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于岭南的四大园林我仰望许久,心心念念要去游览一番,从2020年11月开始到清晖园和余荫山房游览之后就停下来,直到2024年5月来到梁园一游再到今年8月初来东莞可园历时近五年之久总算了却我的心愿!下面我就把我闲逛的四大园林分享给大家共赏,希望你们也喜欢哦!❤️</p><p class="ql-block">一、清晖园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始于明朝万历丁未(1607年)状元黄士俊的私人园林,天启元年(1621年),黄士俊修建黄家祠、天章阁和灵阿芝阁,崇祯元年(1628年)建成。清朝乾隆年间,进士龙应时购得黄士俊花园原址,经龙氏一门数代人精心经营修缮,逐渐形成规模。嘉庆十一年(1806年),龙延槐之子龙元任造园,园名“清晖园”确定。1938年龙令宪去世,顺德沦陷,龙家迁居海外,清晖园荒废。1959年后,政府拨款修复和保护,后又经多次修缮扩建,成为如今的规模。</p><p class="ql-block">园林布局</p><p class="ql-block">-旧园:中部旧园区为前庭后院式,可分为南部水景区、中部林园区和北部住宅区。水池边有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新园:位于旧园区西北部,主要景观有留芬阁、状元堂、沐英涧、八表来香亭、凤来峰、读云轩等。</p><p class="ql-block">-澄漪亭:旧园水景区核心,临水而建,似展翅欲</p><p class="ql-block">飞,正立面八扇屏门,门外有基台,与方形水池隔着三面疏透栏杆,窗户镶嵌“明瓦”。</p><p class="ql-block">- 碧溪草堂: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是水磨青砖临水平房,最古老建筑。门为月洞形“圆光罩”,镂空成翠竹,堂内黑梁白瓦,地铺深红阶砖,外墙腰上有“轻烟挹露”阴文砖雕画。</p><p class="ql-block">-船厅:位干方形水池东北角、仿珠江上的“紫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11游清晖园</p> <p class="ql-block">二、余荫山房</p><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建成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园。</p><p class="ql-block">山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以水居中,环水而建,书香文雅,满园诗联,文彩缤纷。</p><p class="ql-block">名园故主邬彬,字燕天,清朝举人,任刑部浙江司员外郎,诰授通奉大夫。其两个儿子也是举人。邬彬在京任职四年后,便以母年迈为由,乞假归隐乡里,兴建了这座园林。为纪念和永泽先祖福荫取“余荫”二字作园名。又因这座园林地处偏僻的岗地之下,故用“山房”这个朴素的名字,以示谦逊。</p> <p class="ql-block">2020.11游余荫山房</p> <p class="ql-block">三、佛山禅城的梁园,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相对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要低调很多,也相对祖庙的鼎盛香火更是低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走进梁园:</p><p class="ql-block">梁园始建于清代中后期,由当地名士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陆续修建而成。现在的梁园是后续重修,扩建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4.5走进梁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东莞可园|国五-清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树,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2001年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历史溯源:武将的诗意栖居(1850-1864)</p><p class="ql-block">清道光三十年(1850),湘军将领张敬修辞官归隐,以八年光阴雕琢出这座「可以居,可以观,可以咏」的精神家园。园主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集武将豪情与文人风骨于一身,在此开创「金石书画会友,琴棋诗赋雅集」的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园中现存的邀山阁、双清室等建筑,仍可遥想当年「推窗纳千峰,挥毫写江山」的文人盛景。</p><p class="ql-block">• 活态传承:古今对话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6:59</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程莉转合</p><p class="ql-block">关注</p><p class="ql-block">历史溯源:武将的诗意栖居(1850-1864)</p><p class="ql-block">清道光三十年(1850),湘军将领张敬修辞官归隐,以八年光阴雕琢出这座「可以居,可以观,可以咏」的精神家园。园主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集武将豪情与文人风骨于一身,在此开创「金石书画会友,琴棋诗赋雅集」的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园中现存的邀山阁、双清室等建筑,仍可遥想当年「推窗纳干峰,挥毫写江山」的文人盛景。</p><p class="ql-block">• 活态传承:古今对话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可园博物馆^是可园传统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7900平方米,有大小展厅六个,集收藏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同时也是一座既具有东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可园博物馆新馆中的陈列展览由三个基本陈列展厅《居巢、居廉与可园》、《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和一个临时展厅组成。结合可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岭南园林与建筑的特点,主要展示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的特点、可园创建人张敬修的生平及艺术造诣、“居派”创始人居巢、居廉与可园的关系及“二居”在可园时的艺成就的专题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日常09:00-17:30|周一闭馆面。门票:古建筑区8元/人,博物馆区免费? 地址导航: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可园路32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