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坑老”行为“露头就打”!市场监管领域11个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及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敢为天下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塔城地区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第一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以来,塔城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在全地区部署开展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各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研判各类问题线索,查办了一批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件,有力打击了药品、保健品“坑老”“骗老”行为。现选取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请相关经营者引以为戒,守法经营。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警惕各类“小恩小惠”背后的营销陷阱,如遇虚假宣传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进行举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一:托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新疆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对销售的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介绍:2025年5月21日,托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新疆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商品时进行虚假宣传、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在经营场所内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中老年人推介销售西洋参,向顾客宣传其销售的进口西洋参具有“达到抑制或消除肿瘤功效”等多种疾病治疗功效,但无法提供其销售的进口西洋参具有上述宣传功效的证明材料。该公司的行为构成对销售的商品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及处罚结果: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托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该公司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2万元罚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评析:针对老年人进行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与健康权益,更破坏了市场秩序与社会诚信。老年人作为药品、保健品的重点消费群体,其权益保障关联千家万户的安宁与社会稳定。经营者的商业宣传必须以科学依据和权威认证为前提,不得有任何误导性表述。本案中,该公司虚构非药产品的疾病治疗功效,严重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商业准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某理疗养生馆对销售的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介绍:2025年5月9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某理疗养生馆涉嫌销售商品时进行虚假宣传线索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理疗养生馆经常召集消费者(主要为中老年人)观看宣传片,通过宣传片进行虚假夸大宣传以达到产品促销目的。该理疗养生馆用于播放宣传片的电脑中存有某品牌磁脉冲仪的PPT宣传资料,其中第9页显示宣传内容为该产品具有“静磁场-‘磁贴’常用设备:磁贴,生理作用,影响细胞膜的结构,抑制中枢神经,影响脑诱发电位,影响心血管系统,影响内分泌及代谢,治疗作用,消肿、消炎、镇痛、镇静、降压、止泻、降脂、软化瘢痕、促进骨折愈合、对良性肿瘤的作用”等功效,该磁脉冲仪仅为普通商品,并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该理疗养生馆的行为构成对销售的商品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及处罚结果:该理疗养生馆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该理疗养生馆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0.2万元罚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评析: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保健食品营销中,经营者应当严守“保健≠治疗”底线,避免触碰法律高压线。本案的办理坚持执法与普法同向而行,保持了对“坑老”行为“露头就打”的执法锐度,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营造了健康、诚信的市场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三: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额敏县某健康管理俱乐部对销售的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介绍:2025年5月20日,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某健康管理俱乐部涉嫌销售商品时进行虚假宣传线索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俱乐部通过在经营场所内播放视频的方式,向中老年人推介、销售某品牌保健酒。该俱乐部播放的宣传视频中含有“喝了3瓶有效果、4瓶偏头疼不疼了、腿也不疼了”等内容,诱导消费者认为该酒具有疾病治疗作用,但上述销售的保健酒为普通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该健康管理俱乐部的行为构成对销售的商品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及处罚结果:该健康管理俱乐部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该健康管理俱乐部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1万元罚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评析:整治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保健食品营销活动中,经营者应该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诚信经营、善待老人,让广大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关爱与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四:沙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某健康养生馆对销售的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简介:2025年4月15日,沙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某健康养生馆涉嫌销售商品时进行虚假宣传线索进行立案调查。经查,该健康养生馆在店内墙面上张贴某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企业文化、企业宣言等内容的宣传板。该店负责人王某向40余名老年人宣传推销某品牌“温热磁脉冲仪”座垫,宣称其具有“拔毒泄热”、“镇静镇痛”、“抗菌消炎”“消炎杀菌”等作用,经核查其推销的温热磁脉冲仪无医疗器械证号,属于普通家用电器,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该养生馆的行为构成对销售的商品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及处罚结果:该健康养生馆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沙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该健康养生馆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2万元罚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评析: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该养生馆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对疾病恐惧的心理,通过夸大虚假的宣传,引诱老年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购买商品。对老年人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有些老年人因为轻信虚假的宣传,放弃正规医疗救治,导致病情延误,这将对身体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老年消费者一定要注意辨别不实的宣传、介绍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典型案例五: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加某销售商品时虚假宣传、发布虚假广告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介绍:2025年3月10日,乌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加某涉嫌销售商品时进行虚假宣传线索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加某通过线上发朋友圈、发视频、线下讲授等方式向中老年消费者销售“人参茯苓压片糖果”和“人参海参肽固体饮料”的食品,并在微信群宣传上述食品可以调理各种慢性病,包括骨病、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妇科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加某销售的上述商品仅为食品,不具有疾病治疗功能,其行为构成对销售的商品功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依据及处罚结果: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乌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加某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0.2万元罚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评析:整治涉老年人药品、保健品市场乱象需要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本案线索来自乌苏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意见书》,凸显了行刑衔接的成效。