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山那水 (一)地理环境<br>阿塞拜疆共和国,简称阿塞拜疆,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地处东经44°至52°、北纬38°至42°,面积8.66万平方千米。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font color="#ed2308">其飞地纳西切万自治共和国被亚美尼亚、伊朗和土耳其三国所环绕。</font> 阿塞拜疆全国划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66个区,78个城市,首都为巴库。截至2024年7月,阿塞拜疆人口1020万。油气工业是阿塞拜疆支柱产业。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6%。<font color="#ed2308">阿塞拜疆的辉煌历史:全球最早的石油国,开采量曾占全世界一半。</font> <font color="#ed2308">“阿塞拜疆”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火之国”</font>。这一名称的由来与该国首都巴库周围的地区有关,因为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土壤易燃,因此得名 (二)地形地貌 阿塞拜疆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div><br>气候特征<br>阿塞拜疆气候呈多样化特征,中部和东部为干燥型气候,东南部降雨较为充沛。<font color="#ed2308">首都巴库紧邻里海</font>,冬季温暖,1月平均气温为4℃,7月为27.3℃。北部与西部山区气温较低,夏季平均气温为12℃,冬季为-9℃。</div> 境内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但少数地区,如高加索山脉的高海拔区,以及东南部的连科兰平原全年降雨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大部分地区夏天为旱季,干燥少雨;秋末至次年春季为雨季,部分地区有降雪。阿普歇伦半岛全年多风,<font color="#ed2308">传说首都的名称—巴库意为“风城”。</font> (三)自然资源 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br>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大陆架。属于阿塞拜疆里海区域的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地质储量约40亿吨,石油具有埋藏浅、杂质少的特征。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万亿立方米。此外,境内还有铁、钼、铜、黄金等金属矿藏,以及丰富的非金属和矿泉水资源。 <div>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东高加索野山羊、小亚细亚盘羊、高加索岩羚羊和狍子等珍贵动物多生活在高加索山地带。<br>阿塞拜疆共有约4000种植物,其中很多可入药。主要树种有橡树、山毛榉、鹅耳枥以及各种灌木,其南部与伊朗接壤的塔雷什山坡不乏珍贵树种,如黄杨、合欢,以及被称为“永久树”的紫杉。</div><div><br>2021年10月2日消息,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称,该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2.6万亿立方米,足够其自用和出口至少100年。 </div> (四)旅游资源<br>巴库少女塔<br>巴库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区中心,比邻里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特色: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 拉戈代希自然保护区<br>拉戈代希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塞拜疆最西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其南部是扎卡塔雷。特色: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保护区内森林与平地交织,形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保护区内有各种名贵的动植物,是旅游圣地。 固里安恰自然保护区<div>位于阿塞拜疆的共和国直辖区,其南部是阿格达什,西部是明盖恰乌尔水库。特色:保护区面积大,森林密布,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丰富。</div> 巴库群岛<br>位于阿塞拜疆东部的里海上,由多个小岛组成,北起阿利亚特海域,南至库尔科萨。特色:小岛成群分布,景色美丽迷人,有各式各样的珊瑚礁,各小岛上汇聚了各类鸟群。<br>希尔万自然保护区<br>希尔万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塞拜疆东部,与里海相接,东部是巴库群岛,属于萨利亚内地区。特色:自然保护区内地势较低,矿产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繁多,景色优美。 穆甘平原<br>穆甘平原位于阿塞拜疆南部,整个地区为河流系灌溉区域,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畜牧业发达,平原上有为数不多的小丘。特色:这里风景秀丽迷人,库拉(Rūd-Kür)河呈现出巨大的“几”字,在春日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亮光。 