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水云间 美篇号:38000572</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引言</p><p class="ql-block">在唐山孝和“明德润心成长夏令营”中,三和教育的哲学思想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个参与者的心灵。“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他人的生命和谐,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和谐”这一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通过“人字形教育体系”的实践,在五天时光里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p> <p class="ql-block">一、与自己的生命和谐:认识自我,接纳成长</p><p class="ql-block">1. 明德修身,认识生命价值</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每天上午的感恩课,与“负重感恩课”的实践教育中,孩子们通过腹部绑缚6斤沙袋的亲身体验,真切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一个孩子在课后感悟中写道:“今天绑着沙袋,我连弯腰捡铅笔都费劲,这才真正明白妈妈常说的'你是我的全世界'包含着怎样的深情。”这种沉浸式的生命教育,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更让他们学会与自己的生命对话。通过切身体会母亲孕育之苦,孩子们深刻理解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谛,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2. 情绪管理,完善人格成长</p><p class="ql-block">当一位女孩因想家闹情绪时,志愿者们没有简单说教,而是围坐倾听。经过三小时的促膝长谈,女孩不仅留了下来,还主动担任小组长,上课的时候积极发言。闭营时,她不仅上台表演了节目 ,还把最爱的山楂卷分享给老师:“以前我觉得分享是失去,现在明白这是获得。”她分享山楂卷的举动,不仅是对物质占有的超越,更是对“利他即利己”这一成长智慧的真切体悟。这种变化过程生动诠释了教育最本质的规律:唯有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联结和价值引导,才能激发人内在的成长动力,实现从情绪管理到人格完善的升华。这也正是“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妙之处——在保持个性特质的同时,培养出与他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3. 自我突破,发现生命潜能</p><p class="ql-block">厨艺课上,从未下过厨的孩子把土豆洗干净,在志愿者的监护指导下小心翼翼切着土豆丝,再炒成脆嫩可口土豆丝。接连两个下午又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烧茄子,她们品尝自己劳动成果,分享劳动滋味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晨练时,体弱的孩子坚持跑完全程。志愿者们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鼓励。他们不仅掌握了新技能,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现了“我能行”的惊喜。志愿者们智慧地把握教育契机,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温暖鼓励,将挑战转化为可实现的阶梯。这种渐进式突破让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不在于与他人比较,而在于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从厨房里的忐忑到餐桌上的自豪,从跑道上的挣扎到终点处笑容,每个孩子都在用行动诠释着“与自己的生命和解”的真谛——接纳当下的不足,相信成长的可能,在持续尝试中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二、与他人的生命和谐:和衷共济,共建美好</p><p class="ql-block">1. 生命关怀,温暖相待</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里,无数温暖的画面诠释着“和衷共济”的真谛:当我腿脚不便、下楼费劲时,一个孩子主动挽起我的手臂,小心翼翼地搀扶我一步步走下台阶;当有孩子癫痫发作时,七八个志愿者立即围上前去,有人为她轻柔按摩,有人温言安抚,还有人不断鼓励她要坚强;深夜时分,一位志愿者驱车百里,只为护送想家的孩子安全返家。</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个男孩深夜肚子难受,吐了一地,志愿者不仅帮他清理干净,还给它倒来温水,找来调理的药物,轻声安抚他服下。第二天,他肚子疼得直不起腰,懂中医的志愿者先为他按摩缓解,又准备针灸治疗。男孩害怕扎针时,志愿者主动伸出手臂:“要是疼你就掐老师。”当熄灯铃声响起,总有些孩子想和喜欢的助教多聊几句,这时总会有懂事的声音提醒:“老师陪我们操劳一天了,让他们早点休息吧。”