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炎炎夏日,想过出去走走,怕热,怕出去一无所获,还是在家读点书吧!</p><p class="ql-block">读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说实话,作为一个写作者,最好还是要读文学类书籍。自己今年买的一些书,还有好些没有看,譬如帕慕克的新书《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雷蒙德 · 卡佛的短篇集子,等等。还有书橱里一些文学名家作品、新秀作品,如邱华栋、海飞的书,是几年前见面时获赠的签名本,也最好读读。</p><p class="ql-block">可是,等到空闲下来,开着空调,独坐书房,我突然对读文学类书籍没了兴致,想翻点别的书看。于是翻看不久前买的新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p><p class="ql-block">说实话,这书是我刷视频刷来的。今年多了个不好的癖好,刷短视频。我这个人耳根软,常常会不知不觉因为刷视频,买一些无用的东西。譬如之前刷到一种扫地机器人,我一看,能让我偷懒不用扫地了,多好,于是买了。可惜买来以后一用,它只是吸掉一点浮尘与散落的头发。关键是,要随时充电,我用了几回,就扔一边不管它了。又如一种可以当梳子的染发剂。我买了又看到一些染发有害的视频,就一直放着没有打开。</p><p class="ql-block">还有其他东西,总觉得宣传是一回事,用起来是另一回事。</p><p class="ql-block">《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是不是也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首先说一个感受吧,读这本书,像是给我解答了一个盘踞心头多年的疑问。打个比方,就像一个抱来的野孩子,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突然有人告诉了他的出生地、出生日期、父母身份与祖先血脉。释然了,心疼了,遗憾了,坦然了。</p><p class="ql-block">直接点说吧,这本书有个明确的观点,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制度。</p><p class="ql-block">我们以前接受的,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大学有必修课,我也学过。它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且还决定了它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说国家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制度。那显然是违背马克思理论的,是明确意识形态决定经济基础了。</p><p class="ql-block">有关这种观点,我早在某些文章或者视频中看到过。现在看这本书,才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这个,展开来分析,举了大量的实例。这是符合理论著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要求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他认为世上的制度,可分为包容性制度与汲取性制度。而制度层面又包涵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p><p class="ql-block">然后,他在世界历史的范围内,分析各个国家或地区,曾经出现过的制度形态。书中着重分析,包容性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说明,汲取性制度在特定时期也能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它不可持续。作者又分析它不可持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全书先以“格兰德河的经济”开头,美墨边境的一道栅栏,一边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诺加利斯,一边是墨西哥索诺雅州的诺加利斯。两地只有一河之隔,自然条件几乎一样。但是两地户均收入,住宿、医疗、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相差甚远。</p><p class="ql-block">墨西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诺加利斯,已经是国内繁荣的地区。美国的诺加利斯,是国内一个偏远地区。墨西哥的百姓承受着地方官员的腐败,而美国这边的百姓,在投票选举自己的地方长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现象,作者下一步做的,是从历史上分析成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从西班牙人征服与占领布宜诺斯艾利斯说起。由那个被称为“南美的巴黎”开始,西班牙人几乎开发并统治了整个南美。然后,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制度,如委托人监护制度,米塔制度、爵封制度等,都是汲取性制度,使得百姓长期处于温饱线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人移民北美,首先在詹姆斯墩。1608年成立佛吉尼亚公司。1618年开始“人头权利制度”,给所有移民土地。1619年引入大众议会制度 按照管理殖民地的法律和制度,每个成年男子都有发言权。这就是美国民主的开始。这是一套激励银民者投资与努力工作的机制。之后英国有精英想在美国建立一种服务于少数人特权的制度,失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反观拉美,很多年里民主制度一直没有建立。革命、征用、政治不稳定伴随着军政府和各种形式的独裁而来。直到1990年代后,才开始实行民主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以前只知道两个朝鲜、两个德国这样的明显比较,而这本书从美洲豹发展的大视角,来比较美墨边境,具体而典型,实在是更有说服力。