二、那人那城 (一)历史沿革<br><br>远古时期<br>旧石器时代晚期,阿塞拜疆境内有了人类聚居的迹象,并有多处洞穴遗迹。公元前9世纪,斯基提亚人在此定居,后被<font color="#ed2308">古伊朗米底王国</font>控制。公元前6世纪起,<font color="#ed2308">波斯帝国</font>统治了该区域。<br>公元642年起,为<font color="#ed2308">阿拉伯帝国</font>所控制。 中世纪<div>9~16世纪,建有希尔凡等封建国家。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民族形成。</div> 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入沙俄。<br>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br>1918年5月28日,阿资产阶级宣告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br>1920年4月28日,被“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代。<br>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br>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br>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10月18日正式独立。 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2020年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北京时间10日5时)起完全停火。 中方点头,俄罗斯同意,阿塞拜疆或加入金砖,俄印陆上通道或打通。<font color="#ed2308">当地时间2024年8月20日,阿塞拜疆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国已递交了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正式申请。</font> (二)历史名城 <div>首都巴库</div><div>是第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阿布谢隆半岛南侧的海湾内,是里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和航运、航空和铁路枢纽。大巴库由巴库市及40个卫星城(镇)组成,面积2192平方千米,人口230.31 万(截至2022年初)。大巴库的人口已达全国人口的1/4,全国城镇人口的1/2。</div><div><br>巴库是著名风城,四季多风,秋季尤甚,夏季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到秋冬季。</div><div><br>巴库是一座历史悠久古城,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名城。巴库以盛产石油著称。在石油工业的带动下,巴库的石油机械、轻工、食品工业、仪表制造、化工,电子等行业取得很大发展。</div><div><br>第二大城市甘甲市,</div><div>位于阿塞拜疆西部,距格鲁吉亚边境约60千米。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div><div><br>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div><div>在巴库西北30千米。是阿塞拜疆主要工业基地,产业以化工为主。人口约30万。<br></div> (三)民族融合<br> 人口<br>根据阿塞拜疆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截至2024年3月1日,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1018.75万人。 [1]城市人口约占53.2%。首都巴库市常住人口约300万。第二大城市占贾市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人口约30万人;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0万以下。<font color="#ed2308">在阿塞拜疆华人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巴库地区。</font> 民族<br>阿塞拜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1.6%,列兹根族占2.0%,俄罗斯族占1.3%,亚美尼亚族占1.3%,塔雷什族占1.3%。 (四)区域经济 油气工业是阿支柱产业。<div>2020年,受疫情和油价波动双重冲击,阿经济形势整体下滑。2021年以来,随着阿对外交往合作逐步恢复、能源价格稳步回升,阿经济止跌回升。2023年,阿国内生产总值约合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外贸总额约510亿美元,同比下降3.8%。2024年1-9月,阿国内生产总值约合546亿美元,同比增长4.7%。</div> 工业<br>主要工业部门有<font color="#ed2308">石油加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金、轻工、食品</font>等。2012年1-9月工业总产值为258.02亿马纳特(约合328.7亿美元),同比下降3.5%。 外贸<br>主要出口产品有<font color="#ed2308">石油和石油产品、天然气、水果蔬菜、黑色金属</font>及制品、化工产品、烟酒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设备、食品、交通工具及配件、黑色金属及制品、木材、药品、家具和日用品等。