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分析斯诺前辈鲍威尔回忆录,</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可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始时间是1931年9·18事变”</b></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立东 王成至</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年7月25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提要</b></h3> <b>一, 鲍威尔其人。<br>1, 斯诺的前辈,与斯诺同乡、同校。<br>2, 《密勒氏评论报》元老。斯诺报业生涯的引路人。<br>3, 与斯诺皆较早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br>4, 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与鲍威尔的关系。首次介绍毛泽东生平的西方报纸——《密勒氏评论报》。访问结果巨大张力至今愈强。<br>5, 以笔作枪的抗日英雄鲍威尔。<br>二,鲍威尔回忆录有关章节及论述,可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是1931年9·18事变。”<br>三,一颗深埋了80年的种子,应该使其破土,成长。</b><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文</b></h3> 2025年7月18日发出《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上海社科院王成至博士于2025年7月25日微信发给立东《My Twenty Five Years in China我在中国二十五年》(2022年中译文版)第三部分十数页。看过之后,商讨合作此文。 图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回忆录《My Twenty Five Years in China我在中国二十五年》。2025年7月25日上海社科院王成至博士微信发给立东。 图 JOHN B. POWELL LECTURE<br>-AT-<br>THE DALLAS ATHLETIC CLUB <br>Wednesday, June 13,1945-8;30 P. M. <br>25 YEARS IN THE FAR EAST <br>HELD JAP PRISONER AFTER <br>PEARL HARBOR <br>Mr. Powell's Topic Will Be <br>"OUR FUTURE IN THE ORIENT" <br>An Event You Won't Want To Miss!<br><br>Admission By Ticket Only <br>FOR MEMBERS ONLY<br><br>Secure Tickets in Front Office <br>NO CHARGE<br><br>鲍威尔的讲座(1945年6月13日)(图片来源:The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Missouri)<br> 图 2025年7月26日立东搜索到鲍威尔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My Twenty Five Yearsin China》英文版。 <b>一, 鲍威尔其人。<br>1, 斯诺的前辈,与斯诺同乡、同校。</b><br> 约翰·本杰明·鲍威尔(英语:John Benjamin Powell,1888年—1947年2月28日)。<br>1917年初,鲍威尔应密勒之邀,前往中国上海,帮助创办英文《密勒氏评论报》。6月9日创刊。同年,鲍威尔兼任《芝加哥论坛报》驻中国记者。1919年,鲍威尔接办《密勒氏评论报》,自任主笔和发行人。<br> 图 原英文:So This Is Shanghai! – JB Powell – 1917。立东译注:1917年鲍威尔在上海。左为蒋介石。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和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都是美国密苏里州人士,都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比斯诺大17岁的鲍威尔还在新闻学院当过教师,他是斯诺在中国从事新闻工作的引路人。<br>创建于1908年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老的新闻学院之一。在美国被誉为 “新闻之父”的学院创办者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为拓展美国海外新闻事业付出了许多心血,他把新闻学院一批又一批有才华的毕业生推荐到了国外工作,尤以前往中国和日本的人为多。威廉姆斯本人数次访问中国,为培养中国的新闻人才做出了贡献。结果,密苏里人成了美国在华新闻工作者的先遣队,将中美两国的交流从新闻和教育扩大到了商业、政治等领域。<br>1925年秋至1926年秋,斯诺从纽约回到家乡堪萨斯城,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读书。之后再赴纽约闯荡。1927年下半年,斯诺从华尔街的股票交易中赚了800美元,在当时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斯诺决定用这笔钱去东方游历一年。筹划行程的时候,斯诺去拜会威廉姆斯,后者给了他一份密苏里大学海外校友的名单,还为他给上海的美国报人写了推荐信,其中就有《密勒氏评论报》的现任总编鲍威尔。<br>《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在上海租界发行的英文周刊,原来的英文名称叫《远东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view of the Far East),由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资深报人汤姆斯·密勒(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于1917年在华创办。在斯诺到达上海前一年,密勒将该报转让给了助手和校友鲍威尔,此人将该报的英文名称改为了《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但保留了《密勒氏评论报》的中文名称。<br> <b>2, 《密勒氏评论报》元老。斯诺报业生涯的引路人。</b> 斯诺登门拜访鲍威尔的时候,恰逢鲍威尔在策划为纪念辛亥革命出一期《新中国》特刊。