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朋友发来一个短视频,一位女子在草地树林间边行走边说:“以为是玄学,结果是科学。原来光脚踩草地,不是按摩脚底板,而是吸收大地负离子,拍走体内静电,老树下打盹不是躲太阳,而是吸收树木释放的,天然抗菌物资,提升免疫力,在溪流边不是犯傻,是因为水流声能调节,脑波频率缓解焦虑。原来最高级的能量场,一直都是免费开放的。”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从小在乡村生活的我,不能长久远离开草木森林。只有常回野外,重温草木气息,聆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沐浴林中清新空气,才能敞开心肺呼吸吐纳,松开手脚五官束缚,自由放逐被禁锢的心灵。在森林中,大自然的洪荒之力注入身心,让人满血复活,激荡起澎湃新能量。为什么今天有越来越多都市人群走向山野,他们大概和我一样,除了看风景,更重要的是要到山野中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链接,焕发被水泥丛林被压抑的天性,找寻到生命的粗粝质感。当人与自然紧密交融,机体和情感恢复孩童般敏锐,清晰感受饥饿、疲劳、疼痛带来的生命体验。在攀登和穿越途中,你的体能和意志经历了多严酷考验,登顶或抵达后就会收获多大痛快淋漓。</p><p class="ql-block"> 草木是人类芳邻。山里人靠山吃山,四季草木有果实、块茎、花叶为你疗饥。春天的荠菜、马兰头、苦叶菜、蕨菜、胡葱不一而足,到了野外就有采不完的野菜。地下的野山药、葛根、蕨根滋补、清热、美味。到了秋冬时节,野山桃、野葡萄、野柿子、野山楂、五味子,漫山遍野的野果子数不胜数。 </p><p class="ql-block"> 人一旦有七伤八病的,草木就化身疗伤的仙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山里人说,不识货的遍地是草,识货的满山是宝。漫山草木都是治病救人的灵药。村里人很少上医院看病,人人都认识一些草药,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之类常见病,就立马上山采草药医治。父亲几乎不上医院,说医生都喜欢夸大病情唬人。我还常笑父亲固执、不信科学,但等我阅历多了,就越发觉得父亲的固执并非无理。以草木为芳邻,熟悉她们、热爱她们,她们就会在你生病受伤时帮你解除痛苦。</p><p class="ql-block"> 今天,懂草药能看病的老人大都离世了。年轻人只相信医院,觉得土方草药不靠谱。人们有点毛病就只能求助医生。好在父亲留下治疗消化不良、头疼脑热、久咳不愈、肠道梗阻的几个验方。家里人遇到这些疾病,就无需麻烦医生。亲戚朋友愿意相信,也会像父亲那样无私分享给他们。</p><p class="ql-block"> 闻香识女人,嗅味知草木。每个人的瞳孔、指纹具有唯一性,人的体味也是唯一的。为什么谈恋爱有人一见钟情,处朋友有人一见如故?有人谈恋爱却强扭的瓜不甜,长期在一个单位却总话不投机半句多?西方人用星相来解释,中国人用生辰八字和命相来解释。其实中国成语早就泄漏天机,叫“臭味相投”。这成语今天带有贬义,比喻品行不端者喜欢混在一起。其实原本是中性词,“臭”在古汉语中念“xiu”,香、臭、腥、臊等所有气味都叫做“臭”。《易经》“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说的都是香味。所以“臭味相投”是指“对味”的人相互吸引。科学研究,体味的确是决定人们能否情投意合的神秘力量。这个体味就是“荷尔蒙”,男人源于睾丸激素变种,女性与雌激素有关。更深入研究,男女体味偏好与基因有关,MHC基因差异越大,通过体味形成潜意识吸引也越大。</p><p class="ql-block">每种草木也都有自己专属气味。同一草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生长环境和气候季节,还会产生明显变化。我小时候,上山放牛、砍柴、拔猪草、挖草药、种庄稼,大部分时间都与草木打交道,就学会闻味知草木的本领。春天土地上初露的嫩草、枝头刚萌发的叶芽气味是恬淡的,带着柔和安宁的暗香。等到花朵绽放,鲜花散发出甜蜜味道,吸引昆虫为它传播花粉。村四周山坡上生长着几百棵板栗树,初夏时板栗树长出一簇簇长长的花序,花粉随风四处飘散,整个村子都充满动物精液般的浓郁气味。走进夏日绿荫匝地的林中,草木气息浓郁袭人,烈日暴晒下气味更加浓烈。如同青壮年人类的强大荷尔蒙,生长素爆棚的草木也在这个季节疯狂生长。到了秋日,草木将养分输送到果实或根部保存,落叶草木的枝叶变得疏朗,但枝头的果实香味甜美浓郁。秋冬时节常绿草木将养分储存叶片上,叶片就变得厚实,颜色成了墨绿,香气也内敛而厚重。无论什么季节,森林中有新鲜草叶气味,有枯枝败叶味道,有散落遍地的蘑菇香气,还有被风雨、鸟兽、人类损伤枝叶散发的特殊味道。整个森林就是斑斓迷人的气味空间。</p><p class="ql-block">森林世界看似繁复其实有序。