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为意大利、法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div><br>外国资本<br>2011年,外国对阿投资25.16亿美元,主要有:<font color="#ed2308">英国(9.92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45.2%),美国(3.18亿美元,14.4%),日本(2.28亿美元,9.1%)</font>,挪威(1.28亿美元,5.1%),土耳其(1.03亿美元,4.1%),捷克(0.93亿美元,3.7%),法国(0.37亿美元,1.5%),韩国(0.32亿美元,1.3%),沙特阿拉伯(0.25亿美元,0.1%)。</div> (五)区域交通 阿塞拜疆拥有<font color="#ed2308">里海最大港口和外高加索地区最大机场,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运输</font>基础设施较为便捷。 公路<br>2019年,阿塞拜疆全国公路总里程6万千米。<div>其中,2.9万千米为硬化路面。阿城郊公路总长为1.9万千米,其中,国家级干线(M)和区域级干线(R)的总长为4645千米,地方级公路(Y)总长14357千米。首都巴库市公路总长为1525千米。近年来,阿塞拜疆着力加快公路建设,2019年,阿塞拜疆境内铺设公路里程数再创新高,达1300千米。在阿塞拜疆境内有两条运输主干线:(1)贯穿阿塞拜疆南北的干线公路,全长约521千米,是连接俄罗斯和伊朗的重要过境运输通道。(2)贯穿阿塞拜疆东西的干线公路,与格鲁吉亚边境相连,境内全长约503千米。该干线是TRACECA国际运输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div> 铁路<br>2019年,阿塞拜疆国内铁路总长2929.4公里。其中,2099.7公里为正在使用中的铁路,815公里为双轨铁路,1650公里的铁路配备了自动信号系统,电气化铁路约1300公里长。近900公里铁路处于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约占全国铁路总长的1/3。阿塞拜疆铁路运输以通往格鲁吉亚方向为主,从巴库至格鲁吉亚的货运量约占全国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70%。<font color="#ed2308">阿塞拜疆铁路客运设有开往全国各主要城市以及俄罗斯、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等国的固定班次。</font> <font color="#ed2308">2017年10月30日,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正式通车</font>,该路线的主要目的是将货运量从每年650万吨提升至1700万吨,并继续提高。 2020年2月,阿塞拜疆同土耳其签署建设卡尔斯—纳希切万铁路的谅解备忘录,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可研工作。 2018年3月,阿塞拜疆经济部长率团赴中国,参加由<font color="#ed2308">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和土耳其驻中国外交使团联合组织的跨里海交通走廊推介会。</font> 跨里海交通走廊全长约6500公里,铁路运输全程用时12-14天。为挖掘该走廊运输潜能,2014年2月20日成立了跨里海交通走廊发展协调委员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和中国的铁路、港口管理机构及海上货运公司都积极参与了该协调委员会的建设工作。 2017年1月11日,跨里海交通走廊国际联盟法人联合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式注册成立。联盟的主要职责是为跨里海交通走廊吸引跨境运输与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流量,清除相关壁垒,确立沿全线统一且具有竞争力的税率政策,组织集装箱铁路运输与物流服务,研发全线统一的火车运行技术,提高整条线路的竞争力,以及创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该联盟发起机构包括阿塞拜疆铁路总公司、哈萨克斯坦铁路总公司、格鲁吉亚铁路总公司、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管理中心、格鲁吉亚巴统港管理中心等。 水运<br>阿塞拜疆水运以里海货物运输为主,货运的六成以上为原油和成品油。水运由阿塞拜疆国家里海海运轮船公司垄断经营。该公司拥有油轮、轮渡船、货轮等自有船只总计284艘。<br>巴库港是里海沿岸最大港口,不但可衔接里海水运与国内铁路运输,还可将里海水运与俄罗斯内河运输相联。巴库港与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巴希港和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套港之间有里海轮渡交通。 空运<br>阿塞拜疆现有6个机场。其中,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为全国最大的机场,于2017年5月被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Skytrax评为5星级机场。 <font color="#ed2308">2016年7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开通巴库—乌鲁木齐—广州航线,每周两班。</font>此外,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于2013年8月开通了<font color="#ed2308">巴库至北京直航,每周两班</font>。阿塞拜疆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巴库,主要经营从巴库到独联体国家、欧洲、中国和中东地区,以及国内的定期客运和货运航班服务。目前,该公司通航的城市有51个。