感受到 以前 当地渔民 的 简单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布隆迪 馆。展出主题是:人与自然共存。</p><p class="ql-block">展馆展示了布隆迪在 可持续发展实践中 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家重建和经济复兴过程中,首都 布琼布拉 与乡村 繁荣发展、互利双赢的成功经验。展区分四个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欢迎您。是接待区,为参观者提供与布隆迪相关的有用信息。</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产品展示。展示了布隆迪的 特色农产品、渔业产品、传统医学产品和各种工业产品、手工艺品等。</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风俗表演。身着布隆迪传统服饰的著名舞者、国际知名的布隆迪 鼓手、把 原汁原味 的布隆迪 风俗表演 呈现给了参观者。</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酒吧餐饮。参观者可以品尝到布隆迪的 特色食品,如:布隆迪咖啡 和 茶,以及来自非洲 坦噶尼喀湖 的 点心。</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呈现了 大自然的馈赠 和 布隆迪特色工艺品,形象地体现了 人与自然 共存互动 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卢旺达 馆。展出主题是:基加利市,新生的卢旺达经济繁荣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卢旺达,是非洲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有"千丘之国"之称的卢旺达,已开采的矿藏包括:银、钨、黄金、泥炭、天然气,有非洲最大的钨矿。</p><p class="ql-block">基加利市,是 卢旺达 国家的首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避暑旅游胜地。2008年,基加利市 被 联合国人居署 授予"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最具声望的认可人类居住环境发展的奖项,基加利市是非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卢旺达馆,重点展现了卢旺达特有的建筑装饰、以及 基加利市的新面貌,讲述了智慧的卢旺达人民,如何战胜困难重建城市的故事。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卢旺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领略基加利市的独特魅力,切身感受一个非洲典范城市独有的舒适与惬意。参观者可在展馆中心的三个非洲传统式亭子里,驻足休憩,并欣赏展馆四周 基加利市 美丽的自然风光。 展馆还展出了卢旺达特有的茶叶、咖啡、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冈比亚 馆。主题:为美好生活改变我们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展馆入口处,巧妙复制了 冈比亚首都 班珠尔市 入口的拱门,向参观者敞开热情的怀抱。</p><p class="ql-block">进入展馆,参观者立刻被中央蓝色海水、帆船、沙滩椅和遮阳伞所吸引,感受到 非洲海岸 特有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为了营造 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 的关系,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城市国家的远景目标,冈比亚尤其重视 道路、通讯、电力和 清洁水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减少城乡差距,让城市和乡村并行。</p> <p class="ql-block">展馆分为两个展示区域,分别展示 冈比亚 自然风光 和 城市生活。 </p><p class="ql-block">自然风光展区,展示了冈比亚作为生态旅游胜地,所拥有的丰富生态资源,如 鸟类 和 黑猩猩 等,体现了冈比亚 观鸟胜地 的特色。见上图:这是 冈比亚 的 沙漠骆驼 模型展示。图片与实物结合,让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p><p class="ql-block">城市生活展区,展示了 冈比亚 举世闻名 的 朱富雷村,以及具有代表 农奴解放 象征的 雕像 和 世界遗产 詹姆斯岛,增添了展馆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吉布提 馆。展出主题是:吉布提,经济枢纽。</p><p class="ql-block">吉布提馆的展台,是一座 建于水上的,游牧民族 阿法尔人 的传统民居---达布瓦塔。见上图:</p><p class="ql-block">这个 72 平米的 传统民居“达布瓦塔”模型,是在 吉布提 国内专门建造后,通过集装箱,运至上海世博会。设计师把周围环境设计成:以水居住建筑为中心,一端由洽谈区、休闲区组成,另一端是“达布瓦塔”,在两侧用一内桥连接。</p><p class="ql-block">“达布瓦塔”的面积虽小,内部的布设却也丰富多彩。顶部覆盖 手编的织带,两壁腰墙和地面,分别装饰有手工编织的挂毯和地毯,内墙上挂有吉布提的绘画作品和手工艺装饰品,重点展示吉布提的风土人情、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作为国际大港口的风釆。