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东参拜孔府孔庙

怦然心动

<p class="ql-block">万仞宫墙攀孔圣,</p><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方悟懂;</p><p class="ql-block">生民未有唯推儒,</p><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集大成。</p><p class="ql-block">8月16日,带着孔子酒,坐车去曲阜,拜见孔圣人,领会真教儒,真乃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参拜孔府①</p><p class="ql-block">☆怦然心动</p><p class="ql-block">20250816</p><p class="ql-block">孔孟心中装</p><p class="ql-block">仁礼永不忘</p><p class="ql-block">中庸是法宝</p><p class="ql-block">和谐方兴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拜孔府②</p><p class="ql-block">☆怦然心动</p><p class="ql-block">20250816</p><p class="ql-block">史海浩荡独风景</p><p class="ql-block">正教唯尊孔贤圣</p><p class="ql-block">树人育才两千载</p><p class="ql-block">仁礼中庸写大同</p><p class="ql-block">置身孔府沐儒风</p><p class="ql-block">漫步孔林听诵声</p><p class="ql-block">仰问孔庙德治经</p><p class="ql-block">万事成功系修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简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之圣地。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山东济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孔庙,是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由鲁哀公在孔子生前的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后经历代王朝,特别是唐宋,以后不断整修、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现已成为占地六百多亩的古代杰出建筑。仅宋真宗元祜二年一次就曾建殿堂廊庑达三百六十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历时五年,耗银十五万余两。</p><p class="ql-block">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地,规模宏大,占地240亩。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衙宅合一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清康熙时期拟扩大到三千亩,现孔林内有树木十万多株,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园林。</p> <p class="ql-block">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有始有终,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p> <p class="ql-block">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位于山东济宁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景区的南面,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正对孔庙。门额题“万仞宫墙”,语出子贡“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原为明嘉靖时山东巡抚胡缵宗所题。清乾隆皇帝亲临曲阜祭孔时,将胡书凿去,易以御笔</p> <p class="ql-block">至圣庙牌坊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内,是孔庙建筑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牌坊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原坊额篆刻“宣圣庙”三字。清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下令将“宣圣”改为“至圣”,以彰显对孔子的至高尊崇。</p> <p class="ql-block">光绪十九年(1893年),孔令贻携母妻入京为慈禧贺寿。慈禧因孔氏家族对清朝的特殊意义,特赐“寿”字碑以示恩宠。此举不仅彰显了孔子后裔的尊崇地位,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寿”字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隐藏的四个字:通过观察字形结构,可发现“寿”字内部隐含“大好河山”四字。这种设计既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高超技巧,也暗合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p> <p class="ql-block">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是儒家教育精神的象征建筑。始建可追溯至宋代天圣二年(1024年),由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筑坛植杏,金代增建亭台,现存建筑主体为明隆庆年间重修</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坐落在山东省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是‌孔子庙的核心建筑,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神位,并在祭孔仪式中作为行礼的场所。‌‌大成殿是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正殿,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为强化儒学正统地位,亲笔题写“生民未有”匾颁悬全国孔庙,其中首匾悬挂于曲阜孔庙大成殿。该匾由雍正皇帝御笔题写,用于昭示后人铭记孔子在创立儒家文化中的至尊地位,与康熙'万世师表'匾、乾隆'与天地参'匾等共同构成清代帝王尊孔崇儒的重要物证1</p> <p class="ql-block">中午就餐的孔子酒家楼</p> <p class="ql-block">孔庙与孔府之间的繁华市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孔府</p> <p class="ql-block">明代孔庙“太和元气坊”将孔子思想比作滋养万物的和谐之气,寓意儒家学说如天地阴阳般育化人文,是社会秩序的精神根基。‌‌</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为加强思想控制,下令 “焚书坑儒”,一时间,先秦古籍遭遇灭顶之灾,无数珍贵文献在烈火中化为乌有。然而,孔子第九代孙孔鲋深知儒家典籍的价值,在这场文化浩劫来临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论语》《尚书》《礼记》等儒家经典,藏于孔子故宅墙壁的夹层之中。随着秦朝覆灭,历经战乱的故宅早已面目全非,而这堵藏有典籍的墙壁也渐渐被世人遗忘。</p> <p class="ql-block">六代含饴”牌匾是清代乾隆皇帝为孔子家族题写的匾额,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孔府六世同堂的家族盛况。乾隆帝以此表彰孔府人丁兴旺、家庭和睦,寓意生活甜蜜和谐。 ‌</p> <p class="ql-block">戒贪图</p> <p class="ql-block">五柏抱槐位于曲阜孔府后花园,其主体为五棵柏树环绕一棵槐树共生。据考证,原为一株古柏,约400年前遭雷击分裂为五枝,后顽强存活并形成独立树冠;约200年前,槐树种子落入五枝间隙生根,最终形成六树共生的独特景观。‌‌1‌‌</p> <p class="ql-block">金光大道</p><p class="ql-block">孔府后花园的“金光大道”是一幅神奇的壁画,位于花园西侧,画面以金色为主色调,描绘了远山、河流、古柏树林等元素,中间是一条金色铺石的道路,尽头象征着光明。该壁画具有180度视角特性,即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画面中的道路始终正对观者。 ‌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