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飘香

盛爱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栽立秋稻,不种冬至麦。” 这是我跟着父亲学种田年月里我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农谚。水稻地区的农民都知道水稻生長习性是喜热,天热稻子長得快,长得好。还有这样说法,"天气不热,五谷不结。”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没有多久就要交处暑、白露、寒露。水稻生长期遇低温,不利于分蘖、孕穗、灌浆。立秋后栽的水稻不能完成它的生长期。种麦也一样。秋种不过立冬,立冬后,进入寒冷、冰冻季节,虽然麦子不怕冻,寒冷不利于发芽,低温下,麦子进入冬眠,不发芽,到了第二年春天,麦子应该进入拔棵、分蘖期,这时麦子刚发芽,已跟不上季节的节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说中国的谚语超过万条。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归属农谚的。我在农村生活的十几年,在父母亲身边耳濡目染了各式各样的农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江南水乡,四季轮回,一年年重复着春华秋实、夏长冬藏。农谚在父母亲口中常念叨,使我牢记于心,耳熟能详了。最熟悉的农谚莫过于"春雨贵如油"了。这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总结了对历年来春天气候变化规律经验,由于春天里春耕春种大忙到了,需要大量水,而这个季节雨水稀少,所以得出"春雨贵如油”的结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预报天气的农谚还有很多。这里有一个十三字组成的农谚,预报一年每季下雾天与其它气候的关注。“春雾雨,夏雾晴,秋雾凉风,冬雾雪。",一目了然告诉我们,各个季节里下雾天天气将有什么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年年盼望着下场瑞雪,大家耳熟能详 “瑞雪兆丰年”。预报天气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谚语常常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雪不都是好雪,有这样的说法,“春雪一场,水到半场",这意思是说下春雪后预报这年的汛期要发大水,跟着有谚语告诉我们"春雪烂麦根",让大家做好防洪,疏通沟渠,畅通排水,降低田间水位,改少雪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夏天天气与农作物相关的谚语很多也很有趣。“雷雨隔条岸,岸东下大雨,岸西大太阳。","一天一个爆,田埂也长稻"。前面一条谚语直白,易理解。后一个农谚中爆字是指雷阵雨。雷电离解空气中的氮,生成能被植物吸收氮肥,溶解在雨水中,下雨到田里,给农作物施肥。夏秋之交,水稻进入拔节分蘖期,到了秋天,有指导农民管理水稻的谚语。"白露白弥弥,秋分稻莠齐,寒露割早稻,霜降一齐倒。" 这条农谚指出水稻在中秋的四个节气里生长成熟的<span>生</span>动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预报天气的谚语还有很多。如耳熟能详的"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晴,西虹雨。”等等,不胜枚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家乡还流传着许多与美味食品有关的谚语,其中有介绍河鲜在什么季节更肥美。<span>“</span>八鳗九蟹十鳑鲏。<span>”</span>说的就是八月里的鳗鱼,九月里的螃蟹和十月里生长的鳑鲏鱼一年中最肥的时<span>节</span>。我父母亲夸我是家里的菜篮子,那个年代,我喜欢捉鱼摸虾,也知道鱼虾什么时候最肥美,每次出门总会有收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近有一首热门的情歌《我的罗加》,歌词的开头一句是这样唱的 "白云飘在那蓝天里。" 每年的七八九月是我们家乡的天空飘悠着蓝天白云。这个季节,天空蔚蓝,白云飞渡,形态各异,就有了"七八九月看巧云”的谚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中图片来自网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