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服上的盐粒——陕西咸阳中学2028届14班军训感悟

屈海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的露水在单杠上凝成冰晶,我盯着掌心磨出的水泡,忽然想起化学课学过的“结晶”——当水分蒸发,溶解的盐分便会析出,在物体表面留下白色的痕迹。军训第二天,我的迷彩服袖口,正结着这样的“盐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疼痛的坐标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军姿时,教官用标尺测量我们的身体:“脚跟并拢呈六十度,两肩后张三十度,下颌微收十五度。”这些精确的角度,将我们的身体变成了可量化的坐标。我的脚踝肿胀发酸,却不敢偏离分毫——就像数学题里必须对齐的小数点,任何微小的误差,都会让整个队列变成杂乱的散点图。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家时,我用针挑破水泡。“这是身体在抗议呢。”旁边的母亲打趣道。我却想起化学实验课上的蒸发皿,那些从汗液里析出的盐分,不正是青春在高温下的结晶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声音的蒙太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午的阳光把地面烤得发白,齐步走的脚步声震得耳膜发疼。前排同学的呼吸声、鞋底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教官口令的回声,在空气里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突然有人打了个喷嚏,整个队伍的节奏瞬间乱了套,像卡壳的磁带。 “重来!”教官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我们的脚步声再次重合时,我突然听见奇妙的和声——那些原本杂乱的声响,竟在反复练习中融合成了单一的频率。就像合唱团里的不同声部,最终都要汇入同一个旋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影子的启示录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的操场铺满了长短不一的影子。我们练习正步走,影子在地面上划出整齐的横线,又在转身时拧成麻花。“注意排面!”教官的吼声被夕阳拉得很长,我盯着前面同学的影子,努力调整步幅,却在某个瞬间突然恍惚:我们究竟是在追逐影子,还是在被影子牵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洗漱时,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晒黑的脸颊上沾着沙尘,眼白里布满血丝,唯有牙齿白得晃眼。水龙头流出的水带着铁锈味,冲刷着迷彩服上的盐渍,那些白色的痕迹却像刻在布料上的花纹,怎么也洗不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熄灯号响起时,我摸着袖口的盐粒,突然明白军训的意义。它不是要把我们变成千篇一律的复制品,而是像海水淬炼海盐那样,在反复的磨砺中,析出每个人最本质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文稿:2028届14班张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