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风月旧半园生机新

风萧萧

<p class="ql-block">  一湖风月旧半园生机新</p><p class="ql-block"> 久未踏足留仙湖公园,此番再来,竟见诸多新意。改造后的园区添了智能健身器材,沿湖路新筑的护栏护得游人安心,随处可见的直饮水装置,更将便利藏进了游园的细节里。</p><p class="ql-block"> 这湖本就有几分灵气——湖面开阔如镜,碧波漾着天光,岛堤相连似卧虹,林木葱郁遮暑气。更难得的是它与蒲松龄的一段渊源:这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青年时曾在此举网捕鱼、烛照紫蟹,乘一叶扁舟泛于河上,携一壶清酒醉于堤头,“留仙”之名,便这般带着文韵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留仙湖曾是退休生活里最妥帖的慰藉。家离得近,寒来暑往的日子里,我总与王姐相约于此:晨光里打拳,暮色中跑步,春日里追着花香走,秋日里伴着落叶停。园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径,都浸着我们的笑语,早已成了心底最熟悉的风景。只是后来,王姐忙着照看孙辈,我没了同行的伴,便渐渐少了这份热闹,与这湖光山色也疏淡了些。</p><p class="ql-block"> 此番重游,我从西门入园,沿湖慢慢走。蓝天垂落于碧水,温柔的阳光洒在肩头,鸟鸣脆生生地裹着风,岸边的杨柳轻晃,搅得湖面涟漪层层。停泊的游船还枕着湖水酣睡,垂钓的人三三两两守着鱼竿,连呼吸都放得轻;湖中小岛新添了不少座椅,打拳的人招式舒展,舞剑的人衣袂翻飞,跳舞的、唱歌的各寻其乐,满园都是鲜活的气息。那一排排垂柳似是将湖水拥在怀中,满眼的绿漫进心里,连带着积压的沉闷都散了。</p><p class="ql-block"> 忽然,远处飘来悦耳的电吹管声,是《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我循着声音快步走去,见几位老者围坐在一起演奏,神情专注又投入。攀谈间才知,他们来自淄川区龙泉镇,特意驱车来此,最长者已76岁,最年轻的也近花甲。打动我的从不是演奏有多完美,而是他们眼角眉梢的热忱——一把乐器,一群同好,便把寻常的日子过得这般有滋味。</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回望,夕阳正为留仙湖镀上金边。原来这湖从未变过,依旧藏着自然的清欢;变的是园中的景致,更是我再次遇见它时的心境。那些关于陪伴的回忆、关于生机的瞬间、关于热爱的模样,都在这一湖风月里交织。或许生活的美好本就如此:有时是故地重游的惊喜,有时是陌生人传递的温暖,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便能在自然里寻得安宁,在烟火中撞见诗意,共享这人间的岁岁年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