</span></p> <p class="ql-block">接下去作者又分析全世界的贫富分布。解释贫富悬殊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作者一一做了介绍。第一个是地理假说。认为造成巨大差距是地理差异造成的。例如非洲、南美许多穷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也就是过去说的热国固穷。</p><p class="ql-block">事实是热带物产丰富,人们往往变懒。而新加坡等地方的崛起,很容易说明地理不是决定因素。作者引用了很多专家分析。明确现代世界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的不平等传播与运用。</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是文化假说。这种假说源于马克斯韦伯,他认为新教改革和新教论理在助推西欧现代工业崛起中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本书作者对此不否定,也不全肯定。非洲,拉美,他们的文化中缺少一种良好的工作论理。前一节提到的诺加利斯的墨西哥人与美国人,朝鲜人与韩国人的文化是同源的。可是两地的差异却十分巨大。</p><p class="ql-block">就是说,文化、信仰对某地的影响往往不取决定作用。作者还着重举了刚果的例子,因为接近葡萄牙,刚果人信奉天主教,甚至还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他们的成果最后被统治者汲取,许多人被当作奴隶贩卖。</p><p class="ql-block">反之,在不信基督教的东亚,日本韩国等地,他们的经济却取得了成功。</p><p class="ql-block">前英国殖民地大多取得成功,但是也有塞拉利昂、尼日利亚那样的地方很失败。这说明文化不是唯一因素。</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是无知假说。这无知是他们国家领导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这个观点。他们认为,穷国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它们有太多的市场失灵。这里指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调节机制。而当权者不知道怎么调节。作者参照例子,发现美墨差异归结于两国领导人的认知,十分牵强。</p><p class="ql-block">事实是,对于能够消除市场失灵并鼓励经济增长的政策,施行的主要障碍不是政治家的无知,而是他们在其社会中所面对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带来的激励因素与约束。</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穷国之所以贫穷是因为掌权者选择了造成贫穷的政策,他们使其错误并非由于无知,而是有目的的。</p> <p class="ql-block">接下去,作者开始详细分析贫富的形成了。有个标题挺有意思,叫“三八线的经济学”。三八线大家都知道,是朝鲜与韩国的分界线。韩国在战后李承晚手里,还有专制统治,到了朴正熙上任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而后经济增长加速。而朝鲜则与巴巴多斯的种植园主一样,选择了汲取性制度。</p><p class="ql-block">下面,作者又分析了巴巴多斯的例子,它使权力集中在少数精英手中,又不加限制,使短暂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还有刚果的蒙博托执政时期,非常典型的汲取。类似例子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然后他提到了汲取性政治制度下经济的增长与不可持续的原因,对此做了举例说明。例如古巴、海地与二战后早期韩国等。</p><p class="ql-block">书中提到中国大陆八十年代后的复兴,以数据说话,证明这种复兴是摆脱高度集中的经济制度,转向更为包容的经济制度而得来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强调,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是在包容性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如工业革命后的英国。</span>书中的内容比我介绍的要丰富、具体、透彻得多。这里不再继续复述。</p><p class="ql-block">我说过了,写几句,是为了更好地再读下去,同时对抗自己日益下降的记忆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8,15</p> <p class="ql-block">接下去,作者开始详细分析贫富的形成了。有个标题挺有意思,叫“三八线的经济学”。三八线大家都知道,是朝鲜与韩国的分界线。韩国在战后李承晚手里,还有专制统治,到了朴正熙上任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而后经济增长加速。而朝鲜则一直是金家独裁,以汲取性制度是百姓一直处于贫困中。</p><p class="ql-block">下面,作者又分析了汲取性制度下,短暂的经济增长与不可持续的原因。列举了相关例子。例如前苏联的工业化。以及刚果等非洲国家的实例。汲取性制度,其根本是将一部分人的利润,用制度方式汲取,转移到另一部人手里。这势必导致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下降,这是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这短暂的发展与不可持续,自然让我想到我们身边。其实我们几十年发展,就是因为有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而以后的持续发展,得打一个问号了。</p><p class="ql-block">书中的内容比我介绍的要丰富、具体、透彻得多。我说过了,写几句,是为了更好地再读下去,同时对抗自己日益下降的记忆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8,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