</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大屏幕,在循环播放 吉布提 的 相关纪录片。馆内有网络与 吉布提国内 连接,实现即时互动,不仅 吉布提 国内的人 可通过网络,看到上海世博会展馆里的“达布瓦塔”实景,参观者也可与 吉布提 国内居民 进行“面对面”的友好交流。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津巴布韦 馆。展出主题是:改造社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 馆的馆体,是 仿真石头建筑,还原了 津巴布韦“石头城”的遗址风貌,展现了神秘的 文化遗址 魅力。</p><p class="ql-block">展馆正中,陈列着一只“津巴布韦鸟”的雕塑,是淡红色的皂石雕刻的珍贵文物,象征石雕艺术成就,与 津巴布韦 的国家精神。</p><p class="ql-block">还有 维多利亚大瀑布的大灯箱,通过巨型灯箱,呈现了瀑布的雄伟景观,寓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p><p class="ql-block">展陈方式,结合海报、视频 等,展示了农村与城市发展、石雕艺术及非洲文明。</p> <p class="ql-block">上图:津巴布韦的国鸟,是一种虚拟鸟。它由微红色皂石雕刻而成,高约 50 厘米,躯体像鹰,头似鸽子,颈部高高挺直,两翅贴身,伫立在 津巴布韦 石头城 的一个 石柱顶端,是 14 世纪 保存至今 的 珍贵文物。曾发行在津巴布韦的一枚邮票上。</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喀麦隆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社区的重塑。</p><p class="ql-block">喀麦隆展馆,以 大树 为 核心设计元素,众多棵 枝繁叶茂 的 大树,覆盖整个展馆,反映了 喀麦隆对 森林资源 的重视和 有效保护。</p><p class="ql-block">还有模拟 喀麦隆 高原、海滩、雨林 等多样性的 自然环境,寓意 喀麦隆 赋予传统社区以更多 现代的元素 和 浪漫情调。</p> <p class="ql-block">喀麦隆国家男子足球队,可以算得上是非洲的一支强队,曾 7 次征战 世界杯 决赛圈,5 次获得 非洲杯 冠军。</p><p class="ql-block">所以世博会的喀麦隆馆,特意布设了一个模拟足球场,以喀麦隆国旗、足球、运动员为主要元素,加上音响、灯光等,营造了动感的氛围,使参观者感受到了喀麦隆人民对 足球 的热爱、和城市的运动激情。</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纳米比亚 馆。展出主题是:体验生活多样性。</p><p class="ql-block">展馆入口处,欢迎参观者的是一座 高大的、令人印象深刻 的 大象岩,见上图右侧。大象岩下面是 照相处,参观者领取一枚印章后,就可以参观和拍照了。</p><p class="ql-block">上图左侧面,矗立着一棵高大的猴面包树。她伸出了热情的双臂,将参观者包裹于荒凉而又奇异的自然景观之中。</p><p class="ql-block">展馆分设了:探索、发现、梦想,三个副主题。带领参观者顺着具有浓烈传统风格的路标,穿越美丽的 鱼河峡谷、纳米比亚11 个主要的城市和地区,展示了一个 绚丽斑斓 的 纳米比亚。</p><p class="ql-block">展馆内还设有纳米比亚 特色小棚 供参观者休息,并提供当地的特色美食。馆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纳米比亚当地人,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塞舌尔 馆。</p><p class="ql-block">塞舌尔,是坐落在 非洲东部 印度洋上的 群岛国家,旅游业和渔业,为其两大经济支柱。</p><p class="ql-block">塞舌尔馆,从塞舌尔的自然资源、人文风貌中,提取灵感与设计元素,集中展现了 塞舌尔 自然与城市 和谐发展 的"举世奇观"。分为三个展区:自然之灵、梦幻之域、和谐之城。</p><p class="ql-block">在"自然之灵"展区,成片的塞舌尔 珍稀植物---海椰子树 等,仿佛使参观者感受到了 清凉的海风 迎面吹来。</p> <p class="ql-block">在 "梦幻之域"展区,呈现了塞舌尔特有的 花岗岩 地貌景观。</p><p class="ql-block">在 "和谐之城"展区,海边美景之中,矗立着象征 现代文明 的 纺锤形 科技立柱,见上图。围绕立柱逐渐扩散的鱼群、和众多的人物笑脸图片,交相辉映,形成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塞内加尔 馆。展出主题是: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推动力。</p><p class="ql-block">塞内加尔馆入口处,矗立着威猛的狮子头像仿真模型,象征 传统 与 现代 相结合的塞内加尔。</p><p class="ql-block">进入展馆,可以了解到塞内加尔在 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水坝 及 桥梁 等 已实施的系列工程项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开放 且 充满活力 的经济。</p><p class="ql-block">塞内加尔馆,展示了新一代具有 国际水平 的 基础设施,以及“绿色长城”和“生态村”等,自然资源管理重点工程。