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石窟古建寻宝

<p class="ql-block">被暴雨冲刷过的城市,空气清明,雨水将连日的高温融化,湛蓝的天空下龙泉山脉清𥇦可见,能见度极佳。</p> <p class="ql-block">趁着好天气,和莉开启了寻找荒野石窟古建的冒险一天。至于去哪里,我是不知道的,反正跟着共同爱古建筑的莉走,不用操心。</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是乡间小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农田,仅仅够一辆车通行,弯道很多,莉一路都按着喇叭缓缓前进。</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穿过很多农户的房子后,我们把车停到了村委会的门口。</p> <p class="ql-block">四下无人,我们敲开了附近村民的家门,要相信鼻子下面就是路。</p> <p class="ql-block">还不等我们开口,一位阿姨就问我们是不是来看大佛的?她指了一条乡村小道给我们,从柚子树那里下坡就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柚子树找到了,告示牌也找到了,可依然是找不到菩萨。</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户人家,就是乡间土路,发现走错了,我们又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户人家,在哪里呢?猫猫狗狗都在睡觉,不搭理我们。</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们在别人院子里团团转了好几圈,不知是在第几个圈的时候发现原来砖房旁边就是菩萨。看到了在和我们躲猫猫的菩萨欣喜不已,结果发现有道铁门锁住了他。好在显眼处贴了个电话号码,电话拨过去,又生怕对方不在家。还好还好,有人听电话,等了一会儿,一个男孩子从红砖房出来,给我们开了门。</p> <p class="ql-block">铁门一开,大佛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我还来不及看石窟就被这两个小家伙的声音吸引了过来,看起来石窟应该很少有外来游客,所以父母把鸟巢选在了树洞里。看到陌生人,两个娃紧张的依偎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当我蹲下身子远远的看着小可爱的时候,头顶上的父母在大声抗议。赶紧退下,打扰了哈,记得下次把巢放在高处。</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这是一窟"降魔变"造像,讲的是释迦牟尼降魔成道的故事,所谓的“魔”其实是扰乱世人的种种欲望和行为。国内关于降魔变题材,包括敦煌、克孜尔石窟都有发现,不过它们都是以壁画形式出现,而这个农家后院的能仁寺则是以石窟造像的形式出现,可以类比的只有印度著名的阿旃陀第26窟。</p><p class="ql-block">主尊右内壁顶端的部分,由上至下,共有九尊造像,依其形象,分别为骑马者、骑象者、骑麒麟状异兽者、执棍状物者、执狼牙棒者、熊头人身者、执短剑立者、搭弓立者等九像。</p> <p class="ql-block">这世间的诱惑啊,魅惑释迦的魔女。</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浮雕保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据说之前能仁寺摩崖造像还尚存100多龛,可惜修建黑龙潭水库的时候在这里取石,造成大部分造像被毁,残存的28龛在特殊年代又再次遭受劫难,好在如今所见的摩崖造像,除头部有不同程度的毁损之外,大部分保存状况尚可,可能还是地处偏远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很多故事都看不太明白,只有拍下细节,待日后慢慢回味。</p> <p class="ql-block">每个角度都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望向你,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想帮你拂去禅衣上的小紫花,心里𨚫升腾起一阵涟漪,佛陀当年拈起花朵,默然不语,这是在和我隔空对话吗?</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拍了个全景,祈愿这农户后院的国宝造像,要好好保存下来啊。</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双堡牌坊,四川最美最完整的双牌坊。精美华丽程度令人惊叹,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传说是为表彰当地两位20多岁就妙龄守寡的女子的节孝行为。</p><p class="ql-block">牌坊旁有说明,一号坊徐母杨氏,二号坊徐母佘老太君,余氏是杨氏的婶娘。杨氏16岁嫁到徐家,20岁丈夫去世后,守寡40年,操持家务,抚养小叔子和女儿长成。佘老太君28岁守寡到62岁,"上事翁姑,下养孤子"。节孝坊又名贞节坊,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一般由地方上报,皇帝审定并颁旨建造,因此节孝坊上面均有“圣旨”二字。每一座贞节牌坊背后都是女性的血泪史啊。</p> <p class="ql-block">仔细端详,上面的雕刻精美绝伦,不管是灵动的动物,还是娇艳的花卉,每一处都细腻逼真,图案线条流畅,二十四孝的场景里,人物神态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小溪处,一群鸭子在水里洗澡,给牌坊带来一份宁静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洗完澡,有序的排队回家。</p> <p class="ql-block">穿过不起眼的走廊,初见甘泉寺,忍不住惊呼,幽处藏憾,且看且珍惜。照片完全不足以传递出我的喜悦,怎么有这么美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甘泉寺是川南地区罕见的明代木构建筑,这座近600年的古寺早已没了香火,在杂草丛生的破败中显的特别荒凉。现在这里只剩下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雄宝殿,全殿仅凭六铺作斗拱与金丝楠木柱支撑着,以单檐歇山式九脊顶为特色,</span>在四个角有多根翘起的"龙须",这是为了增加斗拱榫卯结构的稳定性,这在国内唯此庙独有。</p><p class="ql-block">​ 传说张献忠曾经想一把火烧掉这座寺庙,但因为点不燃金丝楠木,甘泉寺才幸免于难。解放后,这座寺庙先后被用作小学、中学、村委会和养殖场和养老院。</p> <p class="ql-block">特殊时期,大殿内的诸多壁画被石灰浆涂抹,目前只能见到残缺壁画的一小部分,希望有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来维护。</p> <p class="ql-block">正对大殿前方有四只长满青苔的石象和石狮子,看着和双堡牌坊的石狮石象很像,估计原来也是一座牌坊,如今如此状况,令人惋惜不已。</p> <p class="ql-block">旁侧是以前的教学楼,现在早是人去楼空待拆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殿后,有心人复刻出甘泉寺之前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去冒水村摩崖造像的时候,发现远处看到的应该就是峨眉山吧。这段路不太好走,弯道多,有几处因为昨天的暴雨导致山体塌方。所幸是硬化路面,没有打滑。</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却发现封路了,不甘心啊,路边停车步行前往,结果听见嘈杂的声音,工人们在大佛头上进行加固工程。</p> <p class="ql-block">透过脚架只能看到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正看到大佛也被包裹起来,我们就被工作人员发现了,正好请教了一下怎么加固的问题,说实话没有看到真身心里竟然没有失望,第一次和文保工作这么近距离交流,还是很开心的啊。</p> <p class="ql-block">工程需时三个月,期待下次见面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牛角寨大佛,国内唯一的"胸佛",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尊弥勒佛(因为和乐山大佛特别像),身体和他胸前的双手合十,特别不成比例,但又正因为如此,我觉的好萌呀哈哈。后来才了解到比乐山大佛建成早96年,乐山大佛应该也是以此为蓝本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这龛佛像,上面的保护的很好,几乎完整,而下面则被破坏了,好可惜。</p> <p class="ql-block">此行收获颇丰,见天地见众生,希望日后能够继续探索更多的古建遗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