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闲云漫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交公粮是农村生活里的大事,承载着农户对国家建设的支持,也是生活中绕不开的重要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麦收刚结束,村子里便热闹起来。每家都按照人口数,精心准备公粮。大人们弯着腰,在打谷场上仔细翻晒麦子,让每一粒都能接受阳光的洗礼,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孩子们也没闲着,在一旁帮忙驱赶着啄食麦粒的麻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社干部也来到大队利用高音喇叭开始广播宣传交公粮的意义、公布当年收公粮的标准,要求社员(现在叫“村民”)按时按质准备好公粮。村里一下忙碌起来,家家户户开始最后的准备。交公粮的日子到了,各家把精心筛选、晾晒好的麦子装进麻袋,一袋袋扛上地排车。有黄牛的就套上黄牛,没有黄牛的,就人力拉着地排车向公社粮库进发,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长长的车队在土路上蜿蜒前行,颇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粮库,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等待交粮的地排车已经排起了一两公里的长队,像一条巨龙。我们找好位置,耐心等待。太阳渐渐升高,气温越来越高,每个人都被晒得汗流浃背。但没人离开队伍,生怕错过交粮的机会。轮到交公粮了,粮库工作人员手持检验工具,神情专注地检查公粮。他们抓起一把麦子,仔细查看颗粒饱满度,再用仪器检测水分,又把麦子放在手中揉搓,检查杂质。交公粮的人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生怕不合格,还得拉回去整理合格后再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6年6月1日起废止,由此全面取消农业税,至此,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交皇粮”、“农业税”、“交公粮”宣告全面结束,但那段经历、那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精神,永远刻在记忆深处 ,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