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女儿一家人暑假文化朝圣

义门老表

<p class="ql-block">【边旅行边摄影】</p><p class="ql-block">昵称:义门老表</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6617861</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Ai创作</p> <p class="ql-block">今年暑假,女儿在娘家和婆家各小住了一些日子。返程时间已到,女儿女婿临时决定,带着他们读初中的儿子,去朝武当山。</p><p class="ql-block">说起来,我们家与武当山是情结未了,缘分殊胜。记得我母亲在世时,曾三朝武当山,为子孙祈福。我退役那年,组织上安排我到外地走走看看,学习参观,我选择了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去朝武当山。不过,我们旅游目的单一而纯粹。</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女儿女婿带着他们读初中的儿子,去朝武当山,我想不应仅是欣赏与品鉴奇峰异石,或是古老建筑,而是与孩子一起,阅读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教科书。</p><p class="ql-block">武当山,是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道教圣地,蕴藏着远比表象更为丰富的文化密码。带孩子游武当,实则是引领他们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行走中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古建筑群,堪称"凝固的道教哲学"。紫霄宫的飞檐斗拱不仅展示建筑之美,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南岩宫依山而建的智慧,诠释着道教"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明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的历史决策,使武当建筑兼具皇家气派与宗教神圣。当孩子的手指划过历经六百年风雨的玄武岩石栏,他们触摸的不只是冰冷的石材,更是中华工匠精神的温度与文化传承的厚度。</p> <p class="ql-block">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武术,将道家思想转化为身体语言。观察晨练者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动作,孩子能直观理解"以柔克刚"的东方智慧。武术不仅是防身技艺,更是动态的哲学实践,教会人们"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修身之道。这种身心合一的训练方式,对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身心教育课。</p> <p class="ql-block">真武大帝的传说与历代道士的修行故事,构成了武当山的文化叙事。这些故事承载着中国人对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价值理想。在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这些故事为孩子提供了一种不同的价值参照,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与精神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与读初中的儿子一起朝武当山,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启蒙之旅。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年代数字,哲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术语,它们化为可感可知的一砖一瓦、一招一式。这种浸润式的文化体验,能在青少年心灵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当孩子站在金顶俯瞰云海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一个文明古国的精神高度。这样的旅行,终将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珍贵的精神资源。</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在景区游览时,女婿竟然碰上了老同学。不约而同,殊途同归,这或许是心有灵犀,或许是缘分使然。二人寒暄之后,两家人一起合影留念。景区相逢,喜不胜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