</p> <p class="ql-block">上图:塞内加尔 文艺家 在世博会上,表演 具有 非洲特色 和 塞内加尔 民族特色的 打击乐器 演奏。</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塞拉利昂 馆。展出主题是:推动发展,加快城市进步。</p><p class="ql-block">展馆以 橙色 为主色调,用小棚屋、手工地毯 和 石器制品 进行装饰,展现浓郁的非洲风情。通过营造海滨、沙滩 以及 村庄的轻松氛围,展示 塞拉利昂 当地的 特色生活环境。通过"自然之美"、"城市生活"和"城市发展"三个展区,展现其城市发展现状,并对如何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城市展开思考。</p> <p class="ql-block">展区一:自然之美。通过民族特色装饰,展示了 塞拉利昂 的自然地理、度假胜地 和 矿物资源,让参观者了解塞拉利昂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等信息。</p><p class="ql-block">展区二:城市生活。通过对传统的生活环境、民俗手工艺品、服装的展示,配以当地 流行音乐 的演奏,让您感受塞拉利昂人的生活,加深参观者对塞拉利昂文化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展区三:城市发展。以多媒体为手段,围绕塞拉利昂的 城市发展而展开,使参观者领略到西非自然港口以及其首都等城市的活力,了解塞拉利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历程,并感受其未来发展潜力。</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厄立特里亚 馆。展出主题是:厄立特里亚城市化的哲学和发展。</p><p class="ql-block">厄立特里亚 是一个 东非国家,紧靠 红海。</p><p class="ql-block">展馆以 海报、幻灯片、电影短片、遗迹照片、文物、艺术品 和建筑模型 等形式,从 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环境保护 和 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四个侧面,展现了 厄立特里亚 和谐的城市发展,城市化 的 哲学 和 发展。</p><p class="ql-block">看点一:大阿斯马拉区的美好生活。阿斯马拉,意为和谐之城,是非洲美丽、安静、安全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展馆展示了 大阿斯马拉城 及其 卫星城区 基础设施 和 社会服务的变化,以及大阿斯马拉城丰富的 文化遗产----拜占庭和伊斯兰文化,以及现代装饰艺术建筑形式。</p><p class="ql-block">看点二: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展示了厄立特里亚 美丽丰富的自然景色、环境改造举措、考古调查结果,古老铁路线 的恢复以及 丰富多样的 海洋生物等。此外还有厄立特里亚先进的 环保技术 和 轻松和谐的 农村生活图文。</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博茨瓦纳 馆。展出主题是:和平的遗产。</p><p class="ql-block">博茨瓦纳 位于 非洲南部,紧靠最南面的国家 南非。</p><p class="ql-block">展馆展示了 博茨瓦纳 走向 现代化的过程,体现其作为旅游之地、商业中心、生活之所的魅力。展区从自然资源、历史和遗产、城市与生活 三个方面,展现了 博茨瓦纳 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从过去的 简陋生活 到 现代化的演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展区一:美丽的博茨瓦纳。展示了博茨瓦纳的 自然旅游景观,辽阔的牧场,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奥卡万戈三角洲的迷人风光,以及博茨瓦纳丰富的矿产资源。</p><p class="ql-block">展区二:历史和遗产。展示了博茨瓦纳的 历史遗产 和 文化艺术,包括:古老的 建筑、石雕、木雕、绘画、音乐、歌舞艺术、饮食等。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 科技 对于 国家的发展 和 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多么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展区三:城市与生活。展示了博茨瓦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积淀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博茨瓦纳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性的投资环境。</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赤道几内亚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的可持续美丽。</p><p class="ql-block">赤道几内亚馆,向参观者展示了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建立环境可循环发展的平衡关系,在发展中保持城市与自然的和谐。