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宁夏博物馆参观非常细致的看过这两件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地下埋藏了千年出土与世人相见,遇见是缘,看看是福,再见👋更为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关于鎏金银壶的详细信息,它确实是宁夏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宝级文物。这个银壶于1983年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的李贤夫妇合葬墓中出土。</p> <p class="ql-block">宁夏博物馆(此处指宁夏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鎏金银壶,是中国国宝级文物,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罕见见证。</p> <p class="ql-block">⭐ 一、文物核心信息</p><p class="ql-block">出土背景</p><p class="ql-block">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的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妇合葬墓。墓室早年坍塌,使银壶幸免于盗掘,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物理特征</p><p class="ql-block">尺寸:通高37.5厘米,重1.5公斤。</p><p class="ql-block">造型:鸭嘴形流口、细长颈、卵形腹、高圈足,环形把手两端为羊头,顶部铸有高鼻戴帽的人头像。</p><p class="ql-block">工艺:集锤揲、焊接、雕刻、鎏金等技法于一身,属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 二、文化融合的独特象征</p><p class="ql-block">跨文明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希腊题材:壶腹浮雕3组人物,生动刻画古希腊神话“帕里斯审判”与“特洛伊战争”场景(如金苹果之争、海伦私奔)。</p><p class="ql-block">波斯风格:凹槽柱式纹样、联珠纹装饰体现萨珊王朝典型元素。</p><p class="ql-block">罗马影响:高圈足与流线型把手设计源自希腊罗马传统,制造地为中亚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北部)。</p><p class="ql-block">文明纽带价值</p><p class="ql-block">一件器物串联希腊神话(题材)、波斯工艺(风格)、中华出土地(脉络),实属全球孤品。不仅中国仅此一件,世界现存萨珊文物中亦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三、为何现身宁夏固原?</p><p class="ql-block">丝路咽喉之地</p><p class="ql-block">固原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核心枢纽,北魏至北周时期,商队从洛阳/长安经固原西行,使其成为东西贸易重镇。</p><p class="ql-block">墓主身份关联</p><p class="ql-block">李贤历任原州刺史等职,掌控丝路要冲,负责保障商旅安全,且与北周皇室关系密切。舶来珍宝随葬体现其权势与丝路贸易的深度参与。</p><p class="ql-block">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固原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凸钉玻璃碗等印证了该地多元文化交汇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四、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丝路物证:与李贤墓同出的蓝宝石戒指、玻璃碗等,证实了西方货币、奢侈品及宗教文化(如佛教石窟)经固原传入中原的路径。</p><p class="ql-block">世界级瑰宝:1996年被定级为国宝,多次外展(如2025年上海闵行博物馆展览引发轰动),成为解读古代欧亚文明互鉴的“钥匙”。</p> <p class="ql-block">💎 此壶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其跨越1500年的身世,生动诠释了“一件文物,三种文明”的丝路传奇,是宁夏文化遗产的核心象征。</p> <p class="ql-block">关于玻璃碗的具体信息。玻璃碗的全名是"凸钉玻璃碗",它高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6.8厘米,重245.6克,呈淡绿色。这件文物是1983年在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李贤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卒于569年。</p> <p class="ql-block">玻璃碗的全名是"凸钉玻璃碗",它高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6.8厘米,重245.6克,呈淡绿色。这件文物是1983年在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李贤是北周柱国大将军,卒于569年。</p> <p class="ql-block">🔍 1. 文物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外观特征:碗高8厘米,口径9.5厘米,腹深6.8厘米,重245.6克。通体呈淡绿色,晶莹透亮,外壁装饰两圈共14个凸起的圆形凹球面(凸钉),上下错位排列,形似水滴,工艺精巧。</p><p class="ql-block">材质技术:经检测为钠钙玻璃(非中国古代的铅钡玻璃),采用波斯萨珊王朝的烧吹技术制成,再经雕花打磨整形,内部含均匀气泡,体现高超的玻璃制造工艺。</p> <p class="ql-block">⛏️ 2. 出土背景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发现过程: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南郊乡深沟村的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李贤为北周柱国大将军,卒于569年)。墓葬虽遭盗扰,但此碗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丝路贸易见证:此碗是波斯萨珊王朝(今伊朗地区)的典型器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作为当时贵族阶层珍稀的“进口奢侈品”,印证了固原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枢纽的地位,以及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3. 独特价值</p><p class="ql-block">全球稀缺性: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萨珊玻璃器皿,世界范围内同类文物亦属罕见。伊朗高原曾出土类似残片,但完整器型仅此一例。</p><p class="ql-block">文化融合象征:其造型与纹饰融合希腊化风格与波斯工艺(如凸钉装饰受地中海玻璃器影响),是欧亚文明经由丝路互鉴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4. 馆藏与展示现状</p><p class="ql-block">真品归属:因固原为文物出土地,真品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为该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另两件为鎏金银壶、北魏漆棺画)。</p><p class="ql-block">宁夏博物馆展品:宁夏博物馆展出高精度复制品,陈列于“丝路重镇”展厅核心位置,配合图文及视频详述其丝路背景。</p> <p class="ql-block">💎 5. 延伸解读</p><p class="ql-block">北周贵族风尚:李贤墓同期出土鎏金银壶(刻希腊神话)、东罗马金币等异域珍宝,反映北周上层社会对西方器物的推崇,也体现固原多民族交融的“塞上咽喉”角色。</p><p class="ql-block">学术价值:为研究5-6世纪波斯玻璃工艺西传路径、中国与萨珊王朝贸易规模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依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