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杯现菩提

润玉

<p class="ql-block">人在脆弱的时候总会慌乱的薅根自以为是的精神之藤,以为可以借力度过苦河。心灰俱灭之后,能重拾的只有内心那泯泯不灭的微火。向内求生,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题记</p> <p class="ql-block">“其实你今天做的已经很‘人文’了”</p><p class="ql-block">“是吗,听你这么一说,我反而有点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给当下处景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精神关照,从而让她的身心与精神处于一个更放松、更妥贴的状态,让她的恐惧和忧虑值降到最低,这就是你此刻做得最好的人文关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早见到对“人文”二字形象的描述是来自至迎新老师的《人文茶席》。文中写道:人文二字,典出《周易》中“贲”卦的卦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意为:日月刚柔交错形成是天的文饰;文章灿明止于礼仪,是人类的文明。“人文”也特指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p><p class="ql-block">我没想到第一次开口谈人文关怀是在医院的手术台上。而给予我关照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外科医生。因为是半麻的状态,我的压力值达到了顶峰。从进手术室开始,我就使尽各种招数来缓解我的紧张。最后发现不停的说话好像比较适合我。而对于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还在加班的医生来说,这样的病人实属让人厌烦。我自找自话的不让空气有一秒钟的安静。不确定哪一句话引起了医生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我聊了起来。我打开了话匣子:聊我去上茶课、去茶山、 参加茶会的种种美好。我说我们在茶会中最让人感动的不是那浮于表面的琉璃,也不是茶叶器物多么的贵重与难遇。我们最享受的是席主与茶或者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人文观照。“人文关照是什么?年轻的医生开始好奇。“简单来说就像现在这个空间里,你是主,我是客,你可以从我的神情或者肢体看出我的焦虑,而你选择从语言上关照我的精神,不让我落入尴尬或者慌张,而不是无视我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你此时此刻做得最好的人文关照”。你知道吗?其实手术台上就是一个小型的道场,每一个来你们这的人都是把最不好的一面展现给你们,当你们用最完美的手术或者技艺让病人更快的从痛苦中解脱,你们内心的同情、大爱与慈悲已经在无形中启动了。同情也好、大爱也罢,情感的每次启动都是你内在力量的一次蜕变。年轻的医生仿佛受到了某种触动。隔了几秒仿佛给自己定了某种目标似的。好像是在对我说,又好似在跟自己说:“以后不管在什么样的时间点,都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即使无法做到所说的完美的“人文关照”但是最起码可以做个有温度的医生。”虽然隔着手术布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眼神,但我相信此刻的我们眼神一定都是柔和而有力量的。手术就在我们围绕“人文”这个话题轻松结束了。在我还未感受到恐惧侵袭的时候,医生告诉我可以回病房了。我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只能一直说着“谢谢刘医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在恐惧的时候,大脑会迅速发散并寻找精神的可支撑点。比如想自己最开心的事,最爱的人,最放不下的执念……并强行从此中揪出一丝嫩须,拽在手间做为心神坚持的支撑点。很庆幸我在软弱的时候我找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导师——迎新老师。与其说迎新老师是我的精神导师,不如说多年来迎新老师用自己的脚步对生命宽度不懈探索的精神早已深深的影响着我。以及跟随老师多次学习过程中带来的成长所内化出的食粮,才是我潜藏的勇气。老师平时所践行的人文,无一不以“人”为主体,不管是在茶事活动中,还是平时的相处聚会中,老师以已为范,不管何时何地,都能从容、坚定、有条不紊的循着节奏前行,展现完美的同时也决不委屈任何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受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关照,让每一颗灵魂都是自由的、放松的、妥贴的。</p><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手术当天,躺在病床上的我,麻木的刷着朋友圈。刚好看到迎新老师发布的“新书推荐《吃茶一水间》增订版:经典茶书历经光阴打磨,以淬炼之美华彩重现。”内心的酸楚还未曼延,我就被推到了手术室。于是,我们有了开头的那一段对话,我幸运的体验到了一个陌生医生给予我的最大的精神关照,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文是无处不在的,也不是单向给予的,更不是只停留在美好的茶事活动中。而吃茶这件事,因为在医院里,则让我有了非凡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张病床的中间支着一张四十乘四十的方桌,上面置满各种物品。杂乱却又缺一不可,都是病人的必需品。刚开始我遵循着医嘱喝着白开水,到后来的一口也难以下咽,后面实在没办法了,家属也不再要求什么能不能喝茶的,赶紧往保温杯里给我放上几尾绿茶——点点送的今年村长自已炒的绿茶。拿起保温杯,我并不急于喝,说实在的我一点胃口也没有,我就拿着杯子,闻着绿茶升腾而起的飘飘渺渺的那一丝清香,弱弱的香气混合和着各种药水的味道。即使是这样我仍贪婪的、使劲的闻着、嗅着、仿佛有人要把它从我从手上抢跑似的。闻着这样的茶香,仿佛此刻的我与之前的生活有了一丝串联。茶香、茶叶、茶聚、茶会……一切都在离我远去,而鼻下的这一缕茶香又好似在安慰我,一切仿佛都在。以后的每一天有时候泡点绿茶,有时候泡点生普,有时候泡点铁观音,用保温杯,用不锈钢碗,状态好的时候自己拿起杯子咕噜咕噜大口喝,状态不好的时候在碗里面插着一根吸管小口咪着。你说我贪恋的是茶的味道吗?不,不是的,我向往的是那来自大山的自由;我怀念的是那茶叶蕴含的文心与风古;我追忆的是那一个个在茶路上一同欢笑的狂放不羁的灵魂……喝茶成了我每一天最开心的事。于是,我又建议我身边的病友也可以放点茶进去,这样能喝更多的喝水。大家喝的茶也是千奇百怪,有常见的岩茶、铁观音、毛尖、也有不知名的茶包、本地菜茶……在这里我们不谈茶香,不谈茶具,更不考究用水,我们把着一个大壶一壶一壶的喝,为的是把身体里的毒尽快排出。你说茶在这里只是物质的?难道不也是精神的吗?我想起了迎新老师写在《吃茶一水间里》自序里的一句话:“茶以一叶之微,润泽天下。汤汤水水滋润走卒贩夫,贤人雅士……化苦涩纳醇甘,解人心语,破人孤闷。”茶在这里以物质的姿态,供养着无数渴生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一叶之茶,让这个多维世界里的人在他乡相遇。吃茶一水间所引领与传递的精神奥义,也已经不仅仅在指导着我们在茶事活动中的独立 谦逊 博闻 包容。我们尚且不说迎新老师从茶里茶外所践行并总结出的精神主旨是一行行无字的诗,照见广阔生命的荒芜;更不必说迎新老师那字斟句酌集册成集所凝炼的文化思想,又将会是多少代人巧妙过完一生的秘密武器。而吃茶一水间里那一盏静候远客永远温热的茶啊!众生持杯皆可现菩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