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防雷须知

果哥

<p class="ql-block">避免雷击伤害最好办法就是别外出万一遇到天气骤然“变脸”等情况这份「户外防雷击干货篇」建议这几个月,都注意防范</p><p class="ql-block"><b>户外遇雷击并非个例,千万小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统计,我国雷暴集中发生在每年4月至9月<b>(7月达到峰值)</b>。7月至8月是我国雷电灾害高发期,期间雷电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年65%。(来源:国家应急管理局)2025年7月26日,60岁山友日本登山时不幸遭遇雷击,背部严重烧伤;2024年8月21日傍晚,3名广东学生三官山登山时突遇雷击,导致无法行走;2024年7月10日,<b>数10人徒步团户外遭雷击</b>“被道闪电贴脸劈下”,7人送医...</p> photo by hosein zanbori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strong>雨多了雷电自然也多。</strong><br></br>有时雷雨是突然发生的,面对徒步、登山、跑步、骑行或攀岩等运动,加上周围环境空旷,身体极易成为导电体,<strong>这时懂得防雷击很重要。</strong><h3><strong>这就是雷电准备“拍一拍”你的前兆!</strong></h3></br><strong>感到身上毛发竖起,头、颈、手感觉似有蚂蚁在爬</strong>,这就是雷电“拍一拍”的征兆这种现象是由雷电产生的电荷引起,此时一定要离开旷野进入车内或是建筑内。外国女子爬山遇雷击,靠防雷知识自救|视频来源:美国华侨生活圈<h3>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h3></br><h3>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千瓦,但只有一次雷电功率的千分之一。被雷电击中电流会穿越人体进入地下,约有10%的人就此停止心跳,否则将忍受更漫长病痛</h3></br><h3>雷电灾害在中国最严重的是广东省以南的地区,<strong>东莞、深圳、惠州一带</strong>,雷电自然灾害已达到世界之最。</h3></br><h3> <p class="ql-block">photo by Max Meyers</p><p class="ql-block">户外遇雷雨,及时远离树木和电线杆、金属及潮湿物,取下饰品、手表,更不要接听与拨打手机,以防形成导电伤害。除了规避在雷雨天气出行,很多时候雷暴会突然到来,<b>可以通过雷声和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其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b></p><p class="ql-block"><b>国际上通常采用「30s+30min」量化的方式躲避雷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闪电开始数秒(在30秒内听到雷声)表示雷击距离很近。(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因此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声速度v=340m/s,传播时间t=30s,雷电发生处的距离:s=vt=340m/s×30s=10200m;答:雷声发生在距离10200m处,即约10公里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听到最后一声雷响(等待了30分钟以上)没有第二次雷响,说明雷电散去可以停止躲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户外雷雨天,哪些地方最危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雷电多发生在下午和傍晚,</b>通常击中比周围地势高、孤立而突出的目标。地势相对较高的山顶、山脊处,或形状尖锐处的稀疏灌丛和乱石堆,也有可能发生雷击威胁。相对安全的地方,是低洼处或者与身高相近的林地处。</p> <p class="ql-block">photo by NOLS|野外防雷指南</p><p class="ql-block"><b>✘ 远离平坦而空旷宽敞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远离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b></p><p class="ql-block"><b>✘ 远离户外空旷棚屋、岗亭或者山顶山脊处 避开</b>大岩石、悬崖正下方、岩体垂直裂缝或凹陷处</p><p class="ql-block"><b>✘ 远离孤立的大树下(尤其是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photo by 全国户外安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得不在树旁躲避,<b>可参考下图所示的安全区域,采取正确避雷姿势躲避</b></p><p class="ql-block"><b>建议是躲在山洞最深处,保证身体离岩壁至少1米距离</b>,两脚并拢,手放在膝盖上,尽量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p> <p class="ql-block">  photo by -北极冰|与图文无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若在户外真避无可避时,选择采取雷击蹲姿的保命姿势,来减少雷击造成的伤害。</b></p> <h3>photo by art of manliness|雷击蹲姿</h3></br><h3><strong>01 保持蹲下姿势</strong></h3></br><h3>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保持蹲下。感到头发竖起,皮肤有刺疼感,这是雷电将至的信号,切不可没有信号后就随意站立。</h3></br><h3>越靠近地面,被雷击概率越低,但记住不要躺在地上。</h3></br><h3><strong>02 捂好耳朵</strong></h3></br><h3>用双手捂住耳朵或带上耳塞,保护听觉,降低因雷暴落在身边发出的巨大响声。