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与虎尾草

李文健

<p class="ql-block">   狗尾草是禾本科狗尾草属的一种常见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常被视为田间杂草,但也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生态价值而受到关注。</p><p class="ql-block"> 狗尾草茎秆直立或基部倾斜,高约20-100厘米,茎节明显。叶片狭长披针形,长5-20厘米,边缘粗糙,叶鞘包茎。花序圆柱形穗状花序,长2-15厘米,形似“狗尾巴”(故名)。花序初为绿色,成熟后呈黄褐色,密生细小刚毛。种子椭圆形小颗粒,成熟后易脱落,可随风或动物传播。</p><p class="ql-block"> 狗尾草属一年生植物,春季发芽,夏季开花,秋季结实后枯萎。分布范围遍布欧亚大陆、美洲、非洲等地,适应性强。常见于路边、荒地、农田、山坡及庭院缝隙,耐旱、耐贫瘠,在各类土壤中均能生长。</p> <p class="ql-block">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是禾本科,虎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秆高可达75厘米,径光滑无毛。叶鞘背部具脊,包卷松弛,叶片线形,两面无毛或边缘及上面粗糙。穗状花序5至10余枚,指状着生于秆顶,常直立而并拢成毛刷状,成熟时常带紫色;小穗无柄,颖膜质,第一小花两性,外稃纸质,呈倒卵状披针形,第二小花不孕,长楔形,仅存外稃,颖果纺锤形,淡黄色,光滑无毛而半透明,6-10月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虎尾草遍布于中国各省区;生长在海拔可达3700米的路旁荒野,河岸沙地、土墙及房顶上。两半球热带至温带均有分布。虎尾草为各种牲畜食用的牧草。</p> <p class="ql-block">  (特别说明:本美篇文字部分摘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