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盛夏渐远,秋意初临。在这清风拂过陆浑湖面、碧波映照着教育初心的美好八月,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洛阳市2025年小学校长任职资格集中培训(第二时段)的学习旅程。 第三第四天我们一起学习前沿教育理念,探索学校管理难题,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少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精彩课程一</span></p><p class="ql-block">课程时间:2025年8月1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授课主题: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小学的坚守与创新</p><p class="ql-block">授课导师:张银付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兼任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p> <p class="ql-block"> 张银付博士对新质教育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及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高屋建瓴的讲解及详细分析 ,并结合校本研修和课堂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创新思路,主动性突破;坚持立德树人核心,夯实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保障教育公平,传承人文温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赋能教师转型。在技术赋能中坚守育人本质,培养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人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学员认真学习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学习心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守教学之本 创未来之新</span></p><p class="ql-block">——《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小学校的坚守与创新》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洛阳市东关小学 虎威</p><p class="ql-block"> 在聆听张银付教授《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中小学校的创新与坚守》后,我对当下中小学教育发展有了全新且深入的思考,新质生产力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也为中小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p><p class="ql-block">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这与教育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创新意味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节奏。比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局限于传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像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融合的STEAM课程,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创新的同时,中小学校也应坚守教育的本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心灵的滋养。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创新,教师都应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挫折,教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此外,教育的公平性也需要坚守。在推进教育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让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p><p class="ql-block">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小学校在新时代应积极拥抱创新,利用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机遇提升教育质量,但同时也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和本质,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精彩课程二</span></p><p class="ql-block">课程时间:2025年8月1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授课主题:新时代下的校长角色与定位</p><p class="ql-block">授课导师:王向春(洛阳市人大代表,瀍河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瀍河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课间互动</span></p> <p class="ql-block"> 8月13日下午,王向春局长主要培训了新时代校长角色定位,围绕成长定位、文化定位、管理定位三大维度展开,核心是兼顾“育人引领”“文化塑造”与“组织效能”。我们以后工作中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与管理机制创新,解决办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学员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代表,洛宁县中原小学韦京仁</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培训,就新时代校长的角色与定位谈以下感想:第一,校长要做思想的掌灯人,明晰方向,凝聚共识,要自身过硬,持续深化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形成清晰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善于引领,敢于定航,第二,做团队的赋能者。相信教师潜能,敢于科学放权,赋予教师专业自主空间,激发每位教师的创造力、自主性与归属感,让团队自带动力,形成合力,第三,作为文化的建构者,用心设计,基于校情,凝练核心价值,用情培育,用点滴言行引导积极行为,营造浸润式育人环境</p><p class="ql-block">作为同行,我是深感责任在肩,我会明确目标,坚守初心,自觉扛起肩上的责任,勇于担当,为洛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学习心得</span></p> <p class="ql-block"> 教育心灵涤荡,理念升华成长</p><p class="ql-block">——《校长的角色定位》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白马寺镇实验小学 张世兵</p><p class="ql-block"> 培训虽短,意蕴悠长。王局长以教育叙事者的智慧,将半日的时光编织成启迪心灵的锦缎。那些流淌在故事里的教育真谛,为我们勾勒出理想教育的立体图景。王局长以"归根日静"的定力、"躬身入局"的担当、"温和坚定"的智慧,为教育者树立专业标杆。她不用空洞的说教,而是以自身成长的故事为火种,点燃每个教育者内心的火焰。这种唤醒式的引领,让教育理想既崇高又亲切,既明亮又可及。</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的过程中,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一定要找到让你活成一束光的人。”以及提到的"成长定位三重境界"让我豁然开朗——从单纯执行任务的"事务层"到构建管理体系的"设计层",最终成为价值引领的"文化层",让我意识到并反思自己总在事务性工作中疲于奔命,恰是尚未建立清晰的成长坐标系。这启发我应将自己的心态摆好,把自己由“工具人”走向为“摆渡人”,做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努力做好落地能力的管理者。</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修行,管理者的视野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教育者的温度决定我们走得多暖,而文化传承的厚度则决定我们能走多久。感谢王局长用她的教育人生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永远是带着温度的高度,含着厚度的温暖。这盏明灯,将永远照亮我们的教育征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趣味晚自习</span></p> <p class="ql-block"> 晚自习课上,涧西区东方四小张继刚校长就AI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即梦、deepseek、豆包,进行了讲解和演示。对实操中表现优秀的学员送上“大奖”。活动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优秀学员领“大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精彩课程三</span></p><p class="ql-block">课程时间:2025年8月14日上午</p><p class="ql-block">授课主题:全维视角下: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密码</p><p class="ql-block">授课导师:李胜伟(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先后获得过洛阳市优秀班主任、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李胜伟校长就高校招生,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和培训。在培训中,李校长通过数据分析、政策讲解,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高校招生的途径和办法。并从学校发展角度及学生培养角度对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最后对新高考下的课堂改革及教学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学习心得</span></p> <p class="ql-block"> 贯通育人链条,厚植创新根基</p><p class="ql-block">——《学习李胜伟校长专题分享心得》</p><p class="ql-block"> 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中心小学 张海芳</p><p class="ql-block">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李胜伟校长在“权威视角下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密码”的专题分享会中,系统阐释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尤其对高校招生导向、培养重心及小初高一体化模式的解读,为基层小学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p><p class="ql-block"> 首先,李校长从高校招生趋势切入,强调当前高校选拔愈发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质与综合素质,而非单一成绩。这提示我们,小学教育需跳出“唯分数”思维,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积累创新体验,为未来对接更高层次选拔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其次,李校长在“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部分指出,培养并非“筛选尖子”,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潜能激发。作为乡镇小学,我们应立足实际,利用乡土资源设计特色活动——例如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开展“作物生长观察与改良设想”实践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培养探究精神,这正是创新素养的萌芽。</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让我深受启发的是“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式培养”理念。小学作为教育链条的起点,承担着“打底子”的重任。我们需与初中、高中建立更紧密的衔接,比如联合设计“阶梯式探究任务”:小学阶段侧重兴趣启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初中阶段深化实践,学习分析问题;高中阶段聚焦创新,尝试解决问题。这种环环相扣的培养模式,能让创新思维的培养形成闭环。</p><p class="ql-block"> 最后,李校长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立足本位,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主动融入一体化培养链条,为学生的创新成长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现场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参观洛阳一高党史校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参观洛阳一高日记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参观洛阳一高数理探索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通过两天的学习培训,我们深知:小学校长肩上扛着孩子们的成长,扛着教育的未来。我们会把这次培训的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具体行动——在课程改革中勇探新路,在师资建设上多下功夫,在学生成长上倾注更多关爱,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