</h3></br><h3><strong>03 用绝缘体隔绝地面</strong></h3></br><h3>用绝缘体隔绝身体与地面,包括防潮垫,背包甚至枕头,可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伤害,以此可用来阻挡地面的电流。</h3></br><h3><strong>04 双脚并拢</strong></h3></br><h3>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面积和距离,例如两脚并拢,可减少跨步电压伤害。</h3></br>如果电流真的进入了你的体内,这样做会形成回路,电流会在进入脚尖后由另一只脚尖流出,避免电流经过身体其它部分。<h3><strong>发现有人被雷击的正确急救措施</strong></h3></br><h3>雷击伤害不仅巨大,更有着多方面的负面效果,如果遇到有人不幸被雷击中,应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急救措施。(据山野纪,专业户外科普作者小羽建议)</h3></br> <h3>photo by Artur Aldyrkhanov<br></br></h3></br><h3><strong>先检查呼吸和心跳</strong>,如消失,立即进行CPR(心肺复苏术),直到送到医院。因患者的呼吸机能可能会因电流麻痹高达30分钟,此后才能得到恢复,所以不要轻易放弃。据统计,8成的雷击受害者可以存活。</h3></br><h3>千万不要用观察瞳孔的方法(例如检查瞳孔光反射)来鉴别雷击患者是否死亡,因为此时患者的眼睛可能被雷击损伤。</h3></br><h3><strong>保护患者的脖子</strong>,并用物体加固。</h3></br><h3><strong>检查其他外伤</strong>并选择性处理。</h3></br><h3><strong>将患者转移到医院</strong>。如果雷暴没有结束,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因为同一个地方会被击中两次,不要迷信弹坑理论。</h3></br><h3><strong>最后,雷雨天务必要注意的11件事</strong></h3></br><strong>1、</strong>遇到雷雨天,<strong>最稳妥的莫过于看到苗头就撤离</strong>,或者最好在下午早早抵达相对安全的地方。常常<strong>当积雨云开始堆积并且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strong>。<strong> </strong><h3>photo by Andras Kovacs</h3></br><strong>2、</strong>下雨天时不要群聚(不然容易被整片击倒,后续难以互救)、不要躺倒(增加了身体和地面接触面积),最好也不要结组,切勿用绳子下降(闪电会沿着湿绳子传导)。地面被打湿后,四处跑动就要小心地面电流。 <h3> photo by 十万山的孩子| 与图文无关</h3></br><strong>3、</strong>穿好雨衣/冲锋衣,<strong>保持身体干燥,</strong>同时收起金属、石墨材质的物品(除了冰镐登山杖等装备,还有金属眼镜框、首饰、帽子上的金属扣等),收起用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并<strong>迅速撤退到更安全的地形</strong>。<strong>4、</strong>在户外看到闪电后,3-5秒就能听到雷声的情况下,说明非常接近危险区。<strong>若发现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到头发竖起的情况,千万要注意,此时表明将发生雷击。</strong><strong>应对措施:</strong>立即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h3>photo by Shlomo Shalev</h3></br><strong>5、</strong>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该提高警惕。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strong>千万不要拔腿狂奔</strong>。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应该双脚并拢,跳离现场,类似于僵尸跳的动作。<strong>6、</strong>不要在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广场等地方停留。在空旷的水面上游泳、划船也是容易遭遇雷击的,应该迅速上岸找到安全的避雨场所。 <h3> photo by Shu_芝| 与图文无关</h3></br><strong>7、</strong>若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strong>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strong>,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strong>8、</strong>户外躲避雷雨,<strong>注意不要用手撑地</strong>,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strong>9、</strong><strong>野外</strong><strong>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strong>。汽车也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在闪电时躲在汽车里。 <h3>photo by Jakob Kohn</h3></br><strong>10、</strong>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以及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strong>11、</strong>山洪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动土与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加剧时,要<strong>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