</p><p class="ql-block">展馆分为:海岸风光、能源开发与利用、城市未来,三个展区,分别展示了 自然和城市共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p> <p class="ql-block">在“海岸风光”展区,参观者踏着海浪,走进了 比奥科岛、贝尼托河,一直到 巴西勒峰。山间的 圣母 玛利亚 雕像,见证了赤道几内亚的独立,西班牙风格的美丽建筑,掩映在 椰林 与 可可园中。绮丽的热带风光、溢满整个展区的浓郁咖啡香气,让参观者的 视觉、嗅觉 和 味觉 都得到了极大满足。</p><p class="ql-block">在“能源开发和利用”展区,石油 在 赤道几内亚人 的 脚下涌动。在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赤道几内亚的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p><p class="ql-block">在“城市未来”展区,城市化发展,将随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而获得推进,工业、农业、旅游、教育也都将更为繁荣,未来的赤道几内亚,充满希望。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马拉维 馆。展出主题是:马拉维---睿智之举,带来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进入展馆,是一片 郁郁葱葱 的感觉---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自然的野趣,一切都保持着 未被污染 的 原始状态。</p><p class="ql-block">展馆展示了 马拉维 富有特色的当地建筑和自然风光。其中 马拉维湖,是中南非洲最具湖光山色的美丽湖泊,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停靠在湖边的传统小舟、还有非洲风情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现了 马拉维国家 的 原生态风光 与 人文文化。</p><p class="ql-block">现代文明的马拉维,通过 利隆圭、布兰太尔、松巴、姆祖祖 四个城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传承文化传统方面的经验,以及各种旨在改善城市居民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项目,呈现了马拉维的 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马达加斯加 馆。展出主题是:自然生活生态多样化--文化--发展--旅游。</p><p class="ql-block">马达加斯加,是个岛国,位于非洲大陆东南方向,离非洲大陆的最近距离约 400 公里。</p><p class="ql-block">进入马达加斯加展馆,首先感受到的是:岛上独特的自然景观、气候的差异 以及 浓缩的 文化环境。 </p><p class="ql-block">展区的前部, 一块高清大屏幕,在播放关于马达加斯加国家理念的影片。</p><p class="ql-block">展区的两侧, 介绍马达加斯加独特的 丝绸 加工方法,吸引来自 丝绸起源国---中国的参观者。</p><p class="ql-block">展区三, 展现了马达加斯加 多样的景观 和 植物。茂密多样的植物丛中,有一座具有马达加斯加民族特色的乡村小屋,从小屋出来,穿过桥梁之后,便到了马达加斯加的“城市”,让您能在片刻之间,体验马达加斯加的乡村和城市生活。</p>马达加斯加人 能歌善舞,使用最多的乐器是 牛皮鼓,还有传统的手工纺织品,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编织品,如手袋、钱包、挎包、篮子等,从款式、色彩、配饰上,都引入了时尚元素,更容易得到参观者的青睐。<br>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佛得角 馆。展出主题是:佛得角城市,袖珍岛国的全球化。</p><p class="ql-block">佛得角,也是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上,东距非洲大陆最西点的佛得角(塞内加尔境内)500多公里。</p>展馆入口,模拟佛得角 独特的 海岛地貌,以一个下沉式的沙盘,展示佛得角的地理概况。讲述佛得角城市的历史文化、现代城市建设与未来经济发展,展现佛得角作为一个港口小国在全球化大潮流中的发展智慧,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模式。    <p class="ql-block">上图:佛得角馆 展出的 人物装饰、非洲动物、其他各种 小挂件等 物品。</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科摩罗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和生态旅游的共存。</p><p class="ql-block">科摩罗,也是一个岛国,位于 印度洋西南部,距 非洲大陆 的直线距离约 300 公里。</p><p class="ql-block">科摩罗馆,模拟了本国地形特色,将展区分为:城市、火山、海洋 三个区域,形成立体的,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的空间。</p><p class="ql-block">展区前部是 一座 老范德雷迪清真寺。传统的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使用了 音响设备 和 彩色灯光 的组合,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p><p class="ql-block">展馆后部是:卡尔塔拉火山区。