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记忆

霍振平

<p class="ql-block">  “母校”是一个富有深厚感情色彩的词汇。母校可比喻为孕育成长的摇篮,指引方向的灯塔,滋养生命的沃土!!!</p><p class="ql-block"> “同学”的核心含义是指共同学习环境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同学作为特殊的人际关系,既象征着我们共同成长的情感纽带,也承载着情感联结与文化象征意义。特别是远在异地他乡同在一个地方的同学就更难得、同学情谊更珍贵、更值得维系和保持!</p><p class="ql-block"> 在微博中看到母校义合中学新貌的视频,我感慨万千,思绪汹涌,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然而生!老师、同学、教室、宿舍、露天饭场、朝阳沟农场在脑海中浮现!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田晓霞、李红梅、田润生的生活经历、爱情故事唤起对母校的美好回忆、难忘时光,可忘却,难以忘却。</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母校~义合二中留下我们青春的记忆!两年半的高中时光,在饥饿中度日,在艰敖中挣扎,在开门办学中虚度光阴,两年半的时间,其中一年半的时间在朝阳沟里担粪、打坝、修梯田。那个时代我们在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工、学农,因没有恢复高考,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校在黑暗中摸索教学之路,学生在迷盲中探寻人生航标。当年我们看的电影是《决裂》讲的是“马尾巴的功能”,我们学习的榜样是“造反派头子”黄帅,我们心中的偶像是“零蛋先生”张铁生,我们在学校学数理化是走过场,学工、学农是衡量学生优缺的硬指标,寒暑假没作业可作,有农活可干,砍柴、放羊、打猪草个个都是能手。</p><p class="ql-block"> 76年打倒四人帮,77年恢复高考,本应77年冬季毕业因教育体制改革我们这届延长半年改为78年夏季毕业!幸运的是赶上了高考,有了考大学的机会!不幸的是开门办学拉下的知识空缺无法在短时间补上,大学校门我们忘而生畏,想而却步!7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考上三名从中角来的同学:郝宪武考到西安公路学院,霍勇、张鹏书考到愉林师范。考上的人数虽少,但影响深远,感召力极强!这是时代的安排,我们是时代的产物无法抗拒,更无法决择,只能服从命运的安排!有条件的、家庭条件好的通过复读、再复读最终考上大专、中专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大部分同学回乡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部分男同学通过入伍参军走出故乡走进军营,幸运的是部队提干制度的改革,他们赶上军校恢复招生的机遇,有机会走进军校,从而提干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的同学回乡当了民办老师后通过努力,教书育人转为公办老师成为一名园丁!女同学中有背景、有在外面工作的家人或亲戚可投靠找个工作,没背景,没出路的只能背井离乡远嫁他乡从而摆脱贫困。这也是时代的安排,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交响曲。笔者再此不详细述说!</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进入花甲之年,有的即将迈进古稀行列,变成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抱孙子背外孙又成为我们的使命!好在计划生育我们大多数是一个孩子,个别有两个或三个。所以当了爷爷奶奶却又变成了孙子,累却心甘情愿,乐在其中,这也是命运的安排,时代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用三句话概括:生在困难的期,长在动乱年代,赶上改革春风!童年时期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糠咽菜,上学的时候赶上十年浩却没学到多少知识,赶上改革时期,运气好的抓住了机遇改变了命运,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有质有量!大部分同学只能接受现实的安排听天由命!!</p><p class="ql-block"> 零八年国庆期间第一次高中同学聚会。天一饭店的羊肉河捞可口美味终生难忘,回母校的路坑洼不平印象深刻,会议室的师生见面会隆重热烈情真意切!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大部分同学相见不相识,不同的生活环境,城乡差距在脸上留下不相同的烙印,那份感慨,那份无奈无以言表,难以忘怀!往事历历在目,热泪滚滚流淌!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年轮不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看到义合中学的新貌新变化,无不让我们这群离开母校四十七年游子感慨万千,思绪万千!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校貌变了、校址没变,当年教室不复存在,当年的记忆铭记于心!当年一宅的菜园变成升国旗广场,当年的教室变成一栋教学大楼、一栋学生公寓楼,当的一二三宅的窑洞依旧保存,只是旧貌变新颜!三宅的黄土百米跑道、篮球场变成了绿茵茵的足球场和铁径跑道,学校的教学大楼变高了,学校的规模却变小了,只有初中没了高中,义合二中曾经的辉煌载入史册,现如今的义合中学,有学生两千多人,教师队伍150多名,中考成绩仍名列绥德县第一名,我们这群离开母校40多年的学生,为母校的辉煌而骄傲自豪!为母校的新貌而感到荣耀心慰。</p><p class="ql-block"> 笔者的愿望是有机会回到故乡来到母校重拾记忆、重温旧梦到校门留个影、到一宅打个卡、到二、三个宅窑洞前照张相,圆自己回母校的一个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