斯诺除了有威廉姆斯的推荐信,还拿过美国《储蓄银行杂志》赞助的“世界著作竞赛”奖,旅行期间的游记也在一些美国刊物上发表出来,加上与鲍威尔是同乡兼校友,鲍威尔希望这个年轻人给自己当帮手,协助他为《新中国》特刊组稿和拉广告。<br>初来乍到的斯诺对中国的情况近乎一无所知,然而,求知欲和爱好挑战的天性使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锤炼一下自己。就这样,斯诺决定投入三个星期来帮助鲍威尔办好这份特刊。当198页的《新中国》特刊于1928年10月10日正式面世时,斯诺已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三个月。<br>事实证明,斯诺不仅是个才思敏捷、下笔神速的记者,还是个极为能干的业务员,凭着阳光的个性和强大的交际能力,他为《密勒氏评论报》拉到了不少广告。鲍威尔自然对这位小老乡和小学弟刮目相看,入职不到一年就提升他为副总编。1929年7月至11月,斯诺在鲍威尔外出采访期间一度担任该报的代理总编,同时还代行鲍威尔在《芝加哥论坛报》担任的驻华记者之职。<br> <b>3, 与斯诺皆较早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b> 斯诺和鲍威尔都是较早预警日本帝国主义志在吞并中国的外国驻华记者。1932年1月28日本发动了第一次淞沪战役,上海首当其冲成为侵略的目标。27日晚11时,就在日军向攻击阵地移动之际,提前获得消息的斯诺马不停蹄赶到了闸北火车站报警,闸北站站长听从了他的建议,抢在日军抵达之前疏散了旅客和火车车皮,避免了损失。在日军发动进攻后,也是斯诺抢先向外界报道日军对上海的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报道十九路军英勇抗战以及上海各界人士团结一致支援抗日将士的感人事迹。1932年,斯诺基于对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一·二八抗战等事件的亲身采访,撰写了生平第一部著作《远东前线》(Far Eastern Front),于1933年9月在美国出版。该书让西方读者了解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第一手资料。<br>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鲍威尔对事态发展早有思想准备,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认为该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标志。斯诺和鲍威尔都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在日军占领上海后,鲍威尔被侵略者投入监狱,受尽摧残。<br> <b>4,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与鲍威尔的关系。首次介绍毛泽东生平的西方报纸——《密勒氏评论报》。访问结果巨大张力至今愈强。</b> 1936年斯诺以《密勒氏评论报》记者身份首次前往陕甘宁采访,当时鲍威尔是该报老板。斯诺访问之后,最早在《密勒氏评论报》发表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的文章及毛泽东照片,是鲍威尔批准的。 图 1936年11月14日,斯诺供职的《密勒氏评论报》最早发表斯诺为毛泽东拍摄头戴红军帽的照片及采访毛泽东的文章。<br>立东注:《密勒氏评论报》刊载以上斯诺文章和照片时,距斯诺离开陕甘宁还不到1个月。《密勒氏评论报》发行人,斯诺的前辈鲍威尔之头功不可没!<br> 图 斯诺画像。立东作于2021年11月8日。收入立东创作的《画说那时红星闪耀》画集。2025年延安红星园举办立东创作的斯诺画像,及斯诺采访过的百位红军人物画像《画说红星闪耀》画展, 6月1日开始长期展出。 图 斯诺画像照片。1936年《密勒氏评论报》记者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时戴红军帽。 图 1936年8月22日,中央交际处长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招待处长胡金魁(中)全程陪同美国记者斯诺(右)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途中,在宁夏豫旺堡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司令部附近,与前来探访的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统战部长李长林(左,即李涛上将)三人骑马合影。载于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图 2021至2024年立东创作的《画说那时红星闪耀》画集。2025年6月由发小好友许嘉华鼎立相助印出。2025年延安红星园举办“画说红星闪耀”画展的百余幅画像皆取自于此画集。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展。部分展出画像,右起斯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张闻天、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等(画像排序由文案霍静廉确定)。前立者胡杨(胡金魁之孙)。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展,中外众多嘉宾观展。右起任晓辰、马俊秀、霍静廉、马榆奇、Nancy(美国斯诺基金会名誉主席)、Sidne(美国斯诺基金会现任主席)、小君、立东、Sam(斯诺侄曾孙,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翻译、高敏娜(陕西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晓珊。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展,刘玉兰(刘志丹研究会会长,刘志丹八妹)在刘志丹、同桂荣夫妇画像前观看良久,对立东说,“想哥哥了!”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展,立东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尚亚宁教授夫妇交谈。她带伤坐轮椅仍细细观看每一幅画,令人感动。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立东与梁向阳教授(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延安市作协主席)探讨有关历史问题,意犹未尽。后建立微信联系深入交流探讨有关历史问题。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纪念斯诺诞辰120周年暨“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幕中外嘉宾合影。