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维也纳之一

MGC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常州市新北区的面积相当;人口约202万人。这座多瑙河畔的帝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1137年,是奥地利公国的首邑,1278-1308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1438年-1806年始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1804年,它成为奥地利帝国的首都,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后,维也纳仍是双首都之一。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城市,每年吸引国际游客超7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5亿欧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的街巷像一座露天艺术博物馆,砖石与青铜的雕塑随处可见,繁复的浮雕在阳光下投下细碎阴影,每一道石砌的肌理都藏着中世纪的虔诚。街边巴洛克的建筑上布满了各种浮雕和雕塑,廊柱间的神话人物雕像衣褶流转,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石座上走下来,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一、美泉宫及花园:</p><p class="ql-block"> 美泉宫是奥地利最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之一,美泉宫的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这里最初是一片沼泽地,因发现一处富含矿物质的美泉而得名。156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在此修建了一座狩猎小屋,并将这片区域主要作为皇家狩猎场。</p> <p class="ql-block">1.1、美泉宫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717-1780)在位期间,将美泉宫定为皇家夏宫,扩建了宫殿主体、花园及附属建筑,使其面积扩大至约2.6万平方米,拥有1441个房间(其中45间对公众开放)。是仅次于凡尔赛宫的欧洲第二大宫殿。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展现欧洲王室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台球厅(Billiards Room):核桃木护壁镶板,洛可可风格镀金装饰,位于二楼入口处,是等待皇帝接见的前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弗朗茨·约瑟夫与茜茜公主的套房,</span>19世纪,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奥匈帝国皇帝)常居美泉宫,他在位期间(1848-1916),美泉宫见证了奥匈帝国的鼎盛与衰落。1854年,他与茜茜公主的婚礼庆典便在此举行。这是他们的寝室,<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白色锦缎墙面搭配黄檀木家具,洛可可复兴风格;</span>上面是挂在房间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弗朗茨和茜茜公主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的小会客厅,用于接待重要客人和小规模的政治会晤等。墙壁上挂满了肖像画,画框带有金色装饰,彰显庄重与奢华。水晶吊灯气势恢宏,地板是精致的拼花木地板,和整体的华丽装饰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这是皇室小餐厅,整个房间呈洛可可风格,墙壁上有着精美的金色雕花装饰,纤巧华美。铺有白色桌布的餐桌和红色天鹅绒软垫金色框架的椅子,色彩对比鲜明。从桌上精美的餐具和玻璃器皿 也可看出皇室用餐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  大罗莎房(Large Rosa Room),它是因艺术家约瑟夫·罗萨(Joseph Rosa) 而得名,他在18世纪60年代受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委托,为该房间创作了十五幅风景画 。因此也称“小画廊”,<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于家庭庆典(如生日晚会等),是皇室成员日常聚会的场所。</span>这个房间的窗户是观赏美泉宫花园的绝佳视野,可将花园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大画廊(Great Gallery) ,俗称“镜厅”。美泉宫最著名和最大的房间之,长44米,宽10米,高13米 。 堪称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整面威尼斯进口镜墙与镀金雕花相互映衬,水晶吊灯折射出迷人光影,这里曾是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举办宫廷舞会和外交接待的场所,也是举行小型音乐会的理想之地,6岁的莫扎特就曾在此为特蕾西亚女皇献上维也纳首演。</p> <p class="ql-block">  镜厅的墙面以白色和金色为基调,24K金箔镶嵌的墙裙上,天使与藤蔓交织,细腻而华丽。房间里的水晶落地镜,相对而立,层层反射,使房间通透明亮,美轮美奂。天花板由意大利画家格雷戈里奥·古列尔米绘制的三幅大画所覆盖,描绘了玛丽亚 - 特蕾西亚时代的繁荣景象。色彩鲜艳,笔触细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  百万厅,被誉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房间”,四壁用质地坚硬且天然带有深褐色至紫黑色的印度玫瑰木与镀金木雕装饰,墙面共镶嵌了260块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的细密画,这些画作被切割重组后嵌入玫瑰木镶板的镀金椭圆形框架中,题材涵盖宫廷生活、宗教仪式等,是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用于接待重要宾客的私密场所。其功能介于正式国事活动与私人社交之间,既彰显了皇室威严,又营造出了亲切私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蓝色中国沙龙(Blue Chinese Salon),19世纪改装,墙面贴18世纪中国进口墙纸,213幅仿青花素描(多为皇室子女所作)模仿中国陶瓷;木雕框架绘成青花样式,整体呈现蓝白东方意境。