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名景大清邮局

鸿鹄

<p class="ql-block"> 仇家鹄</p> <p class="ql-block">  邮票,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且题材广泛,设计精美,包罗万象。</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见到邮票就爱不释手,爱屋及乌,从而喜欢集邮和集钱币等收藏;工作后写作、寄信寄稿件,没少和邮局、邮票打交道。</p> <p class="ql-block">  来到广东汕头,直奔名闻遐迩的大清邮局而去。</p> <p class="ql-block">  汕头于清朝末年开埠,1897年,汕头设立邮政总局,是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也是汕头开埠后第一所自建邮局,在粤东、闽南西、赣南等地设立144个分局(所),见证了汕头开埠以来邮政通信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嗣后1922年兴建的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位于汕头市外马路25号,钢筋混合结构,花岗岩石砌筑的基座,八根带涡卷的希腊式大圆立柱,整个建筑增添了威严的气势。当年镌刻在大门正上方的“POST OFFICE”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这幢两层欧陆式建筑,俗称“老安平邮局”。正立面是对称三段式,建筑面积1042平方米。二楼保留了原有的地砖、木地板、壁炉、门窗以及一处英国制造的铁铸保险库门。建造花费了15万银元,相当现今的三千多万元,里面依然还是邮局,还可以寄信。整座大楼建筑风格中西合壁,有潮汕浓厚风俗气息,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闽南人管信叫批,寄信叫寄批。侨批,是旅居海外的华侨(潮汕先民),通过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信件与汇款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把批演化成了既寄了信,又寄了钱。保存着关于邮寄的漫长记忆。</p> <p class="ql-block">  大清邮政诞生,中国有了第一套邮票一一大龙邮票。建成至今已超过100年,邮政总局大楼前广场,门楣书写“大清邮政”。有民国邮筒1912字样指向处,绿色邮筒上刻印“此筒专收寄往南京处沪京沿线各大埠邮件”,旁边有骑着邮车的邮差(邮递员)雕像。</p> <p class="ql-block">  步入邮局内,慕名参观者摩肩接踵。这里的洋灰楼梯、楼梯护栏、方格门、磨花玻璃等仍保持着原建筑风貌。进门的大厅展置着绿色邮政自行车、邮帽、邮差穿的号坎等历史物件;民国时期使用的邮袋,一般用帆布制作,是邮件在分拣封发运输中最常使用的一种邮件容器。陈列室展出建局以来邮政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以及潮汕特色珍稀邮票品种。</p> <p class="ql-block">  邮政总局大楼还是电影《暴风》的主要取景地。所驻小公园街区古色古香、充滿异国风情和中国风情的骑楼,吸引了大批游客徜徉观光。100年左右的一群建筑保存完好,真令人赞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