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红山公园

周昕

<p class="ql-block">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美,新疆的美是祖国西部的壮阔美,大山大川大戈壁,雪山草原高山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风土人情美,苍凉雄浑也是一种美。</p> <p class="ql-block">但新疆旅游也有一个缺点,景点之间动辄一二百公里,欲探新疆美,先练铁屁股功。</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是这次新疆行的起点和终点,住和田二街,这是条网红街,大巴扎是必去打卡,然后去红山公园。</p><p class="ql-block">红山自东向西横卧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由红砂岩构成,所以得名红山。它就像一条巨龙,龙头伸向乌鲁木齐河,是乌鲁木齐的标志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红山公园最高处海拔910米,现存镇龙宝塔、远眺楼、大佛寺等景观,可俯瞰乌鲁木齐全景。山势形似巨龙、与雅玛里克山隔河相望,相传由神话故事演化形成、清代成为遥祭博格达山的宗教场所。</p> <p class="ql-block">早在汉代,红山就已在丝绸之路上占据重要地位。据史料记载,汉代名将班超曾在此驻军,守护着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通道。遥想当年,这里战马嘶鸣,旌旗飘扬,班超将军在此运筹帷幄,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一路沿台阶走到红山脚下,有片区域是湖泊,因位于红山南面,故称作南湖。湖中拱桥相隔把湖面分为东西两部分,湖中有曲桥、石亭,亭柱上有楹联:“山头汩漱流沙远,足下延绵丝路长。”既描述了眼前景色,也指出了乌鲁木齐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湖的西部架曲桥,连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亭,上刻九条龙,定名“九龙亭”,刻有鹿、鹤、风凰、孔雀、鸳鸯、鲤鱼和大雁等浮雕,山光水影互为一体,湖的岸边垂柳依依,小湖静若明镜,曲桥边钓鱼人春夏不断,拱桥上人来上人往,让游客尽享园林之美、山水之乐。</p> <p class="ql-block">南大门绿化石雕,记述了红山公园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前人绿化,后人幸福”,由主政新疆多年的王恩茂题写。</p> <p class="ql-block">这处绿化石雕,是绿化红山三十周年的纪念碑。昔日的红山,荒山秃岭,只有裸露的岩石和贫瘠的土层。建国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红山修建委员会”,动员全市各族职工、群众、党团员、学生和解放军官兵上山植树造林,凿石换土,修渠引水,修路架桥,建造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红山的绿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是新疆军区副参谋长任晨亲自率领解放军官兵,在红山阴坡裁下了首批榆树苗。</p> <p class="ql-block">那时,土地贫瘠,水源稀缺,但市政府积极响应,动员各族群众齐心协力,他们用抬把子和土筐子艰难地将土壤运往山上,同时,用水桶和脸盆盛接珍贵的水源,为新栽的树苗悉心浇水。之后,为了解决红山的水源问题,市政府在红山的东、西区建立了大型水泵工程,将水抽上山进行人工浇灌。</p> <p class="ql-block">红山之巅一远眺楼</p> <p class="ql-block">远眺楼是红山公园的标志之一,它给游客提供了俯瞰城市美景的独特视角,可将被白雪覆盖的博格达峰、高楼大厦以及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没有高楼遮挡。</p> <p class="ql-block">在红山公园内,远眺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是清代为纪念林则徐在新疆的卓越贡献而修建的。林则徐作为清代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在鸦片战争后贬至新疆。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以满腔热忱和坚定信念,致力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虎门销烟后,发配新疆, 虽然是获罪西戍,但林则徐从不消极悲观,积极参与当地建设,成为“援疆干部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站在远眺楼上,俯瞰乌鲁木齐的城市全景,高楼大厦与古老建筑交相辉映,车水马龙却又秩序井然。这座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林则徐精神的传承者,它让人们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感受到了这片土地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登临红山之巅的远眺楼,可一览乌鲁木齐市区的壮丽全景,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此处不仅视野极佳,楼内还精心陈列了乌鲁木齐的历史图片与资料,供游客们深入探寻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与当下风采。</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有“亚洲地理中心”之称。</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地位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于1992年通过科学测算确定,其核心标志位于乌鲁木齐县永丰镇永新村,距市区约30公里。该位置采用彭纳投影技术测定,是亚洲大陆均衡点,具有大陆性气候强、距海洋最远的地理特征。</p> 林则徐遙望红山塔 <p class="ql-block">石碑英烈</p><p class="ql-block">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红山写下:“任狂歌、醉卧红山嘴。风劲起,酒鳞起”的诗句。为纪念他的伟绩,在红山宝塔侧塑立了他的雕像,安放了禁毒铜鼎,红山成为新疆第一个禁毒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1785年和1786年,乌鲁木齐连续两年洪水成灾,红山附近的居民损失惨重,因此谣言四起:说红山和对面的雅玛里克山正在相互靠拢,一旦相接两山之间滚滚北去的乌鲁木齐河就会被堵塞,乌鲁木齐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大海。因此1788年,乌鲁木齐最高军政长官尚安在红山和雅玛里克山的顶段各建了一个高约10.5米的六面九级八角顶青砖实心塔,名为“镇龙宝塔”。</p> <p class="ql-block">塔映斜阳</p><p class="ql-block">红山嘴上的宝塔堪称乌鲁木齐一绝。为“镇山锁水”,清乾隆53年(1788),清都统尚安在红山之巅建造了一座九级青灰“镇龙宝塔”,至今完好无损。它与雅玛里克山的宝塔遥相呼应。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斜长,以其独特的风姿成为乌鲁木齐市永久的标志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200多年来塞外风雪侵袭和多次强烈地震,红山塔依然完好无损屹立于红山之上,“塔映斜阳”也成了乌鲁木齐著名的旧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清代诗人宋伯鲁题诗赞之:“流水马声双槛外,夕阳塔影两山尖。”</p> <p class="ql-block">红山公园大佛寺</p><p class="ql-block">寺边有关于“佛事云烟”介绍,摘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佛庙云烟</p><p class="ql-block">红山的古庙群始建于 1797 年前后,原建筑群从山脚至山顶由东向西排列,东端有大佛寺,中间为三皇庙,西头地藏庙,在今远眺楼与宝塔之间的山坳中还有玉皇庙。这些曾是乌鲁木齐古典建筑荟萃的建筑群。每逢庙会,红山寺庙全部开放,酬神演戏大办祭祀,善男信女朝贡不绝。</p> <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3万东北抗日义勇军因弹尽粮绝,于1933年分批假道苏联进入新疆。第一批战士于3月27 日抵达乌鲁木齐,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的参谋处处长陈中等立即接近他们,17 天后,他们策动白俄罗斯“归化军“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金树仁偕卷仓惶出逃,当时就寄居在红山顶上的“玉皇庙”内,他命令部下盛世才出兵平叛,但盛世才却按兵不动。第二天晚上,归化军占领军械局井请求抗日义勇军支援,金树仁自知不是对手,在玉皇庙内题诗骂盛世才是忘恩负义的中山狼后逃亡塔城。盛世才凭军事势力上台后,听说金树仁在玉皇庙内题诗骂他,借口“破除迷信”,把这里的庙宇都拆毁了。就这样,一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宗教胜地被毁灭了。</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夕,红山只有弧塔一座,庞大的古寺庙群也仅存大佛寺山门一座,一片荒凉。1989年扩建红山公园时,因古庙山门年久失修,濒临倒塌,为保护文物,恢复景观,遂将大佛寺山门按原样搬迁,并复建了大佛寺大殿、厢房、藏经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