是皇室举办小型音乐会与小型沙龙之处。</p> <p class="ql-block">  伊丽莎白皇后沙龙:是伊丽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接待私密朋友的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1.2、美泉宫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花园占地160公顷(约1.6平方公里),是欧洲巴洛克园林的典范,规模宏大、设计精妙,将几何美学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花园以宫殿正门为起点,一条长约1.2公里的中央轴线贯穿整个花园,终点是山顶的凯旋门(Gloriette)。轴线两侧严格对称分布着几何花坛、树篱和雕塑群,中央轴线两侧各有16尊希腊神话雕像(1777年),每尊高3.2米,基座刻有编号便于游客识别。</p> <p class="ql-block">  紧邻宫殿的大花坛,由彩色碎石铺成对称图案,四季更换花卉组合,面积达8万平方米,1765年就建成的暗渠系统可精准控制喷泉和灌溉,确保花园的鲜花四季盛开。</p> <p class="ql-block">  走过花坛,便来到了海神喷泉。这座巴洛克水景雕塑1780年竣工。直径18米的圆形水池中央,海神波塞冬手持三叉戟立于贝壳战车上,右侧跪坐海洋女神忒提丝,左侧依偎水精灵宁芙,四名人鱼驾驭海马破浪而出,象征哈布斯堡王朝对海洋的统治权。</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位于美泉宫最高点,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是为纪念玛丽娅·特蕾莎女皇1757年战胜普鲁士军队而建,这里是俯瞰美泉宫和维也纳城市景色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美泉宫花园里超过30万棵树木被修剪成10米高的绿墙,形成长达7公里的“植物长廊”,既分隔空间又营造视觉焦点,其规整的法式风格彰显了皇家园林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二、圣斯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p><p class="ql-block"> 圣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象征,教堂始建于12世纪,最初为罗马式风格;14世纪起,教堂向哥特式转型,17世纪内部装饰改为巴洛克风格,形成如今的混合风格。</p> <p class="ql-block">  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南塔于1359年由鲁道夫四世公爵主持建造,最终高达136.4米,为奥地利最高的教堂尖塔,也是世界第三高哥特式尖塔。北塔原计划与南塔对称,但因资金转向城防而中断,最终加盖文艺复兴式圆顶(高68.3米),形成独特的双塔不对称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18根哥特式柱将107米长的中殿分为三部分,主殿高28米,东西两侧殿高22.4米,营造出深邃的纵向空间。其巴洛克主祭坛位于教堂东侧,由马丁·约翰·施密特设计,这幅1447年的祭坛画以圣母加冕为主题,关闭时展现门徒群像,展开后通过分层构图揭示圣母生平。据说这幅祭坛画平时多数时候是关闭的,我们正巧赶上打开时,也是一种幸运。</p> <p class="ql-block">  位于教堂另一侧的“忧伤的耶稣”雕像仅呈现腰部以上形象,头戴荆棘冠冕,面容悲怆。周围环绕着描绘耶稣受难、埋葬与复活的浮雕和壁画,形成冥想空间,是中世纪晚期“痛苦基督”形象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屋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坡度达80度,积雪无法留存。</span>用23万片彩釉瓦覆盖110米长的屋顶,共10种颜色(黄、绿、黑为主),拼贴出了震撼的马赛克图案。北侧为维也纳市徽与奥地利国徽,南侧为哈布斯堡王朝双头鹰,象征皇权与城市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  从圣斯蒂芬大教堂坐电梯登顶,便将维也纳历史中心尽收眼底。 这是位于大教堂的西北方向(毗邻维也纳大学)的沃蒂夫教堂,1854年开始筹建,1856年动工,于1879年4月24日,即皇帝和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银婚纪念日当天举行了祝圣仪式。它的双塔高99米,是维也纳第二高的教堂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教堂的北侧(紧邻霍夫堡宫)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弥额尔教堂</span>。塔楼高66.4米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立面雕刻精美,镂空花纹与垂直线条突出,尖顶饰有金色十字架,</span>使得塔楼从各个角度看都极具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教堂的东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耶稣会教堂(又称大学教堂),其巴洛克风格等双塔高度相近,对称分布,整体造型庄重典雅,塔楼与白色立面形成鲜明对比,</span>顶部覆盖绿色铜质穹顶,尖顶饰有金色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 维也纳历史中心是维也纳老城的核心区域,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范围除了上述的圣斯蒂芬大教堂外,还有霍夫堡宫、艺术史博物馆、圣彼得教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很多建筑,每一处都承载着欧洲的历史、艺术与文化记忆。想要详细了解,且看下集美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nc1pzz?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401126&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https://www.meipian.cn/5fnc1pzz?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401126&share_depth=1</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