<div><br>2020年第二次纳卡战争结束后,阿塞拜疆政府计划在战后重建地区新建两个国际机场,其中位于菲祖利的国际机场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秋建成运营。</div> <div>管道<br><font color="#ed2308">阿塞拜疆是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font>(里海为海迹湖,周边被陆地环绕),因此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方式。2013年阿塞拜疆石油管道输送量为4350万吨。 </div> (六)文化习俗 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div>政府部门等通用俄语及英语,普通民众多用阿塞拜疆语,用俄语及英语交流较为困难。</div> 宗教<br>阿塞拜疆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但不强调教派间差异。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少数民族信奉基督教。 习俗<br>阿塞拜疆人重视家庭,家族观念浓厚,尊重长辈,爱护子女,妇女承担全部家务。人们在正式场合及节庆场合讲究衣着(成年男性在公共场合不穿短裤),家居环境整洁;男性见面时都会握手致意,女性则习惯相互亲吻面颊;较熟悉的同事或朋友见面和分别时,不论性别年龄,还会以相互贴面或亲吻脸颊的方式表示尊重和友情。鲜花是应邀正式做客或参加欢庆活动时送女主人的常见礼物。 阿塞拜疆人饮食以牛、羊肉以及家禽、鱼类为主要食材,<br>喜食烧烤类食品、奶制品、甜食和瓜果。当地人日常饮食较简单,但喜欢在节日和私人纪念日举办聚会和宴请活动;宴请客人时多不劝酒,吸烟讲究场合。 当地婚礼多为世俗婚礼,<br>在饭店或家中举办,没有严格的宗教仪式,宾客载歌载舞,非常热闹,客人多会向新婚夫妇送礼表示祝贺。葬礼则按穆斯林习俗实行土葬,城市中的丧家一般在街道旁搭帐篷摆筵席,款待前来吊唁的亲友。 <div>节日<br>阿塞拜疆实行5天工作制,但一些政府机关星期六也办公。</div> (七)外交关系 外交<br>阿塞拜疆奉行独立自主、<div>多元平衡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积极利用独联体、伊斯兰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等国际和地区性组织拓展外交空间。同亚美尼亚长期敌对,迄今尚未建交,双方关系症结是“纳卡”问题。</div> 对外关系<br>同中国的关系<br>1991年12月27日,中国政府正式承认阿塞拜疆共和国独立。1992年4月2日,中国政府代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同阿塞拜疆外长在巴库签署了中阿两国建交公报,即日起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年8月,中国在阿塞拜疆设立大使馆。 中阿经贸合作发展顺利。2022年,中阿贸易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中方出口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中方进口2.45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同俄罗斯的关系<br>1992年4月4日建交。2013年,两国友好与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双方在能源、军技、经贸、人文等领域保持良好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br>1992年2月28日建交。2013年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发展。 同土耳其的关系<br>1992年1月14日建交。阿塞拜疆视土耳其为重要战略伙伴,双方互为盟友,积极推动“跨安纳托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 <div>同伊朗的关系<br>1992年3月12日建交。2013年阿伊两国关系发展顺利。<br>同亚美尼亚的关系<br>一举吞并纳卡,阿塞拜疆同意和谈,亚美尼亚背靠欧美,俄不愿撤兵因“纳卡”冲突敌对。2013年,双方均顺利举行总统换届选举,阿亚两国总统均顺利当选连任,两国关系趋缓,均有意和平解决“纳卡”问题。 </div><div><br>同阿富汗的关系<br>2024年2月15日,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发布消息表示,阿塞拜疆将开设驻阿富汗大使馆。</div><div><br>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br>当地时间2024年8月23日,阿塞拜疆总统府新闻局发布消息,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当天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举行小范围会谈和两国国家间最高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iv> (八)阿塞拜疆物产 鱼子酱<div>是里海中特有的鲟鱼卵所制成的珍贵食材,<font color="#ed2308">全球将近百分之九十的鱼子酱来自里海</font>,土库曼、哈萨克、阿塞拜疆、俄罗斯和伊朗皆与里海接壤。</div> <font color="#ed2308">伊朗所制造出产的野生鱼子酱最为著名,</font><div>伊朗生产超过50%的里海鱼子酱,伊朗的鱼子酱工业因为有政府监管,制作技术佳且质量稳定,故公认为世界质量最好的鱼子酱,制作完成的鱼子酱依等级分装封存后,直接送到由国家管理的仓储存放。</div> <h5><i><u>本栏目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内容编辑部分来自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因无法联系原作者,若涉及不妥,敬请联系,即可删。</u></i></h5>