陕西省、延安市、新华社等领导、中国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峰、延安红星园创始人马逸飞、不少院校领导专家学者、刘志丹研究会会长刘玉兰(刘志丹八妹)、Nancy(美国斯诺基金会名誉主席)、Sidne(美国斯诺基金会现任主席)、Sam(斯诺侄曾孙,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立东和胡杨、小君、晓珊等在场。 图 2025年5月31日延安红星园创始人马逸飞先生与立东合影。 图 2025年5月31日延安红星园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研讨会暨“画说红星闪耀”画展欢迎晚会,左起小君、孙华(北京大学教务长、中国斯诺研究中心主任)、立东、晓珊、霍静廉(画展文案主笔)合影。 图 2025年5月31日延安红星园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研讨会暨“画说红星闪耀”画展欢迎晚会,左起立东、Nancy(美国斯诺基金会名誉主席)、Sidne(美国斯诺基金会现任主席)、Sam(斯诺侄曾孙,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 图 2025年5月30日飞抵延安机场,参加延安红星园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研讨会暨“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左起立东、兰艳(红星园总经理助理接机)、晓珊、小君。 图 2025年6月2日立东与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主任胡宗峰在延安红星园合影。 图 1936年7月中旬中央交际处长兼外交部招待处长胡金魁于保安,斯诺拍摄,载于《红星照耀中国》。7月8日至10月19日胡金魁在毛泽东、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接待并陪同了斯诺首次访问陕甘宁红军102天全过程。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和《红色中华散记》两本著作中几十次提及老爹胡金魁全程陪同他访问期间同行、同住、同吃、同工作的详细生动的情景。 图 2025年6月1日延安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开展,在立东据斯诺拍摄的胡金魁照片之画像前,立东与胡杨合影。 图 2025年6月13日上海复旦大学“埃德加·斯诺到陕北采访的历史考证”讲座公告。 图 2025年6月13日立东在上海复旦大学“埃德加·斯诺到陕北采访的历史考证”讲座现场。 图 2025年6月13日复旦大学讲座结束时,博导朱鸿召教授、立东与众博士生们合影。站立者左起上海社科院王成至博士(本文合作者。闻讯前来参加讲座)、采访讲座的一条团队编辑焦淑嫣、晓珊、一条团队摄像、朋友孙德华、复旦大学博士、博士、博士张欣(为立东讲座制作解说图片影像帮助极大)等合影,小君拍摄。 图 2025年6月14日在苏州,左起小君、沙玲(中信国安党委副书记,对立东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和立东议谈《画说那时红星闪耀》画集。 图 2025年6月15日,继采访复旦大学讲座,一条团队到苏州采访立东有关1936年胡金魁与斯诺的交往,及其背景抗日战争等相关问题。好朋友沙玲到现场探访。 图 图 2025年6月15日一条团队在苏州立生公司立生艺术空间,采访立东作画。 图 2025年6月15日一条团队在苏州立生公司立生艺术空间,采访立东作画。立生艺术空间创始人小君在旁观看。 <b>5,以笔作枪的抗日英雄鲍威尔。</b> 鲍威尔在华期间,经历了1931年9·18事变,从那时起,便与日本人在外交、宣传等方面一直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以笔为枪,写过许多揭露日本侵华真实情况的文章,遭至日本人对他的极度痛恨。<br>1940年7月14日,日军要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驱逐6名外籍记者,鲍威尔名列其中。<br>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密勒氏评论报》遭日本人查封。<br>12月20日,鲍威尔在都城饭店的寓所内被日军逮捕,关押在虹口北四川路大桥大楼改建的监狱,次年又转移到江湾监狱,鲍威尔遭受日本人的残酷虐待,在狱中罹患严重的脚坏疽,双脚残废不能行走。<br>1943年,作为美日之间的交换战俘,被美国政府解救回国。<br>请注意“战俘”这个概念,作战被俘者,才可有此称谓。<br> 图 1942年《生活》杂志上刊登的报道,鲍威尔躺着的照片。是摄影记者拉弗依在回国的船舱上拍摄的(来源:The State Historical Society of Missouri)。请注意鲍威尔已残废的脚。 图 抗日英雄鲍威尔画像。立东作于2025年7月26日。收入立东创作的《中国抗日英雄》画集。并收入立东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编年史》。 图 鲍威尔画像照片。 <b>二,鲍威尔回忆录有关章节及论述,可旁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是1931年9·18事变。</b> 鲍威尔回忆录《My Twenty Five Years in China我在中国二十五年》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尤其他亲历过中国1931年9·18事变,及之后多年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对当时的中日关系,及国际局势皆有客观、正确的看法。<br> 与成至探讨之后,认为鲍威尔在回忆录中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或没有从他亲历的丰富历史资料中提炼出“第二次世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就是1931年9·18事变”这个概念,但是,其回忆录第三部分标题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及紧跟其后的小节标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以及内容,已可使人对于“1931年9·18事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时间,产生相关联想。<br>这,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是1931年9·18事变”的创新概念,可作为来自80年前美国人的旁证,<br> 图 鲍威尔回忆录,<br>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br>18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br> 所以,可以这麽看,以1945年讲座形成的回忆录,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的时间,与“1931年9·18事变”之关联,美国人鲍威尔早在80年前,已做出了提示。 <b>三,一颗深埋了80年的种子,应该使其破土,成长。</b><br><br> 图 2025年7月25日,上海社科院王成至博士发给立东鲍威尔回忆录“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之第193页。 请注意下列【】内页面有关9·18事变当时的具体内容,尤其红色标记加粗的文字。<br><br>【20分钟内,竟然通过了所谓被中国方面破坏了的铁路路段!为了自圆其说,日本军方推出了一名证人。该证人是那趟列车的乘务员,他证道,当列车通过那路段时,他曾经感觉到“轻微的震动”。日本方面环小心地保存着那三根炸烂了的枕木,一段三到四英尺长的弯曲的铁轨,以及一块扭曲了的铁轨夹板。这些东西摆在沈阳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本庄繁将军的办公室里,足足陈列了好几个星期。为此,有人感到难以理解:日本人既然已经明目张胆地大举进攻,而且目标十分明确,为什么还要如此煞费苦心地去掩饰他们的侵略行径呢?<br>在沈阳,我还发现了其他的证据,显示出日军夺取沈阳的方法。在寻访日本人经营的照相馆时,我发现了许多照片,上面都是身穿平民服装的日本兵,扛着步枪,佩着臂章。据在沈阳的一些西方商人说“九·一八”事变前几天,沈阳街上突然增加了许多身穿平民服装的日本“游客”。事实上,日本军方早已指令数千名伪装成平民的士兵,偷偷潜人沈阳;当听到动手的信号时,他们就可以立刻占领所有的战略要地。果然,1931年9月18日的晚上10时左右,他们完全实现了原定计划。我们最好记住1931年9月18日这个日子,因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开始!<br>我写了一篇有关日方以便衣军人侵占沈阳的内幕报道,并且附上了在沈阳的照相馆里找到的相关照片。这篇文章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上登出来后仅仅几小时,日本军方就派人在沈阳街上大举搜查所有的照相馆,没收了所有的日本便衣军人的照片。<br><font color="#ed2308"><b>分析日本攫取中国东北的技巧,就会发现希特勒也在以同样的方式窃取别国的领土,他只是一个模仿者,而不是发明者。</b></font>日本人声称,他<br>193】<br>立东注:这里鲍威尔对比了德国希特勒与日本,并给出了无比正确的结论:<b><font color="#ed2308">希特勒“只是一个模仿者,而不是发明者。”</font></b><br>立东完全可以解读为,二战真正的发动者并非希特勒,而是希特勒所模仿的日本。日本才是二战真正的发动者!<br>由此当然可以推论,二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就是1931年9·18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中国奋起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时间。而非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时间。<br><br>完全可以把鲍威尔回忆录所作的提示,看作是80年前这位美国先知埋下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含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的时间,就是1936年9·18事变日本侵华,中国开始反抗日本侵略的时间”呼之欲出的潜在概念。<br>这颗种子,现在应该使其破土,成长起来。使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纠正西方以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为二战开始时间的错误。<div><br></div> 事在人为,只要可以想到的,就可以去做,只要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br><br>例如立东为斯诺,和他首次采访陕甘宁红军采访过的百多位红军人物画像,想到了就做,努力不懈几年,画出百多幅画像,结果画集和画展影响中外。 图2025年6月5日,延安红星园创始人马逸飞先生引导美国犹他州大型学生访问团参观红星园“画说红星闪耀”画展。视频截图。 图 2025年7月,红星园创始人马逸飞先生陪同多国友人到延安红星园参观“画说红星闪耀”画展。中间80岁年长女士是原美国乒乓外交球员之一Audrey Bomse,及科琳娜·穆林(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系讲师)、布拉希姆·努阿巴赫(美国巴德早期学院阿拉伯与中东研究系讲师)、马韬(西北大学中东所教授)、婉澜(西北大学中东所讲师)等人。 红星园的画展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向人们讲述斯诺和红军的具象化的历史故事,必将持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影响更多的中外人士。<br>立东对于西方把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二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的错误,由中国人改正为正确的二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是1931年9·18事变日本入侵中国,中国开始反抗日本侵略的时间,是充满信心的。<br>历史客观事实是二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自1931年9·18事变中国开始反抗日本侵略开始,到1945年,持续了14年,而绝非自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到1945年,只持续了6年。<br>这个信心,基于最近得知鲍威尔80年前深埋的一颗种子,基于世界众多有识之士包括罗斯福、丘吉尔等人在内普遍具有的良知的土壤,则更强了。<br> 图 2025年5月31日延安红星园书法家马俊秀送给胡杨的墨宝“尽志无悔”。 附:链接<div><br></div><div>https://www.meipian.cn/5evcnc1t</div><div><br><b>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r>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br><br>胡立东<br><br>2025年7月18日</b><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