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

袁天沛

<p class="ql-block">南澳岛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全岛域4A级景区,我这是第二次来南澳岛</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国唯一海岛县。‌‌</p><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总面积115.054平方千米,由主岛及35个小岛组成,北回归线穿岛而过。</p> <p class="ql-block">南澳旅游资源具有海、史、 山、庙立体交叉特色,宋井、总兵府、金银岛、青澳湾、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等众多景区景点一直备受青睐。拥有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际候鸟天堂”——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宋井是南澳县古井名,为重名古迹。</p> <p class="ql-block">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弟弟7岁广王赵昺。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p> <p class="ql-block">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北回归线‌的标志性建筑为“自然之门”,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中国大陆唯一的海岛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夏至可观测到“立杆不见影”的天文现象。</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澳岛因此兼具两种气候特征,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也称“夏至线”,它是太阳光直射到北半球最北的界线,它的南边是热带,北边是北温带。现在我的一只脚站在热带,另一只脚站在温带。北回归线在中国穿越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广东汕头市 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