科摩罗群岛 因 火山喷发 而诞生,喷薄而出的 火山 述说着 科摩罗文明的 起源。在这里,参观者看到了 科摩罗 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以及 奇特的 地形特征。</p><p class="ql-block">展馆中部,展示了 海水、海岸 和 岛屿。参观者可以近距离了解这个 非洲岛国 的 神奇物种、奇特的地理风貌 和 人类文明的成就,体会科摩罗人民追求 与自然和谐共处 以及 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心愿。</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利比里亚 馆。展出主题是:安全缔造和平城市。</p><p class="ql-block">利比里亚,位于非洲的西部,拥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堪称“非洲的雨都”。因此,世博会的展馆,也以“水”作为贯穿始终的 展示元素,以“山形水感”表现出一个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人民智慧的利比里亚。</p><p class="ql-block">馆内分为:非洲雨都、人民生活、女性力量,三个展区。</p><p class="ql-block">非洲雨都展区,带着参观者走进了利比里亚奇特的地理环境、迷人的自然风光。丰沛的水资源,给利比里亚人民带来了生命的希望,该展区为参观者展示了勤劳智慧的利比里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p> <p class="ql-block">女性力量展区,展示了利比里亚的历史为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72%,曾经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特别是 1989年 爆发了 种族内战,1996年实现停火,2003年内战结束,给利比里亚人民带来沉痛的灾难。这时出现了非洲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家总统:埃伦 · 约翰逊 · 瑟利夫,见上图。</p><p class="ql-block">她用女性温柔如水的力量,抚慰了人民长期来内心的伤痛,带领利比里亚人民结束战乱,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为利比里亚带来了新的希望。展区以 图片、文字、视频 等丰富的展示形式,展现了一个为利比里亚的和平重建,而努力工作的总统和政府。</p><p class="ql-block">人民生活展区,告诉参观者一个真实的、重建中的利比里亚。通过政府的努力和人民的奋斗,向世界展示了利比里亚百业待兴的现实,重归和平之路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几内亚比绍 馆。展出主题是:城市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展馆的背景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装饰以郁郁葱葱的椰子树。</p><p class="ql-block">展馆展示了 几内亚比绍 城市居民在 过去、现在 和 将来的生活状况,现今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城市居民梦想的美好蓝图:一个环保、健康、安全和宜居的城市,人人都能够享有自然和社会资源,进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展馆中央 绿草如茵,参观者可以观看来自几内亚比绍的 特色演出。在餐饮区,可以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欣赏表现当地人文和自然风情的照片和视频。</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贝宁馆。展出主题是:城市和乡村的互动。</p><p class="ql-block">贝宁 是个 西非国家,世博会展馆展示了其 全面建设城市、推动农村努力向 城市转变 的 发展理念。</p><p class="ql-block">贝宁馆以“渔船”作为布展设计的贯穿元素,辅以贝宁当地的 特色手工艺品 与 艺术品装饰,演绎当代贝宁农村城镇化的转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上图:来到展区,参观者宛若置身于 阿波美王宫 和 历史博物馆中,贝宁的 青铜浮雕、木雕、铜雕、象牙雕 等手工艺品,将贝宁丰富的 历史 、文化 娓娓道来,向参观者展示了独具非洲风情的 贝宁多彩生活。</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贝宁馆 展出的 当地流行的 巴乌乐鼓。</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非洲联合馆中展出的 非洲妇女 时髦 服饰。</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非洲联合馆中 展出的 非洲木雕 和 妇女服饰 。</p> <p class="ql-block">上图: 这是 非洲联合馆中 展出的 非洲 草编织物 。</p> <p class="ql-block">上图:这是 非洲联合馆中 展出的 非洲鳄鱼 模型 。</p><p class="ql-block"> (本集完)</p><p class="ql-block">下集预告,上海世博会参观七:美洲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