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北方人,馒头是我喜欢吃的主食之一。现在更喜欢买馒头,这是因为现在的面粉更精细,买馒头既方便口感也更好。即便是自己蒸馒头,用酵母粉发面也很方便。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里蒸馒头的情景。</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那时候粮食都是定量供应的,面粉不如现在的精白,能吃到“八五粉”、富强粉就不错了。馒头是每天的主食,但没地方买,只能自己蒸。</p> <p class="ql-block">蒸馒头是个精细活,也是个技术活,更是个经验活。经过常年的参与和目睹,我对蒸馒头也是非常的了解。在蒸馒头的过程中,和面、揉面、使碱、蒸的时间把握等都是由父母做的,多数时候我只负责拉风箱烧火。记得蒸馒头的关键一道程序是使碱。蒸馒头之前要预先用水浸泡发面引子,用手搓成糊状,再与面粉搅和在一起,加水后揉成软硬合适的面团并放置几个小时,待面团完全发起来后,放入一定量的食用碱揉匀。然后要对碱使的是否合适进行验证,方法很简单,揪下拇指大一小块儿面团在火上烤个半熟,掰开闻一下,如果味道发酸就说明碱放少了,再适度增加一些碱,颜色发黄则说明碱放多了,适度增加一些面粉。如果碱放的恰到好处,蒸出来的馒头也是蛮好吃的。每次蒸馒头都得留下一小块儿面团,为下一次蒸馒头准备引子。</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一般家庭的厨房都很简陋,记得我家厨房很小,除了案台、灶台、风箱外就是一些餐具,印象最深的是那口黑黑的、大大的铁锅,一锅饭足够一家五、六口人享用。这口铁锅配的蒸笼是竹木材质的,两层蒸笼蒸一次馒头够吃几天了。那时没有冰箱,为了防止老鼠偷吃,一般会把馒头装在一个篮子里,盖上一块儿干净的白布,把篮子吊挂在空中。由于放置时间较长,馒头会慢慢变干,吃的时候就只好把干馒头掰开泡在稀饭里。如果有轻微发霉的,就把发霉的表面去除掉再食用。</p> <p class="ql-block">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蒸包子,有小孩的家庭还会蒸各种花馒头。我父亲曾为我们捏小老鼠、小鸟等动物形面人馒头,还在面人上点上些颜色,逗我们开心。那时候过年既简单又有情趣。</p><p class="ql-block">在粮食定量供应的时期,每个月按配比买面粉和大米等细粮外,还常常搭配一些粗粮,如玉米面、高粱米、豆类、红薯等,所以家里有时也会蒸玉米面粑粑吃,以节省一些面粉。玉米粑粑金黄金黄的,吃起来甜甜的,但毕竟是粗粮做的,口感较粗糙,偶尔吃一次尚可。</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粮食市场丰富,各种品牌和等次的面粉比比皆是,人们的饮食观念和习惯在悄然改变,一日三餐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能吃饱,更多的是讲究吃好和吃的方法,例如讲究“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营养搭配等。特别是过去的所谓粗粮,由于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天然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现在却变成了大众饮食中的香饽饽,而馒头早已不再是人们每天必须的主食了。</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代人的一些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了,比如爱吃的馒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8月15日于鄠邑)</p> <p class="ql-block">(说明:文中插图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