占据高层空间的乔木、栖身中层的灌木以及底层杂草、苔藓,它们按自然法则分享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形成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复杂生态。微生物、昆虫和飞禽走兽也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循环。草木枝叶是各类昆虫的食物,落叶枯草腐败成了土壤中蚯蚓的食物。树枝、落叶的养分滋养林中千百种菌菇,鲜美的蘑菇虫子、鸟兽和人类都喜欢吃。蜂和蝴蝶以花蜜为食,采蜜时顺便帮助草木完成了交配。鸟兽吃下食物果实,果核随它们迁徙实现了传播。动物粪便、尸首重新回归土地,完成物质能源循环轮回。如果地球没有重大气候变化和地质地貌剧烈变动,以及外来生物或人类活动打破平衡,森林生态就能长期保持动态稳定。</p><p class="ql-block">“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山野森林永远令孩童着迷。无论中西方童话故事和中国民间传说,大量故事都是森林中发生的。这丝毫也不奇怪,因为森林就是一个景色变幻、鸟兽出没的奇幻世界。我曾研究金华黄大仙文化,这位享誉港澳东南亚的神仙,是在金华北山丛林中吃松子、灵芝,饮山泉水,潜心修炼最终羽化成仙的。在西湖与许仙人妖情未了的白蛇,也曾在峨眉山密林中修炼千年。至于白雪公主,是在森林中七个小矮人帮助下,王子以真爱之吻破解毒苹果诅咒过上幸福生活的。蓝精灵在广袤安宁的原始森林中,斗智斗勇战败格格巫,继续过上了快乐生活。缤纷的草木、神秘的森林,总能激发人们的童心和幻想。</p><p class="ql-block">人类永远离不开大自然。人不仅需要草木的能量滋养,也离不开对草木的情感依赖。如果长期远离草木,人的心情一定是灰暗郁闷的。在古人想象中,最自由快乐的人叫神仙,所谓“神仙日子”、“神仙眷侣”。神仙一定是住在山林里,与草木鸟兽为伴的。所以,古人喜欢归隐山林修身养性。严子陵谢绝光武帝刘秀之召,隐居富春江畔,过着"一竿风月,一蓑烟雨”逍遥日子。竹林七贤聚山野竹林之下,“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肆意酣畅、逍遥自在。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解印辞官过起归隐生活。</p><p class="ql-block">至于那些贵族们,他们既想亲近草木自然,又不想放弃生活享乐。他们想出两全其美办法,就是在城市或者近郊,模仿山水名胜来建造园林别墅,搜罗奇石堆叠假山,筑坝引水形成湖面水池,高低错落处种上嘉木芳草,树木成荫处有屋舍楼台,水岸岛屿中有水榭亭阁,水中游鱼虾、草木藏灵兽、枝头栖飞禽,五虫生灵都在一起嬉戏而乐。他们希望一辈子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声称要终老林泉。</p><p class="ql-block">当代社会,城市发展机会多、生活丰富多彩,过不惯乡村辛苦单调生活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城市,城市开始快速膨胀。但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更需要好的休闲环境,在绿色草地、茂密树林中舒缓压力、放松身心。</p><p class="ql-block">杭州地形三面云山一面城,钱塘江、运河和众多内河形成的纵横交错的水系,成为杭州山水城市的绝佳架构。因为有白居易、苏东坡在西湖上用一株桃树一株柳,种出绝美的白堤和苏堤的示范,杭州的园艺师水平不俗,他们最懂如何将自然山水引入城市,也最懂利用草木习性,构建起一座森林城市。于是,西湖、湘湖、西溪湿地、运河两岸都成了开放景区。城市盖到哪里,森林草木就延伸到哪里,整座城市就生长在茂密的森林里。杭州人开窗见绿,春赏百花争艳,夏听柳浪闻莺,秋日满城桂香,冬去花港观鱼,终年与草木为邻。这也是我当年选择到杭州生活重要理由。</p><p class="ql-block">父母去世后,子女将他们安葬于金银坑坡地上。这里是村里草木最丰茂、风景最好的地方,也是父亲生前开垦和耕耘的土地。父亲是解放前的中学生,参与过共和国建国初期工作。他一生务农却最爱读书习文,总希望子女耕读传家。父母亲墓地正对远处的笔架山,墓前不远一口水塘状若砚台,背后来龙山宛如一支遒劲挥洒的巨笔,正好是父亲心仪的风水宝地。父母生前喜欢香榧和桂花,我们就在墓前种了一排桂树,在周围种满苍翠欲滴的香榧林。父母一辈子辛劳,从没有好好休息。现在终于可以在山川拱秀之地,以嘉木芳草为邻,长长久久地休息了。</p><p class="ql-block">人一生中认识的人很多,真正的朋友却很少。人与人之间会勾心斗角,草木却永远不会负你。只要它还在,就会一直默默陪伴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