本案的办理坚持执法与普法同向而行,保持了对“坑老”行为露头就打的执法锐度,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铁拳”出击 以案释法 | 广告类典型案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案例一: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苏州某有限公司使用无效的专利进行广告宣传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理结果:2025年1月2日,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苏州某有限公司使用无效的专利进行广告宣传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000元,上缴国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情况:2024年9月25日,我局接到举报称,当事人在阿里巴巴平台网店销售涉案商品宣称是“实用新型专利”但却未标注专利证书号,涉嫌假冒专利和虚假宣传。经查,当事人在阿里巴巴平台开设一网店销售产品并进行相关的广告宣传。2023年12月,当事人上架了涉案商品“LED厂家直销分配分体霓虹灯三袋分离式6mmS型裸灯带”,同时在阿里巴巴平台开设的网店上发布了该商品网页广告,并在该商品网页广告专利类型一栏中,使用“实用新型专利”广告内容进行宣传。该网店广告由当事人员工自己制作、发布,广告内容由当事人确定。我局对当事人涉案商品广告进行了检查,发现在上述商品网页广告专利类型一栏中,的确标注有“实用新型专利”广告内容。经进一步核查,2018年12月4日,当事人取得了“带LED柔性霓虹硅胶条的灯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但是由于员工工作疏忽,证书取得后,截至2022年4月20日该专利到期后,忘记及时缴费,导致该专利案发时处于无效状态。本案中,当事人在广告中发布了包含“实用新型专利”广告内容。但案发时该专利处于无效状态。当事人使用了无效的专利进行广告宣传。案发后,当事人及时改正了违法行为,修改了广告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分析:当事人使用无效的专利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作广告。”之规定。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意义:警示企业知识产权动态管理缺失,企业普遍重专利申请、轻后续维护,此案暴露因疏忽未缴年费导致专利失效,却仍用于宣传的共性漏洞,凸显知识产权全周期管理的必要性;揭示电商广告合规风险,线上商品页长期展示"专利"等宣称,但企业缺乏定期核查机制(如专利有效性、资质时效性),导致失效信息持续传播,触发虚假宣传责任;明确“过罚相当”执法尺度,虽因过失违法且及时整改,但客观构成误导消费者行为,行政机关依法处罚,平衡教育警示与市场秩序维护,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驾护航。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案例二: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苏州某电子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理结果:2025年7月1日,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苏州某电子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罚款2000元,上缴国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情况:2025年3月19日,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江苏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平台举报线索,对苏州某电子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经查,当事人在天猫商城开设一网店,在该网店上架了涉案的3款产品。产品名称分别为buyyerfly发胶碟伊清影喷雾定型发蜡、男士防晒霜户外出游防紫外线男生隔离霜、buyyerfly发胶喷雾定型啫喱水,网页广告语的宣传内容依次为:“强力定型、无白屑、速干自然、护发级、让头发有弹性有光泽”。“越晒越白”,以及“隔离99%紫外线”。“1.狂欢48小时 发型都不塌;2.快速塑型24H定型;3.3秒快速定型”等的广告宣传语。当事人并没有相应的报告,没有事实依据,网页宣传的内容均为虚假广告发布。当事人发布违法广告,其广告综合费用为60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分析:当事人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规定,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意义:线上经营绝非法外之地,功效宣传必须建立在真实证据基础上,任何夸大或虚构承诺均将承担法律责任。此案警示广大电商主体需严守广告真实性红线,杜绝无依据宣传;健全产品合规审查机制,对宣传内容负责;正视违法成本,违法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及信用惩戒。此案的办理不仅维护了消费者权益,更推动了网络营销环境的清朗化,为构建诚信电商生态提供了实践范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案例三: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苏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理结果:2025年7月11日,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苏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罚款2200元人民币,上缴国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案情情况:2025年5月6日,吴中区市场监管局收到12315工单反映当事人在淘宝平台“某旗舰店”销售的“某毛囊洗发露”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经查,当事人网店内涉案产品广告页面标注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为 “粤妆202180165”,但实物包装显示为 “粤卫消证字[2020]-09-第0008号”,广告信息不符。当事人委托美工人员制作涉案广告,广告费用共计 600元(含推广图4张200元、主图描述制作400元)。立案后当事人立即下架涉案产品广告,并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证据材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律分析:当事人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规定,苏州市吴中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典型意义:本案的查处对网络经营者有着重要警示意义,商品广告信息(如许可证号、成分、功能等)必须与实物严格一致,即使广告费用较低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商家需重视广告内容审核,不得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当事人及时下架产品广告、配合调查的行为符合法定从轻处罚情形,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执法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曝光!阿拉善盟公布2025年第一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全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力加强广告导向监管,部署开展民生等重点领域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有力规范广告市场秩序。为充分发挥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现选取已办结的3起典型案例予以曝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1、阿拉善盟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告中变相使用政府机关名义和使用易与药品相混淆用语广告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事人经营的抖音商城所售驼奶粉商品详情页面中宣传了降血糖、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且商品详情页中含有“五大政府背书,安全放心”“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提高免疫”和“骆驼奶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等内容,当事人在普通商品介绍页面中使用涉及含有疾病治疗内容的文章,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所销售的商品具有药品功效,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规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事人使用3个由社会团体制发的牌匾和标志并显著标称五大政府背书,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规定,已构成在广告中变相使用政府机关名义和使用易与药品相混淆用语的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2、额济纳旗某旅游股份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事人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某胡杨风景区”首页发布内容含有“最”“极致”等绝对化用语,该违法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规定,已构成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违法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七条及《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03、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某土特产店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事人在其经营场所悬挂广告发布广告宣称:“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能。主要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症。本品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从容和缓,补而不峻,润而不泄,为平补之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尤宜老年人”。当事人散发广告彩页上印制“肉苁蓉又称大芸,主要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延缓衰老、用于阳痿、遗精、尿频、肾虚、神经衰弱、妇女不孕、肠燥便秘、健忘、听力减退以及润肠通便。锁阳又名不老药,临床用锁阳主治,阳痿早泄、阴衰血竭;气弱阴虚、大便燥结、小便频数,血尿,淋漓不尽……增强免疫调节能力,具有明显的防癌、抗病毒和延缓衰老作用。近年来,用锁阳治疗前列腺肥大和增生、治疗白血病、治疗糖尿病、治疗哮喘、治疗早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规定,已构成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决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600元的行政处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