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漫记:一塔阅尽七百年

雷雨虹(王洪)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老城的格局中,若登临北海琼岛之巅,或立于景山万春亭这处全城至高点,纵目远眺,除了西南、西、北三面燕山山脉的苍茫轮廓,总会望见一座洁白的高塔醒目其间。它便是坐落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那红墙灰瓦的身影,正于街角默然矗立,成为老城天际线上一抹沉静而鲜明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妙应寺白塔穿越750多年时光,巍然屹立。这座元大都始建的镇城之塔,是北京地区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遗存,也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因为白塔,妙应寺又被称为白塔寺,这里曾是香火鼎盛的皇家寺庙,也曾是烟火市井的京城庙会,如今更是北京城最出片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正名妙应寺,是北京名刹,因寺内有一座白色古塔而名。是元大都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1217年),为当时入仕中国的著名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并建造。白塔竣工后,又以塔为中心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成为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是的重要工程之一。</p> <p class="ql-block">  明天顺元年重建后改名“妙应寺”。该寺由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及塔院组成,其中具六神通殿保持了原有的佛堂格局,殿内供奉着清代的木雕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东西两面墙上挂着八幅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像。</p> <p class="ql-block">白塔寺大觉宝殿前石狮子为元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  七佛宝殿是白塔寺的核心殿宇之一,位于山门内中轴线上,是寺院中重要的佛事活动场所。殿内正中供奉着七尊佛像。七佛宝殿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明清时期寺庙建筑特征,殿宇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展现出传统建筑的精巧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  殿内三座藻井为中心立体蟠龙,外围八龙十二凤贴金装饰,辅以梵文天花,展现了元代皇家寺庙的恢弘规制,是寺内最精美的木构艺术。‌‌</p> <p class="ql-block"> 具六神通殿是白塔寺内重要的殿堂之一,殿内释迦佛像上方横梁悬有黑漆横匾,上书“具六神通”金字,匾中央上方四方印章篆书为“乾隆御笔”,因此得名。“具六神通”指的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蕴含着希望人们感受生活智慧与力量的美好寓意。该殿是白塔寺保存最古老的大殿,也是唯一未被破坏的殿堂,基本保持了清朝初年的建筑陈设和格局。殿为面阔三间,灰筒瓦调大脊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塔院内白塔为高50.9米的覆钵式的佛塔,精美壮丽。</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珍贵文物展。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白塔寺白塔塔顶被震坏,华盖明显倾斜,固定塔刹的铁链有几条被震断。1978年秋,文物部门对白塔进行维修加固,10月1日在塔顶内发现暗格,里面收藏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修缮时存留的一批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木胎盒内五佛冠和袈裟,据传是乾隆受戒时穿戴过的,其中袈裟补花绣、嵌珍珠玛瑙,金丝锦剪制三“佛”字。</p> <p class="ql-block">  如铜透雕龛内三世佛,赤金无量寿佛像,黄檀木雕刻的佛龛观音像等,其中观音像下小包盒中藏33粒佛舍利子。</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大藏经》724函龙藏新版,乾隆御笔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尊胜咒》等。</p> <p class="ql-block"> 1978年维修白塔寺白塔时在塔顶天盘内的一个夹缝中发现的,署名是罗德俊。</p><p class="ql-block">  “今年重修此塔,适值中日战争,六月二十九日(1937年8月5日),日军即占领北京,从此战争风云弥满全国,飞机大炮到处轰炸,生灵涂炭莫此为甚。枪杀奸掠无所不至,兵民死难者不可胜计。数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领华北数省,现战事仍在激烈之中,战事何时终了尚不可能预料,国家兴亡难以断定,登古塔追古忆今,而生感焉,略述数语以告后人,作为永久纪念。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三日(11月5日) 罗德俊”</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庙会为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土地庙所办。民国至解放后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白塔寺庙会延续着自身特点:时间固定(民国为每月逢五、六日,后增至十二天);商品全、价格低,花草、木碗是特色;小吃丰富,有戏曲、摔跤等娱乐;十月二十五日有转塔民俗。这一时期庙会仍是百姓购物、娱乐的重要场所,延续着热闹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每逢节假日与周六日的夜晚,白塔寺便会迎来一场光影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当暮色四合,华灯初上,那座静立了七个多世纪的白塔便被璀璨灯光温柔笼罩。洁白的塔身在光影勾勒下愈发挺拔,复钵式的轮廓清晰分明,塔顶的鎏金宝刹在夜色中折射出细碎的金光,与周边老城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东西岔改造后,改善了1230户居民住房,重塑胡同风貌。引入首店,建艺术中心,设导览与更新展示。获“最美街巷”等称号,成文商旅融合的特色街区。</p> <p class="ql-block">  离开白塔寺时,恰逢华灯初上。白塔在璀璨灯火中愈发巍峨,轮廓分明如洗。遥想当年庙会人声鼎沸,叫卖与欢笑声漫过红墙;如今虽无往昔喧闹,却沉淀出一份岁月淬炼的安宁。一塔一寺默然矗立,早已将千百年光阴,酿成了可触可感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本篇中部分图片与文字素材,源自白塔寺内展板介绍及网络公开资源,谨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