</p><p class="ql-block">还有个细节特别动人:一位高中女孩夜里眼睛疼痛,志愿者老师不仅为她按摩缓解,还耐心讲解护眼方法。第二天一大早,志愿者又自掏腰包买来眼药水。这些点点滴滴的关怀,让夏令营的每个日夜都洋溢着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2. 分享快乐,传递爱心</p><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把舍不得吃的汉堡分给志愿者:“老师,您也尝尝”;大学生助教拿出自己的钱购买礼物奖励给孩子们;孩子们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同伴整理内务。几个女孩再睡前编排表演节目,给全宿室的人带来欢乐……这些细微处的分享,构建起“人字形教育体系”中最温暖的支撑。</p><p class="ql-block">3. 团队协作,共创和谐 </p><p class="ql-block"> 在话剧表演中,孩子们学会倾听他人想法;在厨艺活动中,小组间自发互帮互助;晚间分享会上,大家真诚交流感受。这种“和合共生”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三、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和谐:感恩自然,敬畏生命</p><p class="ql-block">1. 劳动教育,珍惜资源 </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光盘行动”中学会感恩食物;在清洗餐具时懂得节约用水;在整理内务时明白物尽其用。一位志愿者感慨:“看到孩子们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时,我知道环保的种子已经播下。”</p><p class="ql-block">2. 自然体验,感悟生命</p><p class="ql-block">和我邻床的女孩跟我说:她去年前年都来过这里的夏令营,在这里她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爱小动物,她跟我分享她捡到一只小流浪猫。当时看到小猫瘦小的样子,她很心疼,便抱回家尽心喂养。看着小猫一天天长大、变肥,她非常高兴,眼里满是成就感。</p><p class="ql-block">她还说起爷爷养的羊,自己也会帮忙照顾。尤其当小羊出生时,她兴奋得像迎接新生命一样,小心翼翼地照料。后来,她拿着一个桃子,眼睛亮晶晶地说:“老师,等我家猕猴桃果子熟了,给您送去!”那一刻,她脸上洋溢的笑容,不仅是对丰收的期待,更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p><p class="ql-block">这份纯真的情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温暖。无论是小猫的成长,还是小羊的诞生,亦或是果实的成熟,都让她心怀喜悦与感激。或许,真正的幸福就藏在这些细微的瞬间里——珍视生命,感恩自然,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拥抱世界。</p> <p class="ql-block">3. 生命教育,敬畏万物</p><p class="ql-block">在学厨艺场地的转弯处,有一小片花的基地,我被那各色小花所吸引,把几种喜爱的小花拍进我的手机中。这时几个小姑娘走过来,对我说:“老师,你这么喜欢花啊?”我微笑着对她们说:“你们看它们的笑容多灿烂,它们的颜色多绚丽。”孩子们一致说:“真好看!” </p><p class="ql-block">其中一个小女孩伸手想去摘花,却被旁边稍大的女孩拦住了:“别摘!花儿会疼的!”我蹲下身,轻轻抚摸着那朵小花的花瓣,对孩子们说:“是啊,每一朵花都有生命。它们努力绽放,为我们带来美丽和芬芳。如果我们摘下它,它的生命就会提前结束,再也无法继续生长、开花,也无法让更多人欣赏它的美。”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我们不摘它,让它一直开在这里,对吗?”我笑着点头:“对呀!我们可以每天来看它,给它浇水,照顾它,这样它就能开得更久,也会更开心。”孩子们兴奋地围在花丛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哪一朵最漂亮,还商量着要轮流来照顾它们。看着她们天真的笑脸,我心中倍感欣慰。 </p><p class="ql-block">生命教育,或许就是这样简单而自然。当我们学会敬畏一草一木,珍惜每一个微小的生命,心中的善意与责任感也会悄然生长。而这些小小的感悟,终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爱与尊重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五天夏令营,孩子们完成了三重生命对话:在“负重体验”中与自己和解,在“分享汉堡”时与他人共情,在“照料花朵”间与自然联结。三和教育的“人字形教育体系”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顶端是“三位一体”的哲学指引,两侧支撑是“知与行"”的实践路径,而基础则是无数个温暖瞬间垒砌的生命教育场域。当癫痫发作的女孩被众人环抱,当叛逆的孩子主动分享食物,当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时,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和煦的阳光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这,正是三和教育“和谐共生”理念最美的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