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绮梦

戴吉安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戴吉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121271</p> <p class="ql-block">  在奉贤的老城厢里,古华园如一方静谧的时空容器,亭台楼阁映着池水,曲径通幽藏着岁月,它是江南园林的精巧复刻。</p><p class="ql-block"> 进入园内有一大型照壁,照壁上刻着醒目的“古华园”三个字。由于公园建在“古之华亭”之地,所以命名为“古华”。 </p><p class="ql-block"> 照壁的背面是大型青石浮雕。浮雕中央上方是孔子唯一的江南弟子言子讲学的场景,奉贤县名“为奉言子之贤也”,体现了奉贤人崇文尊贤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  公园小巧精致、景色秀丽,在公园内可以看到很多江南园林标志性的亭台楼阁和花草树木,非常有明清建筑温婉、古朴、典雅的感觉,让人有一种身心愉悦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上海知青来奉贤插队,在这片土地上插秧、劳作,把青春播撒在田间。那时古华园尚未建成,但它所在的南桥地区,正是知青们生活劳动的主场。</p> <p class="ql-block">  公园构思独特,拟自然山水。小桥流水间亭、台、楼、阁密布,花草树木相缀,形成了具有清明建筑风格特色,给人以清静、舒适、完整的优美形象。园东西呈长方形,一个占全园总面积近17%的园湖横卧公园中部。</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绿地占有量为63%,水体面积为22%,园内花木品种繁多,是大家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去处。园中有东西两湖,周有环河围绕,流水绕园,处处是江南。公园里还有22座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桥梁串连起了整个园区。</p> <p class="ql-block">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古华园落成。它不仅是对江南园林文化的传承,更在不经意间成为知青群体回望青春的精神地标。许多当年在奉贤插队的知青,会特意回到这里,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池一桥,都能勾起他们对那段岁月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公园在构筑上也完美融入了奉贤历史上众多的典故,迁入和再造了大批历史建筑,使公园具有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韵和江南水乡景象。这些带有历史文化印迹的景点,使古华公园展现出了一派古朴、典雅的历史文化风采。人们在此寻游考古,自有别样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  古华园的静谧,恰与知青岁月的炽热形成奇妙的呼应。那些曾在田间挥洒汗水的青年,如今已两鬓斑白。但当他们站在园中的“南塘第一桥”和“晚晴轩”时,望着水中倒映的亭台,感慨着这夕阳余晖的诗意和对青春岁月的温情回忆。</p> <p class="ql-block">  当风吹过园内的竹林,沙沙声里仿佛还回荡着当年的青春誓言。有些岁月,即便隔着时空,也依然鲜活如初。现在,这座园林便成了那段燃情岁月的见证,把知青与奉贤的缘分,悄悄藏进了亭台山水里。</p> <p class="ql-block">  古华园落成后,成了知青回望青春的寄托。重返故地的他们,看园里的桥、池、草木,总会想起当年田埂上的汗水与欢笑,想起和乡亲们结下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古华园,仍是奉贤人休憩的好去处。只是对许多知青而言,这里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段无法磨灭的生命印记。它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与奉献,也记录了城市与乡村的交融共生。</p> 古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