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巽寮湾,又称顺寮湾,是粤东海水最洁净的海湾之一,属全世界顶级的天然海水浴场,位于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p> <p class="ql-block">巽寮湾素以石奇美、水奇清、沙奇白而著称,被赐予“动物石景公园”“天赐白金堤”“南海明珠”“东方夏威夷”“南海明珠”“中国的马尔代夫”等美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也是广东“十大美丽海岸”。</p> <p class="ql-block">巽寮湾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沿海丘陵区,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莲花山脉南麓延至沿海地区,沿海有浅海滩涂。</p> <p class="ql-block">巽寮湾属南亚热带温湿型海洋气候,植被四季常青,夏季温暖且风力强劲、暴雨频繁,冬季干燥少雨。巽寮湾是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也是南海北部幼鱼繁育场保护区,有浮游植物44种,有浮游动物28种,有大型底栖动物23种等。</p> <p class="ql-block">巽寮湾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一轴三区”的景观布局,拥有一堤、二阁、三奇、四庙、五宝、六洞、七山、八湾、九九洲等景观,已举办多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华家班汽车特技表演等。此外,巽寮湾还有沿海岸线分布的30多处摩崖石刻,其中“日暖凤池”四个大字刻是傅维于咸丰二年(1852年)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双月湾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内,由大亚湾和红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鸟瞰酷似两轮弯月,故名“双月湾”。</p> <p class="ql-block">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六月,潮州、陆丰一带渔民开始迁入双月湾所在的港口居住,建新寮村。民国二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8—1939年),双月湾所在的港口地区先后遭到日军、国民党军队的屠杀和洗劫,部分居民逃往香港避难。1963年10月,小星山战斗烈士纪念碑建成,成为港口民兵连精神代代相承的重要遗址。</p> <p class="ql-block">双月湾由微风细浪的大亚湾畔和波涛汹涌的红海湾畔两个半月形湾畔组成,包括沙滩南部的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大星山炮台、小星山战斗烈士纪念碑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双月湾南部设有海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滨海海岸湿地,湿地沿海沙滩上生长着厚藤、乳豆、铺地黍等草本植物;单叶蔓荆、露兜树、许树和草海桐等灌木。为海龟提供了一个安静的产卵环境。</p> <p class="ql-block">湿地主要栖息着绿海龟、蠵龟、太平洋丽龟、玳瑁和棱皮龟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除海龟外还有鱼类400种、两栖爬行类3目8科14种、鸟类8目19科29种;兽类3目4科4种。其中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中国一级保护物种6种。</p> <p class="ql-block">平海古城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东海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是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被誉为“穿越时空的烟火之旅”。平海古城不仅是军事要塞,还在明清时期作为海防重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平海距惠东县城53公里,地处惠东县最南端,面临南海,东靠红海湾,西倚大亚湾,历来是海防重镇和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盗寇猖獗,民不聊生。洪武年间,明太祖派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御外侵。“城周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门四座。”平海建城设所后,又设立平海巡检司署,平海营参将署,平海营中军守备署,还设有平海仓,为直隶归善县屯粮机构。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在平海城前沿相继筑有大星山炮台,盘沿港炮台,墩头港炮台、东缯头炮台和吉头炮台、筑成一道道壁垒森严的海防线。</p> <p class="ql-block">十字古街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即“十字古街”。与古城连接在一起,显得和谐得体。街道仍保持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为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p> <p class="ql-block">谢谢来访欣赏</p><p class="ql-block">制作星月</p><p class="ql-block">星月摄于2024.1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