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丁淼</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1534364</p> <p class="ql-block"> 退休之后,赋闲在家。平日里除了追追电视剧,看看视频,也爱在泛黄的书页里放飞自我,在字里行间寻找山川湖海,这基本就是我每天的生活日常。</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空余时间里,也喜欢外出旅游,让自然之美直观地朝你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这趟地处甘肃、四川、青海交界的甘南之旅,让我对祖国的幅员辽阔、多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车厢内的广播正在播报着站名: 前方停靠站是西宁站。听到西宁二字,心中突然有了某种预感,此次出游衣服是不是带得有点少了,因为当时已过夏至节气,我是参照兰州的气温准备的衣服,根本没考虑到甘南大部都处在高海拔地区。</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天水,一心向往的当然是盛名在外的麦积山石窟了。虽然相比其它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略显低调小众,但亲临的感觉还是更直观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东崖大佛”,佛面圆润饱满、弯眉长目、鼻高口阔、袒胸鼓腹,端坐于莲花之上,一副庄严而又慈祥的神态,仿佛在时时刻刻注视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更让人充满敬畏。佛教艺术的瑰丽多彩,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直叩我的心灵深处,也许这就是脚步与文字的契合吧。</p> <p class="ql-block"> 石窟是佛教在历史上的灿烂,而寺庙则是现实的佛教。一路走来,你能感觉到藏民信仰的力量,这里几乎一村就有一座寺庙,而且每座寺庙都占地极广,建得金碧辉煌,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四处可见披着藏袍的喇嘛和教徒,据导游介绍,藏民们会把自己半数的财产捐给寺庙为自己求福,而且不少人从小就怀着对佛教的向往而离家当喇嘛。这些喇嘛很自由,他们平时也在不断学习,学习之余可以一起玩游戏、聊天,甚至还能喝酒、吃肉。但他们受到教诲,一生从善。我想,这才应该是佛教的信念之魂吧。</p> <p class="ql-block"> 来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腊子口,心中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沉重。只觉得这里每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仿佛都有当年红军的身影,都书写着长征的记忆。在这里行走,仿佛重叠在红军战士的脚印之上,一次次热血沸腾,恰如一遍遍洗刷着心灵的尘埃。</p> <p class="ql-block"> 越往西行海拔越高,来到迭部时,我已把所带长短袖T恤、夹克、防晒衫全部叠加穿在身上,还不足以抵抗当时只有2℃的低温侵袭,此时才想起旅行社提示需带薄羽绒服,老伴叫我带上羊毛衫的建议是多么的正确,而我自己把兰州的气温作为参考是多么的错误和愚蠢。最后只得在迭部县城花150元购买一件加厚冲锋衣应付寒冷。</p> <p class="ql-block"> 甘南之旅,不只有包含红色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底蕴,也有“陇南小九寨”官鹅沟和被称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扎尕那绝美自然风景。</p> <p class="ql-block"> 走进扎尕那,眼前的这片净土,远离尘世喧嚣,如官窑粉彩般绚丽,似小调柔板般恬静。脚下的清泉潺潺流淌,如灵动的音符跳跃在山石之间;道旁林木葱郁,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草地如茵,柔软而舒适,就连那晾晒青稞的架子,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静静地伫立,诉说着岁月的丰收。远处的山峦,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其间,宛如仙境。山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苍穹,有的似巨兽昂首咆哮,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 一趟甘南之旅,让我见到壮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到淳朴的藏族风情,领悟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接受到红色基因的熏陶。甘南之旅,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