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游记2025.7

金意良言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曾是两汉要塞、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州府。在北魏时期其城市地位达到顶峰,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有着1600多年的建都史,在中国古都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面积约为327公顷,占市区面积的16%。集合了北魏平城,隋、唐、辽、金城池遗存和明代增筑,是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和规划区域。</p> <p class="ql-block">餐饮名楼 凤临阁 具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在大同餐饮界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投资数亿的奢华装修。</p> <p class="ql-block">鎏金吊顶</p> <p class="ql-block">凤临阁的百花烧麦被誉为天下第一笼</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与天津独乐寺、辽宁奉国寺并称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塔下的纯铜地宫</p> <p class="ql-block">鼓楼。康熙曾御笔楹联一副:上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下联“心田留一点,子耘孙耕”。</p> <p class="ql-block">代王府。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p> <p class="ql-block">代王府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开始使用,一直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坏,直到清顺治六年(1649年)彻底消亡,共经历了250多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龙聚祥前身是正居顺饭店,1413年更名为龙聚祥。龙聚祥以皮薄馅嫩的烧麦为核心特色,其烧麦形如花朵、皮薄如纸,搭配秘制调料,成为大同美食名片。</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满城的文物古迹,满眼的人间烟火,这是个去过了还想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将途经西口古道、和林格尔,进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副篇 西口古道</b></p> <p class="ql-block">西口古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杀虎口村东,是明清时期一条由山西通往内蒙、通往西域的陆路关口通道。</p> <p class="ql-block">“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并称明清时期中国人三大自发迁徙现象,而“走西口”的“西口”,最早指的就是杀虎口。</p> <p class="ql-block">康熙御驾亲征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杀虎口自古为军事要冲,康熙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期间,将杀虎口作为西征大军的后勤基地,并在此犒赏将士,并改“杀胡口”为“杀虎口”,意在推动当地商贸发展。</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驶向呼和浩特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