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称:芳草青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323694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因全村建筑几乎全部采用石头建成而得名,为明朝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繁衍之地,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藏于深山、独具特色的“石头王国”,是河北省唯一一处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6月16日,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探访了这个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口广场上的于谦骑马石雕,威风凛凛,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家石头村处在四面环山的洼地,山峦环抱,绿树掩映,不到村头见不到人家,素有“不到村口不见村、看见房子已到村”的说法。我们在离村不远处下车,经过一小段弯曲山路到达村口,村里的导游于女士(以下称于导)接待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村之前,于导先带我们参观了位于村口的石头民俗博物馆,并介绍了石头村的来历:先祖于谦在明代的“夺门之变”中被杀害后,家族被抄,家人被充军边疆。其子为躲避追杀,逃往井陉县南峪村隐居。明成化年间,于谦长孙于有道又携家带口迁居于此,当时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荒无人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于家人“与木石居,与鹿逐游”,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艰苦创业,开山辟地,凿石筑村,500多年来,以顽强的毅力在这片石头的世界里繁衍生息,从几户人家发展成一个石头村落,自于谦算起,至今已有26代了。村里95%的人都姓于,于导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就是土生土长的石头村人,是于谦的第23代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村现存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街3700米、石井1000多眼、石碑200多块、石头用具2000多件,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被誉为北方“石头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博物馆出来就正式进村了。走在光滑油亮的石路上,石楼石阁、石房石院、石栏、石桥、石井随处可见,真是置身一座石头构建的世界。和细腻婉约的南方古镇不同,这座完全由石头构建的村落处处展现着粗犷硬朗的风貌。幽深静谧的小巷内,隐约可闻犬吠。这一刻,时光好像凝滞,不由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不知有汉,无论魏晋</span>”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里的房屋多为四合院,门与门相对,户与户相连。村内的道路东西称街,南北为巷,不通的为胡同,整个村子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铺路的石头多是青灰色,石质坚硬,岁月的磨砺使石头圆润光亮,干爽洁净,走在上面,脚下发出轻轻而有韵律的“哒、哒”声,这声音让人心中泛起一股宁静、幽远的情思,感受到一种浑厚质朴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于谦纪念馆,这里主要展示于氏始祖、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于谦的丰功伟绩。收藏了大量关于于谦的历史资料和文物,让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院中的两棵柏树,青翠挺拔,郁郁葱葱。正房宽敞明亮,于谦的石像屹立在房屋正中央,他身着官服,手扶玉带,凝神沉思。站在塑像前,耳畔仿佛响起《石灰吟》的千古绝唱:“<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大明有于谦,何其幸也,他的浩然正气将流芳百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氏宗祠,也称“家谱堂”,是本村于氏家族供奉始祖于有道及其后裔的祠堂。根据习俗,于氏家族凡有添丁进口的,在大年初一前一天都要到家谱堂来报喜,生男孩送炮仗,生女孩送油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高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合楼院”,是</span>村里最具人文色彩的建筑,建于明末清初。墙上那块锈迹斑斑的牌子上写着“秀才院”,据说这座楼院在明清时期曾出过12名秀才,当时在这深山僻壤之地,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音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来到位于村东头的清凉阁,这是村子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横跨在古街上的三层阁楼,不打地基,没有填料,纯以大块山石层层叠叠搭建而成。整座阁楼看上去粗犷奔放,却丝毫没有沉重笨拙之感,令人啧啧称奇。据《井陉县志》记载:“清凉阁在县南十五里于家村,亦名三节阁。明万历九年,村民于喜春身大力强,家贫好义,独立兴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于喜春花费16年时间凿石垒阁,阁楼筑成两层后他因病去世,村民感其诚意,遂用砖木修葺了第三层,使阁楼得以封顶。数百年岁月悠悠而逝,清凉阁屹立不倒,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于家石头村令我深有感触。于谦曾以石灰为喻,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节操,他的后人用朴实坚贞的石头在荒野深山写下不朽的生存史诗。于家石头村,穿越岁月沧桑存活到今天,这是于家后裔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的奋斗精神的写照,也是先祖精神风范的遗存,它昭示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文明如何进步、生活条件如何优越,</span>人与生俱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开拓生活的精神与韧力,都不能遗失掉,这是人的生存之本。</p>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