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与青海的梵天净土

龚建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 龚建荣 编辑 龚建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 971993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甘南与青海地区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播中心,其宗教文化融合了历史、艺术与自然风光,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这里的核心寺院有∶郎木寺、拉卜楞寺、米拉日巴佛阁、塔尔寺与马蹄寺等。这些寺院都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部分寺院还属于格鲁派的六大寺院。这里的每个寺院都有自己鲜明的建筑特色,为摄影爱好者增添了丰富的拍摄题材。(寺院内禁止拍照,故没有佛像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郎木寺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海拔近3500米,寺院建于1748年。白龙江将小镇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属甘肃碌曲县,建有赛赤寺;南岸属四川若尔盖县,建有格尔底寺,形成“一镇跨两省”的格局,呈现了藏、回两族共处的独特景象。‌‌郎木寺规模宏大,鼎盛时僧侣数量曾达数千人,近些年,僧人数量有所缩减,但两寺现有僧人也有近千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米拉日巴佛阁是安多藏区的一座最高建筑,一共有九层,故全称为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该佛阁兼具寺庙的功能,既是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宗教建筑,也是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佛阁内有格鲁派、萨加派等教派的祖师像,顶层的鎏金铜顶与壁画尤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卜楞寺作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约3.5公里)和6大学院体系,2025年8月发布的旅行平台信息,拉卜楞寺现有僧侣1500余名。寺内收藏上万件文物,包括鎏金铜塔、唐卡及珍贵法器。其建筑规模宏大,是甘肃、青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塔尔寺的名称源于“先有塔后有寺”的建造历史。寺院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历经扩建形成规模,鼎盛时期僧侣达3600名,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蹄寺是中国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国家4A级景区,始建于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以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藏族风情闻名,因传说中天马饮水留下的马蹄印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甘南与青海游除了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雪山、湖泊及大漠的自然风光外,还见证了这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从建筑艺术的形式看,拉卜楞寺、塔尔寺等代表性建筑群,既保留了藏式的传统结构,又融入了汉地歇山顶、斗拱等元素,形成了多民族建筑艺术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对佛教文化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但能理解“慈悲行”中“舍生饲虎”等佛教故事的核心内涵,愿人们在佛教文化中汲取对人生有益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8.1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