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运河巡礼(39)</p><p class="ql-block">2021.5.31 第47天</p><p class="ql-block">晴 35℃ 大太阳</p><p class="ql-block">大路口乡一张秋运河古镇</p><p class="ql-block">徒步:27.34公里</p><p class="ql-block">累计:1287.25公里</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今天要过黄河走到张秋运河古镇去,今天又是出来遇到最热的一天,大太阳,35℃,够呛。</p><p class="ql-block"> 过了梁济运河的桥沿运河走了一段,运河里没有什么水,看样子是要整治。前两天查了地图,我往东走这段挨着黄河的梁济运河是断头运河,往西那段梁济运河是接上了黄河的,我之所以往东走,是因为从这边走有浮桥可以过黄河。</p><p class="ql-block"> 走一段上了东平湖防洪区的堤坝上,有小树遮不了太阳,等于是硬着头皮在走,咱们重庆人,怕什么热。</p><p class="ql-block"> 上午9点看见黄河了,倍感亲切,上次走长江,顺便去过黄河源头的,那时我就想过,要把走黄河列入计划,等走了运河,一定要去走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母亲河黄河。</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黄河有点宽,黄河的水也是浑浊的,这里有个国那里引洪闸,还看见石碑上写了国那里险工,我想险工就是险段的意思吧,叫法不同,因此这一段黄河都修了防护堤,防护堤上是绿化了的,还修了亭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小景区。黄河岸堤坝的内侧低洼处整整齐齐的堆码了好多石头,看样子是个料场,备了好多防洪的石料。</p><p class="ql-block"> 国那里,正在想这个名字有点怪怪的,迎面走过来一个国那里引洪闸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小伙子听我说是走京杭大运河的要到前面过黄河,对我夸了又夸说我不容易有干劲,还给我介绍了去前面过黄河鑫通浮桥的情况,说没有问题可以过,让我吃了定心汤丸,我有点担心那浮桥不让行人过,因为我在网上查了是不让行人过的。</p><p class="ql-block"> 快打10点走到石洼分洪闸,这个闸的规模更大,一长排闸门,看上去还有点雄伟壮观。引洪分洪,黄河上修的这些设施,都是引水灌溉工程和确保黄河汛期安全的,虽然我不大懂这些设施的具体功能,大概知道点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碰到三个骑自行车的老哥,热情的招呼我,聊了几句,自然又得到他们的赞扬,有个老哥还递给我大水杯,执意要我喝水,别人是好意,推脱不过,还是喝了口。几个老哥骑的都是老旧自行车,有点像二八大杠那种,他们不寻求高档时尚,约起出来骑自行车玩,快乐就好,看来他们的心态很好。</p><p class="ql-block"> 走到石洼分洪闸石碑,看见大禹治水的雕像,我也不知道大禹治水来过黄河没有,既然有雕像,那就是来过的吧。旁边的亭子里有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在休息,我走过去和他打招呼,原来年轻人很时尚,全副武装骑的跑车,他叫“诚则立”,是济南的骑友,诚则立很客气,还拿了盒牛奶给我喝。正说话间,又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朋友,看样子比我小点,也是骑的老旧自行车,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他姓李,是东北宜春的,来梁山亲戚家玩,我们三个聊得很投机,加了微信又相约在石洼分洪闸石碑前合影,又互相鼓励了一番。你看,今天我和骑自行车的有缘,一下就碰到五个。诚则立听我说有走黄河的计划,还邀请我到时候去他那里玩。</p><p class="ql-block"> 今天碰到这几个骑自行车的朋友,都是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人,真是美好的相遇。</p><p class="ql-block"> 刚离开石洼分洪闸,就看见前面黄河上的浮桥了,还有大货车和小车在过,不免又感觉有些亲切,因为等一下我就要从那桥上过去,我还没有过过浮桥,今天过去了,就是人生的第一次,一定很新鲜。</p><p class="ql-block"> 10点钟走到鑫通浮桥收费站,管理人员没有说不让我过,我尽管有点忐忑,也就装着不知道让不让我过,只瞟了一眼那管理员,闷着头走过去了。我在心里想,既然是桥,而且是民用桥,就没有不让人过的道理,什么叫人性化,方便人民群众,才叫人性化。</p><p class="ql-block"> 走到桥头,正有货车开过来上岸,我看那桥头旁边,真的就有块排子上赫然写着“禁止游人上桥”几个大字,我想过去他们考虑安全问题,不让行人通过,后来良心发现了,浮桥这么宽这么平稳,可以说没有什么安全问题,也就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行人过了,那块警示牌,也就成了摆设。</p><p class="ql-block"> 鑫通浮桥非常坚固,浮筒和桥面都是钢制的,桥面也很宽,两个大货车对开也没有问题,浮桥的承载能力也很大,要说安全问题,就是桥两边没有人行通道,不过汽车在过桥时都开得很慢,行人只要注意点靠边走就没有问题。浮桥是可以拆卸和组装的,在电视上看到军队演习就有架设浮桥的画面,军队架的浮桥,几十吨重的坦克都可以过。黄河的中上游是不通航的,不是大中城市没有建桥的地方,就用浮桥来取代。我在想,严格的说,为了安全,没有行人通道的浮桥是不应该让人过的,特别是汛期和有险情的情况下,今天算我运气好不是汛期没有险情,不然也过不了,那我还不得再绕好远才过得了黄河。</p><p class="ql-block"> 走到桥中间,先前碰到那三个老哥推着自行车跟上来了,我们又挥挥手打了招呼,我看他们乐呵呵的样子,自己也跟着乐呵呵起来。</p><p class="ql-block"> 过了黄河,这边就属于河南台前县了,沿老运河走了一段,中午在夹河乡吃饭,休息了下午两点半走到八里庙,这里就标明了是京杭大运河台前段了。京杭大运河台前段是京杭大运河流经河南省的唯一一段运河, 全长10余公里,也就是从地图上看河南像木楔子一样插进山东这一块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这样看来,有这么段10来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段运河,那就是河南的骄傲了。</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台前段不仅是古代运和治理之重地,更是漕运之要地,被称为千里大运河的交通枢纽、咽喉要塞,地上地下都留下了不少文物,其中“台前运河文化”重点介绍了徐有贞治理运河的事迹以及运河当初发挥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过了金堤河,下午四点走到张秋运河古镇,这边又属于山东阳谷县了,张秋镇就在运河边,这一段运河叫“京杭大运河一一会通河阳谷段”,总的属于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元明清三代的漕运枢纽,与临清并称"北有临张"。该镇鼎盛时期形成"九门九关厢"都会格局,获誉"小苏州",现存文庙、关帝庙等8处明清古建筑,以及戊己山等运河水利遗迹。其街巷规模反映明清商贸繁荣,现为聊城运河文化带核心组成部分。运河里有少量的水,运河边有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张秋码头遗址和张秋运河古镇的石碑,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碑,遗产区界碑等,看来这个地方有点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在镇上找了个商务宾馆住下来,讲了价108元,对我来说,有点贵,不过条件很好,那就腐败一回。</p><p class="ql-block"> 这里离景阳冈不远,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只是觉得奇怪,举目望出去,没有看见有山,宾馆的服务员妹妹说,所谓景阳冈,就是小土堆而已,不要当真,不过我还是有点纳闷,没有山,哪来的老虎,只有明天去实地考察了才知道所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