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老师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彭桂生“书馨轩”</p><p class="ql-block">美篇总第142期</p> <p class="ql-block">镌刻在朱河中学70级初中岁月里</p><p class="ql-block"> 烛光里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作者:彭桂生</p><p class="ql-block"> 蜡烛,燃尽自身,却将光明毫无保留地倾洒、照亮他人的世界,这般无私奉献光和热的特质,恰似人民教师的精神写照,恰如其分,深入人心。回首往昔,70年代中期,我踏上了第一届监利“共大”(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师的岗位,尽管这段经历短暂,不到一年便调入县水利局,可那一刻的抉择,让我真切地体悟到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之重。此后,中学时代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音容笑貌、人格魅力,时常在我心间浮现,他们宛如璀璨星辰,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成为我汲取力量的无尽源泉。</p><p class="ql-block"> 记忆回溯到那个特殊时期,“文革”动乱暂告一段落,陷入停课闹革命混乱的朱河中学,在1970年迎来了复课的曙光。我们这些被时代浪潮耽误了两年学业的小学毕业生,怀揣着好奇与憧憬,踏入了朱河“东方红”中学的校园。我被分在初中6排,班上的同学大多是朱河下街一同长大的发小,熟悉的面容,让陌生的校园多了几分亲切。</p><p class="ql-block"> 入校后,一场全校师生大会令我印象深刻。会上,召集人罗康臣校长发表讲话,这是我第一次聆听校领导发言。罗校长身形高大,气质儒雅,讲话时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文采斐然。我听得如痴如醉,仿若置身于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精彩之处,还赶忙用速记记录下来,那字字句句,至今仍在我心头回荡。后来,罗康臣校长上调县城,工作成绩卓著,离休后也未停下脚步,活跃在文苑诗坛,担任《监利诗刊》主编、监利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南湾诗选》,作品屡屡在省市诗刊发表,为监利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堪称教育界的楷模,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铭记。</p><p class="ql-block"> 在初中6排的时光里,先后有刘礼福、袁正莲和陈大石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前两位教语文,后者教英语,三位老师教学风格各异,却同样知识渊博、认真负责,恨不得将满腹学识一股脑儿传授给我们。袁正莲老师戴着近视眼镜,端庄秀丽,知性高雅,虽不苟言笑,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她对待学生宽严相济,教学上更是一丝不苟,课堂讲解耐心细致。彼时,学校开展“兵教兵、兵教官”教学活动,选中6排作为试点,还让我作为学生代表尝试授课。袁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备课、预练,给予我鼓励与支持,让我有勇气登上讲台。面对平日里一同学习的同学,我瞬间从学生变身“老师”,紧张之感不言而喻。好在两节课下来,同学们积极配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赢得了听课的校领导潘传凤和杨钧洪主任的称赞。</p><p class="ql-block"> 那时,贫宣队进驻学校,参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也注入了一批年轻的工农兵教师。其中,黄春芳老师教我们语文。他曾投身军旅,又就读师范,身材魁梧,嗓音洪亮,知识储备极为丰富,才华横溢。他对我的学习和成长关怀备至,常与我促膝长谈,教导我多做笔记,掌握速记技巧,积累成语知识,还叮嘱我每日牢记一条,积少成多。直至我毕业下放老江河渔场,他还赠予我一本日记本,扉页上题着“桃红李郁枝枝鲜,春送鸿鹏逞江边;舌耕鹪鹩且稍瞻,缎秀前锦柱九天”的诗词。这本日记本,我视作珍宝,珍藏至今,那些诗词与老师的谆谆教诲,早已铭刻在我心底。</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始终难以忘怀在学校写作组时,对我们悉心指导、笑容可掬的姜荣华老师;唱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登上讲台的周家英老师;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讲课妙趣横生、声洪嗓大的蔡家成老师;风度翩翩、亲切和善、诲人不倦的刘永福老师;还有性情耿直、耐心讲授单词和句型的广东籍英语教师兼班主任陈大石老师……初中两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这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告别校园,奔赴广阔天地,恰似振翅高飞的雄鹰,开启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在我心中,教师的职业崇高而神圣,“老师”这一称呼光荣而美好。烛光里的老师,宛如默默燃烧的蜡烛,耗尽心血,将生命化作光明,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他们甘于清贫,耐住寂寞,身处三尺讲台,心系万千学子,践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正因如此,人们毫不吝啬地用蜡烛、火炬、园丁、人梯、人类灵魂工程师等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我虽因种种原因,走上行政岗位,与心心念念的教师岗位失之交臂,至今仍觉遗憾,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拜与敬仰从未改变。无论在职时,还是退休后,我都以教师的情怀和风尚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愿如春蚕般,发挥余热,书写无悔人生。</p><p class="ql-block"> 于2025年8月14日</p><p class="ql-block">(作者系监利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党员干部,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荆州市诗联学会常务理事,监利市文联委员,市作协理事,市集报协会顾问,著有文学专集《兰桂生香》)</p><p class="ql-block">(此文载《江汉纵横》网络媒体)</p> <p class="ql-block">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谨以此篇献给那些爱岗敬业、孜孜不倦、乐于奉献、在职和退休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亲们关注与鼓励!祝大家开心快乐,健康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